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珺
聆聽音樂的過程是人們通過聽覺器官,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過程,是一個聆聽者積極參與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既要重視聽覺經驗的學習和積累,更要激發學生傾聽音樂的主動性。那么,小學音樂教學該如何激發學生傾聽音樂的主動性呢?
一、創設平等對話的氛圍,為學生主動傾聽音樂奠定情感根基
音樂教師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在課堂上,如果沒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沒有相互尊重、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學生也就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獨立的思考與見解了。因此,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傾聽音樂的情感根基。在欣賞教學中,創設平等對話的氛圍可以有許多做法。比如,出示不同的圖片,請學生聽音樂選擇合適的畫面,并說說自己的理由。這樣的方式,既給出了相對的范圍,又不“一錘定音”,能通過對話了解學生的思考。還可以拋出問題與學生共同討論,一起到音樂中尋找答案,最后達成共識。還可以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帶著想象為音樂創編一個合適的標題等。總之,“藝術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當我們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力和平等對話的機會時,我們會發現,學生更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進入專心的聆聽。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中的“06?搖56?搖43?搖|?搖2?搖— ……” 一聲嘆息般的下降音調最先使人產生了哀傷、凄涼、失望與無可奈何的情感體驗。大人們會說:它仿佛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因不堪回首往事而深深地嘆息。而孩子們會說:它仿佛是自己考試沒考好,受到批評后的無奈與傷心;它仿佛是自己作業太多,無法出門玩耍時的悲傷心情。可見,我們不能把大人的情感簡單地灌輸給孩子,而應該把情感的紐帶拋向學生,在平等對話的氛圍中,激發孩子賦予這聲嘆息般的音調不同的情感內容,只有這樣,音樂與情感才能在學生主動傾聽的過程中同時展開。
二、營造良好的音響環境,為學生主動傾聽音樂提供客觀保證
音響美是創造良好聽覺環境的關鍵因素,音質清晰、悅耳的音響會給人的聽覺帶來快樂,并誘發美感產生,而糟糕的音響則使人煩躁,甚至不安。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避免不良音響影響學生對音樂的專注聆聽。我們可以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 認真備課,選擇音質、效果最佳的音響材料進行教學。
2. 做好課前準備,調整好課堂中音樂播放的音量,保證音樂進行的流暢性。
3. 落實課堂常規,減少傾聽音樂過程中其他聲響的干擾。
人的聽覺是有選擇功能的,在音樂課堂上,教師營造的一切音響環境都是學生獲得音樂審美感受和體驗的客觀條件。因此,營造良好的音響環境,是學生主動傾聽音樂的客觀保證。
三、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主動傾聽音樂揚帆引航
根據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要想使兒童愿意主動傾聽音樂,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呢?在實踐中,筆者有以下幾點經驗。
1. 要設計多樣化的聆聽形式。
對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兒童,我們更應該設計多樣化的聆聽形式來吸引孩子主動參與音樂的聆聽。比如,可以邊做律動邊聽音樂、邊畫圖形譜邊聽音樂、邊表演邊聽音樂,還可以用歌唱的方式記憶主題音調、用樂器演奏參與樂曲的聆聽等等。這些方式都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中,盡情而主動地傾聽音樂。
2. 要抽絲剝繭、條理清晰地進行聽賞引導。
在欣賞教學中,筆者常常會確定一個音樂要素作為“焦點”展開聽賞的引導,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森林深處的杜鵑》一課時,筆者抓住杜鵑的叫聲作為聽賞的“焦點”。首先,讓學生聽出全曲中杜鵑共叫了幾聲。接著,引導學生聽出叫聲以外走走停停的腳步聲。然后,再聽出杜鵑的叫聲分布在哪些具體的位置,進而感受樂曲中音樂節奏的密集與稀疏、器樂的交替出現等。在這一課中,筆者抓住一條線索,層層分解音樂,讓復雜的聲響有層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仿佛身臨其境,步入音樂的森林,逐漸看清了森林里的一切,因而保持著非常良好的聆聽主動性。再如《天鵝》一課,可以抓住鋼琴與大提琴這兩種主奏樂器作為聽賞的“焦點”,《袋鼠》可以抓住每個樂句中袋鼠跳動的次數作為聽賞的“焦點”,《紅旗頌》可以抓住音樂主題出現的次數和變化作為聽賞的“焦點”,維瓦爾第的《春》可以抓住曲式結構作為聽賞的“焦點”等等。總之,抽絲剝繭、條理清晰的聆聽過程能有效地幫助并吸引學生理解音樂,從而產生傾聽音樂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 要結合教材做適當的講解。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講解激發學生聆聽的愿望。如,《義勇軍進行曲》可以介紹作曲家的生平故事,海頓的《小夜曲》可以介紹作曲家在音樂史上的地位,《紅星歌》可以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玩具兵進行曲》可以介紹作曲家創作的逸聞趣事,《東邊升起月亮》可以對歌劇《圖蘭朵》的歌詞和劇情加以介紹,《彼得與狼》可以對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加以介紹,《魔法師的弟子》可以將故事情節對應的音樂展開進行解說等等。另外,結合教材做講解時,要注意不可限定學生對音樂的印象,不可影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直接感受,更不可長篇大論,枯燥解說。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引領學生主動傾聽音樂的風帆,能幫助學生建立起主動傾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為學生主動傾聽音樂揚帆起航!
四、多種渠道反復聆聽,為學生主動傾聽音樂提供動力
音樂教師要為學生對音樂的反復聆聽提供條件,開發多種渠道。可以利用課前十分鐘聆聽、復習學習過的音樂,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播放學習過的音樂,可以將音樂資料拷貝給學生,讓學生帶回家聆聽,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音樂會,可以在合唱、器樂等社團活動中演唱或演奏學習過的音樂,可以鼓勵家長為孩子購買優秀、經典的音樂CD等等。具有藝術性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多次、重復地聆聽,不僅能引領學生自己品味音樂的美感,還能增強音樂的記憶力、感受力和鑒賞力,從而有效激起學生對傾聽音樂的積極反應。
綜上所述,傾聽音樂是滿足與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帶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的重要途徑。喚起學生傾聽音樂的主動性,才能使學生真正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才能幫助學生在豐富的音響世界里暢快遨游!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延奎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