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君 ■興國縣長岡水庫工程管理局,江西 興國 342400
為了農村灌溉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根據水資源的具體分布情況,有充足地表水且可以自流灌溉的區域直接實行地表水的自流灌溉,簡稱自流灌,雖然有充足地表水,但是不能自流灌溉的區域則進行機電排灌,對于那些沒有充足地表水的區域則實行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水進行農業灌溉。因此,根據不同的水源分布狀況,逐漸形成了三種主要的灌溉方式,其中既有單一利用河水的灌溉區域,也有單一利用井水灌溉的區域,還有井水與河水混合的灌溉區域。不同的區域雖然有不同的灌溉方法,但是其在總體規劃下存在相互交叉的地方且可以互為補充手段。其中的機電排灌的方式自五十年代開始逐漸被摸索,到了六十年代的時候,發展有了進一步提高,改革開放之后更是進入了發展的高峰時期,到了八十年代以及后期,機電排灌逐步進入了鞏固和完善的階段,并且在完善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了適當的創新。
機電排灌工程是指利用動力機械來驅動水泵進行提水,進而將水進行排灌的工程技術措施。機電排灌通常運用于那些沒有自流灌溉條件的區域或者是采用自流灌溉經濟效益差的區域,主要包括用于農田排灌、城鎮居民飲水、牲畜飲水、圍海造田以及跨區域調水等方面。就目前而言,機電排灌工程設備主要由水泵、引水管道、供電設施以及控制設施四個方面組成。首先,水泵是一種常用于輸送液體或者使液體增壓的器械,在機電灌溉設備中的水泵一般都與電動機接連在一起,利用連軸式的特殊設計使電動機的運轉帶動水泵的快速運轉,進而實現將水提升或者是導流的目的,水泵作為機電灌溉設備的的重要組成部件之一,保證著機電排灌的正常順利運行。其次,引水管道主要包括進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兩種,進水管道是機電排灌設備輸水的主要路徑,而排水管道就是排灌設備排水的主要路徑,兩種引水管道一般均采用結構較硬的鋼管、鐵管或者是硬塑料管道,而且管道的出入口必須要安裝防護設置。再次,供電設備主要是包括一些諸如高壓線、變壓器以及電表等供電的器件,這些器件為機電排灌設備的正常啟動和運行提供了所需的動力支持。最后,控制設備相當于人體的大腦,控制著排灌設備的啟動和具體運轉,主要包括一些開關和電控設施,控制設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排灌目標的實現,使整個排灌工程的運作更加科學和合理。
機電排灌工程的建設現在越發普及。然而,機電排灌工程為廣大農民和城市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其設備本身也逐漸暴露出一些缺陷。首先,機電排灌工程設備安裝之后要經過長時間的運轉,在此期間機器的運作壽命也是有限的,因此,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和更換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機電排灌設備的老化成為當下機電排灌工程故障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成本投入比較大,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也相當滯后,零部件老化失靈的現象頻發,不僅損害了機器的壽命,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實現。其次,設備經常會遇到啟動按鈕按下之后,電動機沒有任何反應的故障問題,具體而言,設備按鈕有好幾個,但是要啟動設備的時候為了減少噪音和提高性能,一般都會先按下啟動按鈕讓電動機正常運轉,待電機正常運轉之后再按下運行按鈕,然而在實踐中經常會發生啟動按鈕按下但電機不正常運轉的情形,同時也沒有聲音。造成這種現象一般要檢查一下接觸是否正常、電源顯示是否正常、電源是否缺相、開關的位置狀況以及熔斷器有無異常等,一一對應檢查,按部就班尋找故障原因。再次,設備運行的軸承發生問題也是常見的故障之一,一般表現為軸承運轉的聲音會與正常運轉的聲音不同,修復這個故障的時候一般要注意檢查軸承的磨損狀況、安裝的契合度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潤滑油的使用情況等方面。最后,設備運行中較為常見的故障就是設備運行時機組出現振動,一般而言造成機組振動的最常見原因就是機組安裝誤差大,此外還要注意水泵的橡膠軸的磨損程度、水泵葉片是否損壞以及機組在安裝的時候水平度以及同心度的控制范圍是否正常等等。
機電排灌設備的運行存在許多小故障需要專業人員及時予以檢查和修復,因為小故障的不及時修復很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在日常的設備運行和維護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機電排灌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一發現設備老化或者零部件失靈的情況就要及時修理,做好事故發生前的預防工作,盡量讓故障消失解決在源頭,因為員工的個人疏忽或者檢修不到位造成設備不能正常運轉的,就應對相關員工進行懲戒,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設備運行中也要時刻監督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出現突發狀況應立即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或者即可采取相關的處理措施,應將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并盡力減小損失。而且我國地勢類型多樣且幅員遼闊,集中的暴雨會造成農田積水過多進而導致澇災,因此機電排灌設備還承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責任就是保持設備的良好除澇功能,根據實驗數據可知,集中降雨過后導致水位上升的經過三天連續排水之后應該使農田的地下水位下降0.7 米左右就說明排灌設備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因此在日常監測和維護中要重視對設備的養護,使其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
綜上所述,中國的機電排灌發展歷程悠久,最初開始于十九世紀末,到建國初期全國機電排灌動力總裝機達7.13 萬kW,灌溉面積378萬畝,僅占當時全國灌溉面積的1%。改革開放之后,機電排灌技術發展迅速,研制了離心泵、混流泵、水輪泵等幾十個水泵系列,1000 多個規格。目前,中國機電排灌泵站的數量、裝機容量及排灌面積均居世界首位,已成為現代化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正是由于機電排灌能有緩解能源短缺以及提升經濟效益的優勢,其發展勢頭才能如此迅猛,在今后的農業發展以及城市供水等領域機電排灌仍應普及,但是其常見故障也應得到及時檢修,如此才能達到利用機電排灌的預期目標。
[1]劉建勇.機電設備的故障維修與設備保養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3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