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煒,April D.Allen(指導教授) ■.南通職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講師;.密歇根州立大學
綠色建筑早在80年代就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了。歐美國家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相關的研究活動。目前與綠色建筑相關的設計方法、新型環保材料和各項技術比比皆是。此外,一些比較發到的還以組織的形式,共同探討建筑長遠發展的方法。比如:加拿大就有“綠色建筑挑戰”(GREENBUILDING CHA-LLENGE)行動,這項行動旨在用新型材料和先進的工藝,并且結合優化的設計讓建筑在保證基本的功能性的同時減少對于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法國針對綠色建筑也頒布了《住宅建設計劃法》,這項法令提出“重新組織大城市居住空間(環境)”的要求,滿足現代人的居住需求,讓建筑更加適應人們的住房需求轉變。歐盟國家也有所行動,他們推動的“焦耳2”行動計劃許多的歐盟國家都有參與。這項計劃的目的就是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以比較典型的綠色建筑項目作為參照,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示范活動。本文就針對歐美國家的設計歷練開展研究活動。
綠色建筑的特點就是在建筑形成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建設環保的居住環境。為了打造綠色的人居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就是參考示范性項目,并且盡可能的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并不斷研發和使用新型的環保材料。這樣就能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保證資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要將綠色建筑的理念不斷深入中低端市場。效仿歐美綠色建筑以減少能量消耗為核心開展建筑活動,并以合理使用資源作為低成本路線的主要手段。
建筑行業可以說是資源消耗比較大的行業,不管是建筑物在建造期間還是使用期間,都會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歐美國家人口增長緩慢,資源再生率也比較高。歐美不同地區的資源儲存量、經濟發展速度、民俗文化、地理氣候都不相同。所以對于歐美國家來說,找到適合所有地區使用的綠色建筑并非易事。
堅持適當技術原則就是要盡量選擇適合當地產業的技術,我們所說的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據建筑物所處的地理環境選擇適合的材料、勞動力等等,并在設計上貼合當地的傳統。
整體設計,就是要以全球的環境作為參考,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選擇技術和相應的建筑材料,并構建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體系。怎樣在設計中選擇優質的材料并運用先進的技術,可以用壽命周期評價方法進行判斷。現在歐美國家運用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會參考智能建筑設計方法。智能建筑的特點是保養成本低、建筑自身資源便于管理并且用戶的使用效率比較高。這些特征與綠色設計理念是相吻合的。
綠色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并綜合各項要素確定設計目標。這些要素對于設計師來說也是操作的對象。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設計原則的確定和把握對于建筑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以生物要素為對象,對其設計原則進行說明。
建筑和環境共處于同一個系統,建筑在設計環節要盡可能的擴大環境效益。建筑設計不僅要體現人文理念,還要充分尊重自然和生態。具體的表現就是盡可能的保護當地的歷史文化遺跡、并在建筑中對當地地形和地勢加以利用、盡可能的選擇當地的技術和材料,保證綠化面積,減少生態污染,讓建筑即體現美學藝術,同時也具備時代精神。
綠色建筑中應該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盡可能的選擇太陽能、風能一類的可再生資源使用。加大智能化設計,通過使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并參考建筑和社會發展的未來關系可以將近期計劃和長遠發展想結合,這樣對于建筑的擴建也有幫助。
綠色建筑要體現人文關懷,增加用戶和自然的互動,讓用戶盡可能的在舒適、自然、輕松的環境中居住。具體的方法就是增加建筑的通風和對流,保證建筑的采光,并使室內溫度維持在一個比較適宜的指標,良好的視覺環境、聲環境和凈化系統都能為用戶帶來健康舒適的體驗。
發展綠色建筑對于世界各國來說都是重點研究的課題,對于歐美建筑業來說也不例外。發展綠色建筑需要大家的參與,只有集合了眾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保證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我國的設計師通過學習研究,也能讓中國的建筑設計也向著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綠色設計的理念就是給用戶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并在保證居住環境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并使建筑和環境融洽的結合。它的實現依靠先進的技術和新型材料的研發,技術的集成利用可以大量減少建筑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為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
[1]孫書明,李偉清,馬容.淺析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山西建筑,2010(14).
[2]陳潔.淺談智能建筑與綠色建筑[J].中國城市經濟,2010(11).
[3]趙旭光,朱茹琳,何貽交.綠色建筑與環境初探[J].商場現代化,2010(09).
[4]張熠.淺議建筑新潮—“綠色建筑”[J].河南建材,2012(01).
[5]張永峰.開展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熱點問題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