楊建華
(南通五建躍進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226463)
滑模工程施工技術是適用于我國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一種綜合效益顯著的施工技術,該技術有改善施工條件、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有益于工程的進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特點。并且其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結構的整體性保障較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而在技術效益、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都有良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滑模施工工藝是一項能夠伴隨柱的升高而不斷變高的一項工藝,在筒結構中應用的較多,假如高層建筑場地的建設活動受到干擾的話,那么滑模施工技術的場地優勢表現突出,該技術施工速度快,并且可以降低模板的損耗率。該項建設工作是經由油泵自身的力,由液壓千斤頂帶動千斤頂架,以此來支撐住總的平臺。這里面吊架的作用在于有較高的機械性特征,節省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鋼模板,并且混凝土的表面不會出現麻面問題,能夠保持施工的持續性要求,在進度、安全、質量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
液壓滑模單次能夠進行高達一米的組裝活動,并且可以連續澆筑,持續滑升模板并連續成型至設計標高,在不需要支撐和支模的情況下,一組筒倉每天可以滑三米左右,最高效率可以達到五米,而其所消耗的工期是普通模板技術的一半不到,混凝土的成型效果較好,對施工質量有較好的保障,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五分之一的施工成本。
高層建筑中的結構形式大部分采用的是框架核心筒結構,而結構構件中,框架梁柱、配筋砌體墻、框架核心筒是質量和進度控制的關鍵環境,對于這些構件的施工可以利用滑模施工的方法,主要的構成包括了模板系統、平臺系統、液壓提升系統。液壓提升系統組成有液壓控制臺、油路和支承桿。平臺系統組成有主操作平臺、上輔助平臺和內外吊腳手架。模板系統組成有模板、提升架、圍圈。
滑模裝置的設計和按主管布置主要是對這三個系統來組成,其技術的重點控制對象則囊括了材料控制、水平和垂直度控制、人員技術組織、施工方案設計。
滑模施工統一對于材料有較高的要求。(1)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材料品質優越的關鍵信息,也是滑模技術施工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因而做好配合比設計是第一要義。(2)在原材料方面,為了滿足配合比的要求,需要混凝土廠家選用質量優良的原材料。(3)混凝土的坍落度對于入模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控制坍落度對于混凝土的運輸、保溫、凝結有重要的意義。(4)混凝土的和易性特征需滿足良好的工作性能,保證滑模施工順利進行。
施工中首先要保持鋼筋的清潔,不能發生腐蝕現象,鋼筋上的混凝土清理較難,并且會對后續施工工藝產生影響,第二均勻的澆注混凝土,在速度和高度上要穩定持續,均勻上升,混凝土的分區分層振搗要控制質量,尤其是分層時,振搗棒要插入到下一層混凝土中,才能收獲良好的振搗效果。不得從吊斗或布料桿中直接澆入模板內,應均勻布置,卸在受料平臺上,再用鐵鍬迅速轉移到模板內。
2.3.1 初滑階段
此階段滑升行程要少,主要目的是對整個滑模裝置進行帶負荷檢驗,確定出模時間和滑升速度。
2.3.2 正常滑升階段
按每層澆筑200 ~300 mm 相應滑升9 ~12 個行程,其中每隔20 ~40 min 滑升1 ~2 個行程,滑升速度和出模強度要相協調。
2.3.3 鋼筋的安裝
由于滑模施工技術的持續性,鋼筋工程的工作量較大、持續周期較長,并且工作環境較差、因此需要和其他工種進行配合施工。
2.3.4 滑模的糾偏
(1)千斤頂墊鐵糾偏法,將千斤頂底座偏移方向的一側墊高,千斤頂帶動平臺及模板系統定向滑升,起到糾偏的作用。
(2)改變模板坡度平臺和高度,在進行坡度的校正滯后澆筑混凝土,新的混凝土的引導下使得平臺及模板系統向糾偏方向滑升,達到糾偏作用。
(3)頂輪糾偏,以具備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墻體為支點,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步頂移平臺及模板系統,起到糾偏的作用。
從建筑行業的發展來看,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出現是順應日益新穎的建筑形式而出現的,而滑模施工在高層建筑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使用價值,但是就其技術本身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薄弱的環節,勢必影響到技術推廣,因此,要盡快完善技術要點,克服滑模施工技術的難題,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城市建設中。
[1]吳松泉,陸一青,徐海亮.淺談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滑模施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0).
[2]呂波,張毅超. 鋼筋混凝土筒倉內襯鋼軌與庫壁滑模一體化施工技術[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4).
[3]趙均法,王忠艷,李慶生.滑模施工在尼爾基廠房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J].水力發電,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