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倞

摘 要:對于轎廂設計,應考慮電梯使用時的方便性,思考電梯的內部環境與建筑之間的關系,從而使轎廂設計更加人性化,電梯生產商應注重電梯轎廂的環境設計,培養專業的電梯轎廂設計人員。
關鍵詞:電梯;轎廂環境;報層器;電梯產業
中圖分類號:TU85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6.026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梯行業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縮小了與國外先進的電梯生產企業間的差距,在新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電梯領域逐漸得到了完善,其市場也實現了良好運營。
1 概述
1.1 定義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內部是箱狀的吊箱,被應用于高層建筑中載人或載物。此外,還有一種臺階式電梯,其踏步板由履帶帶動運行,也稱為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主要用于規定樓層內的固定式升降。
1.2 通風問題
因電梯中的空間小、人數多,導致其產熱量和產濕量大且集中。電梯的通風情況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比如轎廂的通風能力較差,導致通風量不足,無法排出轎廂內的全部冷負荷,進而造成轎廂內的濕度和溫度較高,使乘坐人員感到不適;電梯轎廂通風設計不合理,造成轎廂中的氣流無法均勻分布;轎廂外的引入新風效果較差,只有很少的高層建筑電梯轎廂內有夏季輸送涼風的功能,很多高層建筑電梯設計的機械通風功能不完善,電梯轎廂內的空氣流通效果較差。
2 電梯的發展背景
2.1 電梯的特點
電梯主要有3個特點:①電梯產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電梯由許多復雜的系統組成,主要包括機械、電器控制和各種計算機算法等系統。轎廂設計人員的專業性影響著電梯設計的復雜性。②電梯行業與人們的生活、工作緊密相連。根據調查發現,乘電梯比爬樓梯的安全系數高10倍,這體現了現代化電梯技術的成熟和完善。③國內外的電梯發展水平有差距。美國人奧的斯在1857年研制出了在世界上第一臺載人電梯,但我國在20世紀中期才真正研制出了自己的電梯。
2.2 現狀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先進系統的不斷改革,人們對電梯轎廂環境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動力方面,由人力拖曳演變到了利用蒸氣機、直流或交流電動機發動機械;安全措施方面,由彈簧演變到了利用橡膠、聚氨基甲酸脂減震;控制方面,由電氣控制演變到了利用計算機精準控制。此外,電梯轎廂環境已越來越能滿足使用者乘坐電梯的要求。
電梯技術大多引用了人們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種技術,現階段,電梯的發展已進入正軌,但仍缺乏對電梯轎廂的創新設計。電梯轎廂的環境設計并沒有跟上電梯技術的進步,仍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目前,電梯轎廂的設計主要有2種,其中一種是蛋殼型的觀光電梯,如圖1所示。
電梯領域的競爭很激烈,電梯企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電梯發展中最主要的是技術改革,在美國著名電梯發明家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先生提出的odyssey系統中,電梯脫離了井道的約束,達到了電梯在樓層與停車場之間移動的目的。日本為了滿足發展地下空間的需要,生產出了一款新型電梯,其能實現曲線運動。
2.3 國內電梯的發展狀況
2.3.1 投資大
我國是世界的加工工廠,當然也包括電梯領域。很多著名企業都在我國建立了工廠,且其生產量已經達到了總的加工量的80%左右。在采用外國的先進技術、利用我國的資源制造電梯的背景下,銷售利潤大多流向了外國。要想改變這種發展現狀,就必須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2.3.2 忽略轎廂設計
很多專業人才忽視了電梯轎廂設計和轎廂的使用價值。我國生產的電梯轎廂配置較低,如果使用者提高了對電梯設計的要求,則設計人員只能再次投入財力、物力加工,進而浪費了資源。電梯生產商應注重電梯轎廂的環境設計,培養專業的電梯轎廂設計人員,提高電梯轎廂的使用價值。
2.3.3 電梯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應注重各行各業人才的培養,改善電梯行業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資料的情況。近年來,我國電梯行業在不斷發展和進步,逐漸完善了自身的技術和積累了市場運營經驗,但仍沒有新技術可對外轉讓,也沒有得到國外技術的支持。
3 轎廂環境設計
電梯轎廂環境的設計是一個較為系統的設計,并不是單獨存在于電梯中的,轎廂的設計主要包括門廳、轎廂的形狀以及轎廂內部的環境等的設計。
3.1 門廳
門廳是人們對電梯最直觀的印象,因人們審美不同,每層電梯的門廳應具有不一樣的風格。對于門廳設計,應將重點放在層顯位置、報層器的形狀和電梯門的設計上。全面的層顯信息可提具體的層數和當前乘坐電梯的人數;應創新轉變報層器的設計模式,完善乘坐人員與電梯的交互界面;電梯轎廂門應采用開門的方式,并將轎廂門設計成玻璃門,從而是在外等電梯的乘客清楚地看到電梯內部的具體情況。此外,還應將電梯設計與轎廂內部環境設計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要完善電梯的整體設計,還要全面考慮樓層與轎廂內部環境的協調性。
3.2 形態
由于電梯轎廂的形狀設計會受到井道等的約束,所以,電梯外形基本為盒子形或蛋殼形。從空間方面考慮,可采用一款蜂巢型六棱柱體,這樣可實現電梯三面開門的效果,但外觀改革會對乘坐模式有所影響。高迪層提出一個關于非直角坐標系的建筑想法,這種思路同樣可運用到電梯轎廂的外觀設計中,以打破以往的直角坐標電梯。
3.3 內部環境
電梯轎廂的內部環境設計包括控制盒、照明、輔助裝置和整體環境的設計。控制盒的設計主要體現在設置位置上,應盡量顧及到電梯中的每個方向,包括殘障人使用的橫向控制盒,傳統控制盒的按鍵單一,已無法滿足人們個性化的要求,且其交互界面不完善。隨著技術的進步,部分電梯已裝配了液晶屏控制盒,使控制盒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照明設計主要是指對轎廂頂部照明設備的設計,其是提高電梯轎廂內部環境舒適度的主要途徑之一,照明效果能為乘坐者營造舒適的感覺、溫馨的乘坐空間。對于輔助裝置設計,主要體現在扶手等設施的設計中。扶手主要是為懷抱嬰孩的婦女或手提重物的乘坐人員提供方便的,設計扶手時應注重形狀和材質,并提高扶手的機械性能,設計可伸拉、折疊的扶手,這樣不僅能節省空間,還能在乘坐人員較多的情況下為其提供方便。對于整體環境的設計,主要體現在內壁、電梯轎廂底部的材質設計,內壁的面積最大,乘坐人員易對轎廂內部環境產生直觀感受,在傳統設計中,內壁材質大部分為鋼板,轎廂底部大部分為復合木地板,在今后的電梯轎廂內部設計中,應體現模塊化,即采用可隨時改變內壁的模式。
4 結束語
國家制定了有關電梯領域的管理和設計規范,為電梯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和保障,也提高了人們對電箱轎廂環境設計的關注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梯行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縮短了與國外先進電梯生產企業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鐘瑩,趙新軍.乘客電梯轎廂環境設計分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06):115-117.
[2]李夢侖.電梯環境心理與空間設計探析[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3(02):123-127.
[3]朱慶亮.基于無障礙設計理念的電梯設計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2):9-10.
〔編輯:張思楠〕
Abstract: For the car design,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se of the elevat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elevator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so that car design more humane, elevator manufacturer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elevator car, train professional elevator car design personnel.
Key words: elevator; car environment; report layer; elevator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