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的即興伴奏,是由伴奏者根據樂曲或者歌曲的內容和風格,臨時根據主旋律配置的恰當的曲式結構、和聲織體、伴奏音型,同時又具有烘托作用的伴奏。本論將從鋼琴技巧、和聲基礎、伴奏織體、專業知識、音樂的情緒處理等五個方面與音樂表現力的關系入手,結合實例,逐一闡述各項能力在即興伴奏音樂表現中所起的重要支撐作用,使伴奏與原曲融為一體,從而使整個作品充滿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和感染力。讓即興伴奏能在作品的演奏,情感處理與演唱者的配合能更加完美,對即興伴奏的基本框架和織體類型進行簡要的概括總結。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31-02
即興伴奏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概念。即興,是指藝術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內在沖動的作用,興會來臨,迅速地創造出某種作品的情形 。即興伴奏是一種有別于正譜伴奏的彈奏形式,它的特點是自身的“即興”特點。在即興的前提下,臨時根據主旋律彈奏具有一定的曲式結構、和聲織體、伴奏音型,同時又具有烘托作用的曲調。可用多種類型的樂器演奏,如:鋼琴、手風琴、揚琴等等。可以說,有樂器開始就存在即興伴奏。十八世紀初,西歐的作曲家開始把即興演奏作為一種獨立體裁寫作,經過時間的演變,到后期出現單旋律的音樂形式。鋼琴即興伴奏自19世紀“布魯斯”(Blues)的出現至今,在幾乎所有的音樂載體中,都處于核心位置。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要是鋼琴即興演奏。
即興伴奏的構成有以下要素:鋼琴技巧;和聲基礎;伴奏織體;專業知識;音樂素養。要演奏出具有豐富音樂表現力的即興伴奏,五大要素缺一不可。筆者從五個要素方面闡述即興伴奏如何演奏才能具有豐富的音樂表現力。
一、和聲是即興伴奏基本框架
在鋼琴作品中,和聲增強了作品的質感與立體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和聲編配與即興伴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即興伴奏是在樂曲原有旋律基礎上進行創意性的豐富和襯托。而和聲作為即興伴奏的“靈魂”,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整首樂曲伴奏的完美性。我們在為一首作品進行伴奏時,必須首先確定樂曲想要表達的情緒基調,并以加強和延續這種情緒基調為目的進行和聲編配。恰到好處的編排,使得原有樂曲的情緒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更加充滿感染力和表現力。不合適的編排,會破壞原有樂曲的情緒與美感。
伴奏織體是和聲的結構形式與運動形式,是和聲的具體表現手法。根據樂曲作品的具體需要,合適地運用織體,將強化和聲的烘托作用,或使節奏更鮮明、或使情緒更細膩。通常而言,舒展的分解和弦,適合表達清澈、連綿、柔美抒情的情緒;節奏中速的半分解和弦,多表現輕快、活潑或平穩、流暢的音樂形象。節奏緊湊且穩定的柱式和弦,多表現堅定、激情的曲風。除了以上的和弦外,還有一些不規則、不和諧的和弦織體,對不安、緊張、恐懼等情緒有著更好的表現力。
二、常見即興伴奏織體類型分析
鋼琴演奏技巧艱深,織體層次豐富,能表達復雜的情感。織體的不同設計,能直接表達準確表達情緒。
(一)半分解和弦音型。半分解和弦音型,是指伴奏音型以和弦的低音與另外幾個和弦音交替出現的一種形式。根據和弦音交替方式的不同,這種伴奏音型呈現出豐富的音響效果,多表現輕快、活潑或平穩、流暢的音樂形象。
(二)分解和弦音型。分解和弦音型,表現是指伴奏音型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現,是和弦音按照各音排列順序走向變化的一種形式。多表現為清澈、連綿、流暢、柔美抒情。有時亦可表現為:輕松、活潑、歡快、愉快的音樂形象;平穩、流暢、清純、思念的音樂形象;或天真、童稚的情趣,在高音區出現多為色彩斑斕的情緒。
(三)柱式和弦音型。 柱式和弦音型,是指伴奏音型以和弦的原型(四部和聲的各音)同時彈奏出的一種形式,多表現堅定有力、莊嚴宏偉、豪情激蕩的音樂形象,多用于進行曲。
柱式和弦中速時,也廣泛應用于節奏平穩、步伐性強的歌曲。
三、即興伴奏的應用實踐
除了上一前文提到的和聲基礎的前提外,學習好樂曲分析、視唱練耳、等專業知識,也是學習即興伴奏的必要前提. 音樂理論知識是歌曲鋼琴即興伴奏的理論依據。它程度的深淺、水平的高低,同樣對即興伴奏的效果與表現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和聲及和聲級數。具備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設計將會產生更富于整體性的效果,這是由于作品分析能夠更好把握歌曲的結構和風格。了解一首樂曲,具備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設計將會產生更富于整體性的效果,能夠更好地把握旋律的結構和風格。 多分析歌曲的結構、調式調性、情緒情感、風格特征、音樂發展脈絡,要多揣摩和聲的表現力,琢磨怎樣用和聲、織體等因素為音樂的發展推波助瀾。要根據不同特點加以分
(轉下頁)
(接上頁)
別處理。彈奏時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體布局。一般來說,樂曲一般分為舞蹈性歌曲,情緒輕快活潑,節奏律動性較強;進行曲,情緒飽滿激昂;
(二)伴奏織體的選擇。即興伴奏,是在無事先準備的前提下進行的,就必須要有扎實的視唱練耳能力,靠快速讀譜或聽覺迅速分辨音程、和弦、節奏,聽辨和弦,分析和弦的性質、功能。一個合適的即興伴奏者,應當是具有較強視唱練耳能力,具有較強的節奏感、音高感和音樂感知力。即興伴奏的幾大要素支撐著音樂的表現力,樂理知識較強、綜合應用能力較強,只要不斷的提高鋼琴技巧,那么伴奏的整體水平就會水漲船高.若是鋼琴技巧高于伴奏編排的水平,伴奏受理論水平,創造性,綜合應用能力的制約,這就需要系統的全面的學習,努力刻苦的磨練,才能提高。總之,這這五種能力中,任何一種能力缺失,都將使音樂的表現力受到制約,都無法將伴奏的音樂表現力,發揮到極致。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性的時間藝術,而且通常是一次完成的。總結起來,一個完美的即興伴奏,過程應該是這樣的:伴奏前,先快速了解樂曲,運用對樂曲分析的能力,結合樂曲創作的背景,快速分析出樂曲的風格、情緒、調式、高潮等,把握住旋律的內涵,對旋律有總體的了解。(如果是歌曲,亦可先瀏覽歌詞),分析出樂曲想要表達的情緒。其次,用視唱練耳的能力,靠聽覺分辨需要被伴奏旋律音程、和弦、節奏;再次,運用和聲基礎及織體技術的能力,進行和聲布局,以熟練鋼琴技巧準確地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運用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對重點和高潮進行處理,如加花、長音。最后,應用現場氣氛的把控力及應變力,拓寬思維,發揮創新性和創造性,靈活將伴奏融入主弦律,并烘托出一個更具內涵,更有情緒表現力的作品。
一個完美的即性伴奏,是原作曲者與即興伴奏演奏者在思想上進行的一次璀燦的火花碰撞,是伴奏者與作曲者的思維及情緒上的高度統一;是以體現最佳的表現力為宗旨,圍繞著主弦律,用指尖流淌的一條奔騰長河,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