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超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63
近年來國內建設市場中的建設模式不斷發展與更新,基于建設(Bulid)-移交(Transfer)模式的工程建設(以下簡稱為BT)所占份額持續提升,未來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引入該模式后能夠使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更好且更加全面的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以及規模化經營所帶來的效益。相對于工程傳統投標經營模式而言,BT模式的發展前景更加多元。
昆明呈貢新城東外環中路工程及其上部道路工程項目是昆明市城市快速路系統組成部分,采用“主線+輔道”形式。主線道路等級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紅線寬度60m雙向6車道,路線全長3200m,其中隧道2040m,橋梁長337m,新建路基長823m。地面輔道為城市主干道,紅線寬度40m,全長1500 m。
本項目施工過程當中以“投資建設、移交及回購”(BT)模式進行建設。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為本項目的BT投資方(以下簡稱BT方)和設計施工總承包方。昆明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該項目的最終項目業主方和回購方。BT方依法在昆明注冊成立項目公司為建設期項目法人,具體負責本項目BT合同簽訂、融資、建設、移交及回購資金收回。
由于在BT模式運行背景之下,所實施工程項目的工程量大多比較大。這就意味著BT模式承包商能夠給出相對更加優惠的總體價格。工程項目的總承包價格由工程施工造價、管理開支費用、合理利潤、財務費用、風險費用,以及國家規定的稅收部分所決定。此價格必須由雙方認可才能達到對項目整體成本進行合理控制的目的。在BT模式的運行過程中,與工程項目相關的設計、施工協調等在內的各項工作都直接交由BT項目承包商負責,從而使得設計等中間環節得到了控制。同時,在業主合同對施工工期的壓力下,BT項目承包商必須加大對設計施工各方的協調力度。從而避免了在傳統建設管理模式下,設計方、施工方、以及業主方常見的推諉扯皮問題,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同時,使施工工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在BT模式干預下,建設工程項目能夠實現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良性對接,打造一種能夠與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要求相契合的全新融資格局。在此格局下,一方面能夠為BT項目投資方提供利用資本運營來實現可觀經濟效益的手段,另一方面能夠為政府提供一種可用于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難問題的方法。更加關鍵的是,在BT模式作用下,國內具有實力與優勢的大型工程承包商、設計院等企業能夠被調動參與到工程建設當中,充分發揮自身在品牌、資金、工程技術與管理等多方面的優勢,同時也能夠爭取獲得更加規模化的利潤空間與潛力。
在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引入BT模式后,充分體現了風險與收益要素在政府方以及投資方之間的公平分擔與共享。雙方均將安全合理的利潤作為追求目標,重點強調參與雙方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資源,高度重視政策、法律、債務與金融層面所產生的風險要素,并在BT模式干預下,對風險進行合理的分散與分擔。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BT模式的參與能夠促進工程項目的建設管理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在縮短工期,保障工程質量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國際規范化管理與運作理論的支持下,BT模式能夠通過應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法的方式,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及管理結構的合理改善,使管理、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的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從而建設政府部門在參與建設管理以及各方協調環節中的成本,特別是是可實施大標段工程總承包、大型建筑企業特別是著名央企資信好、信譽高、實力強,技術、管理、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可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雙方優勢互補可大大提高項目運作效率,最終達到加快工期并保障工程建設管理整體質量的目的。
本項目由設計院組建BT項目公司,為建設期法人,項目公司人員均來自工程設計崗位,對工程技術非常了解,極大的提高了建設單位的技術實力。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建設單位的技術優勢,第一,從施工組織設計審批、施工專項方案審批開始,嚴格把關控制;第二,質量上面采取“樣板制”和“首檢制”,從工程開始樹立高標準質量要求;第三,在遇見重要技術難點時,成立質量QC小組,群策群力,攻克技術難題;第四,在施工過程中采取PDCA循環模式,抓整改,抓落實,提高工程質量;第五,引入第三方檢測單位,從第三方角度為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由于本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所處的環境條件比較復雜,征拆難度較大,因此施工期間會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的因素眾多,包括村民阻工;同周邊工程單位協調;征拆滯后問題等。針對上述問題,在BT模式作用下,引入贏得值理論對進度進行合理控制,關鍵措施有:第一,根據現場各個標段具體情況,要求施工單位制定詳細的倒排計劃,強勢推進,加強管理,落實到位,責任到人;第二,積極配合業主方的后續拆遷工作,在此基礎之上,加強與業主方及施工單位協調、溝通;第三,充分發揮設計院的優勢,同周邊工程單位進行技術協調。
BT項目建設資金為企業先投資,政府后回購,投資控制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本項目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投資控制:第一,對施工方的合同為固定總價承包合同,從源頭控制投資;第二,嚴格控制工程變更,所有的工程變更必須經五方(業主、建設、監理、設計、施工)討論,并形成會議紀要;第三,不許項目公司任何人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簽證;第四,做好施工單位反索賠的準備。
在BT建設管理模式下,安全生產警鐘長鳴: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確定安全生產目標,簽訂全生產責任書,組織應急演練,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管理期間引入PDCA循環模式,安全生產驗工計價一票否決制等制度。
BT建設-移交模式作為工程建設領域中近來新興并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的建設管理工作模式,在國內各大工程項目建設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在實踐應用中體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解決了工程項目因建設單位資金緊張而無法開展的問題,且在實踐應用中表現出了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建設風險,提高工程效益,控制工程造價等大量的優勢,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本文即結合某工程項目實際案例,針對BT模式在本項目實施中所體現出的重要意義,同時就建設管理中應用BT模式的關鍵工作內容進行了研究,望引起重視。
[1]劉輝,王孟鈞,陳思思等.城市軌道交通BT項目運作管理有效形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23):51 -55.
[2]傅鴻源,何壽奎.信息非對稱條件下BT項目質量控制決策[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26(8):69 -75.
[3]蔣峰,段軼,張佳佳等.漢江五橋BT項目的造價管理與風險控制[J].公路,2013,(1):231 -233.
[4]姜敬波,尹貽林.城市軌道交通BT項目的回購定價[J].天津大學學報,2011,44(6):558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