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格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教師也在努力改變著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效性。下面筆者就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淺談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 創新能力 ? 思維能力 ? ? 課堂教學 ? ? 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也是教學的生命,是廣大教師積極研究的重要課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課堂并沒有得到優化調控,是用教師的教代替了學生的探究學習,只注重眼前的有效性,忽視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課堂出現了片面化和形式化現象。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樹立服務意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不再做課堂的權威者、主宰者,要真正退居到幕后,讓學生做課堂上的演員,把探究的權利還給學生,把教學任務留給學生,把表達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新的機會留給學生,真正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預習、探究、分析、操作、總結等。另外,教師還要做到: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的知識,不講;學生能自己完成的,不代替。總之,給學生做小教師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講解。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創新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必要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調控,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不但掌握了語文知識,還提高了自身的綜合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教學效果十分就越明顯。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究、大膽質疑、勤學多問。因為成功的人都有這些優良的品質。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啟發,不能包辦代替,要給學生提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機會和時間。比如,有的學生不愛動腦筋,不善于思考,總是依賴別人,有些問題還沒有思考就去問同學和教師。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告訴學生只要努力就可能獲得成功。如果鼓勵以后,學生仍然解決不了,教師再進行點撥、啟發,根據實際問題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在思考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效進行合作學習,樹立信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提升學習效率。
三、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
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有效性的基礎。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有效的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需要準確、合理、明確。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既要考慮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又要考慮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將教學目標的設計體現出層次性,盡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益處,體現人性化的教學理念。
四、優化課堂教學情境
優化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生便會聚精會神、主動思考,從而獲得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行語文學習。比如,在學習《蘑菇該獎給誰》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表演,在學生了解課文人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選擇人物,一次一次進行交換,從而達到讓全班學生都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五、注重過程
首先,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合作、探究學習的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同樣有必要。因此,教師可以把探究式學習和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結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出更大的實效,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課程整合要喚醒學生沉睡的經驗,啟迪學生的智慧,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根據教學任務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創新,使生成的知識有效地為學習目標而服務。這樣,可以激活學生已有經驗,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很有幫助。
再次,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獲得的各種體驗,一般都是來自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并在實踐活動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親身體驗。學習體驗的不斷強化,促進了學生新的經驗的獲得和積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利的信息渠道,實現開放性教學,和學生平等交流對話,使學生的能力和知識進行思維加工,產生新的思維成果。
最后,關注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多組織一些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體驗,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比如,在學習《凡卡》這篇文章的時候,對于文章的結尾可以讓學生想象,進行討論,提出疑問:凡卡寄出的信爺爺能不能收到?為什么?如果爺爺收到會怎么樣?爺爺把他接回鄉下,凡卡會獲得幸福和快樂嗎?如果爺爺收不到,凡卡的命運又會怎樣?他自己能跑回去嗎?學生通過深入探究討論,突破了常規思維方式,產生了新的答案,有效提高了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教材、學生、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不斷實踐和嘗試,不斷總結和完善,探索更多的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策略,真正讓學生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偉雄.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2]孫海英.對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73).
[3]張麗娜.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網友世界,2013(24).
[4]劉金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2).
[5]甘曉娟.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