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函
總量近2900萬輛,召回超過40次,罷工、停產、通用汽車2014年并不順利。
截至2014年7月2日凌晨,通用汽車公布召回的汽車總量已經達到2900萬輛。通用汽車此番召回的汽車,大部分是因為缺陷開關導致,召回總量可謂史無前例,超過通用汽車2005年至2013年近十年的銷量總和。通用此番質量缺陷除了導致大規模召回,還將面臨數百萬美元的事故賠償金。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據外媒相關報道,通用汽車在南非的金屬零部件制造廠發生大規模工人罷工,工廠受其影響已經宣布暫停生產,通用汽車發布聲明表示,此次罷工對公司生產線上的零部件供應產生巨大影響。
汽車業資深專家陳光祖在接受《汽車觀察》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企業的召回行動并不新鮮,總數不超過產量20%的召回數量都屬于正常,企業召回應該是主動地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進行。
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本刊記者,對于一般企業來說,召回都是迫于輿論壓力,“企業是能不召回就不召回”。
通用汽車召回事件卻不單單是召回那么簡單,因點火故障造成的人員傷亡遠不是召回就能了事的。
致命缺陷 舊病未除
車企因汽車質量問題召回并不新鮮,而此番通用汽車召回為何這般轟動?史無前例的召回數量,無疑是通用汽車此番召回如此轟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了解,通用汽車點火缺陷召回始于2014年2月。
除了召回數量驚人,通用汽車的點火開關問題已經導致多起事故,甚至致人死亡,這也是通用汽車被推到風口浪尖的重要原因。事后通用汽車承認,點火開關缺陷已經至少導致了35起交通事故,其中超過13人在相關事故中死亡。
陳光祖告訴記者,如果通用汽車在缺陷最初被發現時就主動及時地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補救,其面臨的損失也不會這么大。
點火開關缺陷在通用汽車內部被稱為“來自地獄的開關”,而這致命的開關缺陷早在十年前已經被通用汽車所知曉。
根據外媒報道,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點火開關問題就已開始浮出水面。但是為了減少維修費用,通用僅是對點火開關進行了修改,而修改后的點火開關也一直未達到相關安全標準。面對缺陷通用汽車沒有給予回應,更沒有采取相關召回措施。
問題被曝光后,美國相關監管機構對通用汽車展開調查,并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其做出問詢,其中包括通用公司何時得知汽車故障以及具體獲悉了什么內容,是否向其隱瞞信息,以及是否根據法律規定及時上報了信息,但是通用汽車并未及時完整地給予回復。
與此同時,通用汽車也著手展開內部調查。在通用汽車公布的長達300多頁的內部檢查報告中,通用汽車稱其并沒有試圖掩蓋點火開關缺陷,但存在“不稱職行為和疏忽大意”的問題。
點火開關缺陷曝光后,通用汽車已經宣布解雇15名相關管理人員,并成立相關基金對受害者家屬進行賠償。然而,如果接受通用汽車給予的相關賠償,受害者家屬必須放棄起訴通用汽車的權利。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邱寶昌告訴《汽車觀察》記者,個案的召回,通過訴訟法院很難立案,法院也很難審理。“必須要考慮到同一型號、同一批次或同一類別中的制造設計,是否存在共性的不合理的安全隱患。”
召回后遺癥 凈利潤下滑
持續發酵的“點火開關缺陷召回門”讓通用汽車“高品質、可信賴”的口號喊起來沒了底氣,為了挽回名譽而發起的召回行動卻令其付出了巨額成本。
美國國會及監管機構紛至沓來的調查和源源不斷的訴訟,持續不斷地沖擊著這個汽車界的巨頭。
通用汽車近期公布的季度報告顯示,公司2013年營收總額達1554.27億美元,凈利潤53.46億美元,而相比2012年通用汽車營業收入總額1522.56億美元,凈利潤卻達到61.88億美元,同比減少了近14%。而據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僅2.13億美元,去年同期則達到11.75億美元,下滑超過八成。
對此,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雖然凈利潤下滑并不一定和召回有直接聯系,但企業召回肯定是有成本的。據了解,通用汽車上一季度已經花費高達13億美元用于汽車召回以及維修,其中花費7億美元來替換點火開關和汽缸,花費6億美元用于其他召回項目。
通用汽車表示,公司預計第二季度用于相關汽車召回的修理開支將高達4億美元,其中過半將用于汽車維修。
除此之外,由于通用汽車并未及時回應汽車點火開關調查,其將被處以3500萬美元罰款;而且其還面臨來自因汽車質量問題導致事故的車主及其家屬的起訴、因點火開關缺陷致使車輛貶值的顧客的訴訟等。
邱寶昌告訴記者,通用汽車的賠償不是一般性賠償,而是懲罰性賠償,這種賠償可能會更高。“它是明明知道有缺陷,因為考慮到利益因素而不去改進,這種賠償是懲罰性賠償。”
召回或存差別對待
面對北美市場的大規模召回,反觀國內市場卻是“按兵不動”。雖然通用今年在華召回車輛總數近26萬輛,但僅6月20日宣布召回的1802輛雪佛蘭科邁羅涉及點火開關缺陷,這也是通用汽車因點火開關缺陷召回持續數月以來首次涉及到中國市場。
在通用召回門事件持續升溫過程中,一個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大連阿爾卑斯電子有限公司牽扯其中,其被指或存在質量問題,一度將中國制造推向風口浪尖。
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屢遭垢病,在陳光祖看來,這樣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是不對的,“通用汽車使用中國的零部件,是要經過嚴格的質量審核的,是要簽協議的,既然是你們選擇的產品,出了質量問題怎么只責備一個供應商?”
另外,上海通用汽車相關負責人稱,國內的通用汽車是“中國化”的通用,所使用的零部件及設計工藝和北美生產的有區別,不存在北美市場存在的汽車點火開關問題。
對此,陳光祖則表示,“的確存在國外汽車引入中國后根據國內的環境等各方面而進行改進的現象,但是通用汽車的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果是為了對中國消費者區別對待,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不允許有‘二等公民的對待的。”
然而,國內和國際市場召回數量的巨大反差,難以讓國內消費者心安。對于一直存在的國際國內雙重標準,“車企及相關質檢部門應該把好關,并且把召回法規不斷充實、提高。”陳光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