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國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煤炭工業管理局,朔州 山陰 036900)
煤礦開采是在地下進行的,通風不暢很容易引發煤礦事故,例如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等,所以煤礦企業在日常開采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風正常,保證能將地面上的新鮮空氣及時輸入到井下,并且要及時排除井下污濁的空氣,這樣才能保證井下作業人員的呼吸順暢,避免發生缺氧窒息或中毒的情況,為井下開采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煤礦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煤礦企業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的實際需求,不斷提高開采速度和數量,忽視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礦井安全事故頻繁發生。據相關報道顯示:我國因通風管理工作不到位發生的煤礦安全事故占總事故發生率的65%左右。
礦井通風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合理的通風系統不僅可以為井內提供良好的空氣環境,還能排除井下的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減少因瓦斯堆積產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新鮮空氣送到井下后,還能夠調節井下巷道和工作場所的氣候條件,滿足井下規定的風速、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因此,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是確保施工人員人身安全以及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自然環境的制約主要表現在:第一,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煤礦開采首先應探明井田內水文地質情況;第二,在開采時,由于煤層的地質結構相對復雜,地溫、瓦斯壓力、地應力也在不斷變化,自燃現象也較為嚴重;第三,煤礦普遍存在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爆炸性煤塵的危險。
1)企業領導只重視生產,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很多煤炭企業的領導由于受到利益至上的影響,幾乎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企業的生產上,對于礦井安全置之不理,導致煤炭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不僅存在通風安全隱患,而且還經常使用一些不正確的開采手段進行煤炭開采,造成井下安全事故頻發。
2)安全管理基礎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基礎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企業通風安全管理相關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員的培訓等。這些基礎設施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在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卻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管理人員通過培訓不但能提高對通風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還能掌握通風安全管理的核心,以便順利地進行通風安全管理。企業只有制定了有關通風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才能對管理人員進行行為上的規范,人員只有認真按章作業,才能保證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
3)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技術落后。安全管理技術落后是煤礦企業的通病,在技術上套用過去的模式,應急預案千篇一律,再加上救援隊伍的裝備、檢測監控系統的研究都不能跟上礦井的生產發展,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后井下人員無法第一時間被救助,造成大量死傷的后果。
煤礦通風安全事故的產生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由于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逐步形成的。因此,煤礦通風安全控制首要要加強對潛在隱患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切實可行的煤礦通風事故隱患管理系統。其次,要定期排查煤礦通風安全隱患,做好排查、預測、分析以及治理工作。對于違章操作要堅決杜絕。作為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系統,需要連續、系統地分析煤礦通風安全隱患。
由于煤礦開采工作的特殊性,通風管理工作有著責任大、任務重以及工作強度大的特點,單靠某個部門很難有效地完成。因此,需要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實行責權一致的原則,煤礦管理者要對各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制定相應的懲罰激勵措施,建立健全通風安全管理機構,以滿足煤礦對通風安全控制的要求。
井下工作的復雜性給工作人員技術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新人在基礎培訓的同時也要對“老人”進行深層次的培訓,并形成良性循環。其次,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在全面了解整個操作流程和相關作業之后進行重點培訓,對各專業人員的操作對象進行專門培訓工作。此外,理論結合實際是永遠不變的真理,講授的知識只是理論上的,面對多種不同的實際情況以及突發事件,會有不同的治理措施,所以實用性的指導是必備的,尤其是針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細節問題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培訓過程中應該得到詳述。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為礦井通風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煤礦開采企業要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對通風安全進行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利用計算機建立通風安全信息系統是計算機在我國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的一個應用,它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對通風安全的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并將這些數據用直觀的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方便工作人員對通風數據進行實時對比。
企業通風安全管理人員若要加強通風安全控制管理應該要明確控制目標,對安全指標和相關工程最大風險的承受限度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并按照這個規定對通風系統進行完善;要建立人才選拔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對通風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優化,提高通風安全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安全意識,增強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處理緊急問題的能力,這樣更有助于對通風安全進行管理;要建立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控制制度,對整個通風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避免通風系統運行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發生;要落實崗位責任制,保證每一個管理人員都能做到責任明確,這樣才能避免事故發生之后責任不清、互相推諉的情況。
3.4.1 優化礦井通風的措施
礦井通風系統必須本著“簡化通風系統、降低通風阻力、保證通風系統的合理可靠”的原則進行管理和優化設計。
礦井每年制定采掘作業計劃時,需要核定礦井年度通風能力,按照實際的通風能力來確定礦井一年的產量;同時還必須按季度、月度進行通風能力核定,定期對全礦井配風量進行一次核算。通風區每月對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進行預測并進行風量核算,生產技術科根據風量核算結果編制每月的采掘銜接計劃,嚴禁月度超通風能力、超計劃組織生產。礦井、采區、工作面、生產計劃、銜接安排必須充分考慮通風工作。
3.4.2 調節礦井通風的措施
調風工作必須提前通知調度室和通風區,各有關部門必須協助完成調風工作。對于巷道貫通、改變通風系統、影響采掘工作面正常生產等大型調風,必須停止采區內的一切作業。調風過程必須由通風干部現場指揮,保證作業安全。巷道貫通的地點盡量選在危險性小的地區,尤其是在瓦斯隱患突出的礦井,巷道要選擇無危險或者危險性小的地區作為巷道貫通地點,巷道選擇的不合理會增加安全隱患。此外,進回風系統之間盡量不要設置巷道貫通點,否則會造成大的風流紊亂。礦井中通風系統越復雜,在進行巷道貫通時風流越不容易控制,貫通后的各個巷道中的通風情況很難得到準確的數據,因此特別強調加強通風管理和安全技術的應用,避免發生風流短路和無微風情況發生。
3.4.3 加強通風瓦斯系統的監測與管理
對于煤礦采掘區域的瓦斯濃度情況要進行實時監測,對于每個監測地點的瓦斯濃度都要及時匯報。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要立刻上報,并對監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確定主監控地區,將危險性降到最低。
總的來說,目前在煤礦通風管理工作中,正確的規章制度、通風人員的能力、經驗還有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的技術對于礦井通風安全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保證礦井生產安全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