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量 郭人文 胡 寧 李亞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二神外燒傷科,廣東廣州 5050;.廣州市花都區7550部隊,廣東廣州 50000;.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手術室,廣東廣州 5050;.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手術室,廣東廣州 5050)
綜合護理在Ⅱ度燒傷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吳量1郭人文2胡寧3李亞文4
(1.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二神外燒傷科,廣東廣州510150;2.廣州市花都區75250部隊,廣東廣州510000;3.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手術室,廣東廣州510150;4.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手術室,廣東廣州51015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在燒傷治療中應用的臨床意義,總結更為有效的燒傷護理方法。方法 隨機將78例Ⅱ度燒傷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9例。以在治療過程中接受常規護理者為常規組,以在治療過程中接受綜合護理者為綜合組,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綜合組1周皮膚愈合率及2周皮膚愈合率分別為(75.12±7.16)%及(90.12±6.67)%均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0.23±7.23)%及(82.16±7.71)%;同時綜合組皮膚愈合時間明顯為(8.27±1.37)d短于常規組的(12.16±2.26)d(P<0.05);同時綜合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而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綜合護理可有效的提高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且并不增加并發癥發生率。
綜合護理;燒傷;護理;價值
燒傷常見的外科疾病,其可對機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可對社會及家庭均可造成嚴重的影響[1]。該病患者患病后極易并發感染,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控制感染在本病的治療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因臨床醫學發展較為迅速,故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的要求也隨之升高[3]。該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燒傷的治療中,將綜合護理應用于手術患者的治療中,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將該院燒傷科收治的78例燒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明顯存在燙傷病灶,且均為Ⅱ度燒傷,并需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9例。以在治療過程中接受常規護理者為常規組,以在治療過程中接受綜合護理者為綜合組。常規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0-57歲,平均(38.97±8.25)歲;淺Ⅱ度21例,深Ⅱ度18例;頭面部傷10例,四肢傷21例,胸背部傷8例;化學傷19例,電傷9例,燙傷11例。綜合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21-58歲,平均(38.87±8.52)歲;淺Ⅱ度23例,深Ⅱ度16例;頭面部傷11例,四肢傷22例,胸背部傷6例;化學傷18例,電傷8例,燙傷13例。兩組性別、年齡、燒傷程度、燒傷部位及燒傷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燒傷對癥治療治療,首先給予燒傷部位清創處理:以應用洗必泰清潔創面后進行清創處理,清創后4~6 d以0.5%碘伏外涂創面。隨后根據燒傷深度給予不同的治療:淺度創面者給予濕潤包扎療法治療,四肢者予涂濕潤燒傷膏(磺胺嘧啶銀)厚度1 mm后,予凡士林紗布覆蓋,并以繃帶適當加壓包扎,日一次更換;頭面部及軀干者給予濕潤暴露療法治療,每5 h更換一次。深度創面盡早給予微創及減張處理。此外給予必要的補液及營養治療,燒傷輕度者予口服補液,燒傷中重度者予靜脈補液,補液量:第一天予面積百分比×體重(kg)×1.5 mL給予,隨后給予2000~2500 mL/d。
1.3護理方法
常規組僅給予常規護理,即按時給予換藥及靜脈輸液治療。護理過程中注意清除水皰液、及時引流分泌物,對創面水皰給予低位穿刺引流排液。同時指導患者飲食,燒傷初期飲用鹽糖水,病情穩定后可進高營養流質食物,食物一定要注意清洗消毒。同時靜脈輸液前需對輸注液體進行檢查,輸液時每30 min對滴數進行1次校正。靜脈穿刺點周圍須注意消毒,防止感染。導管的肝素定期更換,注意無菌操作,更換時避免空氣進入。同時根據不同不同燒傷部位給予對癥護理。對于面部燒傷者,在護理中需注意對眼部、口腔及頸部的護理,首先需對眼部進行清洗,并及時清除眼部周圍分泌物,每2 h應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并應用0.5%金霉素眼膏涂眼。操作時注意無菌操作。口腔護理,需護理過程中需注意防止鼻部因感染所致畸形的發生,同時需保持鼻腔清潔,及時清除鼻內分泌物,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滴鼻治療;同時每日需進行生理鹽水擦洗口腔2~3次,以清除腐敗性口臭并預防肺內感染。口唇部可適當涂抹無菌食用油,以防干裂出血。頸部護理應注意充分暴露創面及時清除創面分泌物,以防發生感染。保持頸部舒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四肢部位燒傷者,在護理中需注意對手部的護理,需及時清除皮膚皺紋中的污垢,并保持患肢處于功能位,以防止指間粘連。抬高患肢以利水腫消退,手應高過肘,肘應高過肩,注意保持手部血液循環通暢[4]。對于軀干部燒傷者,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對會陰部的護理,協助患者張開雙腿,將會陰部創面充分暴露;同時在每次排便后,注意應用溫鹽水沖洗肛周,并用吸水紗布拭干以保持清潔。男性患者早期陰莖及陰囊水腫嚴重,俯臥時應托起,必要時可用50%硫酸鎂濕敷。對女性患者應注意分開陰唇,保持清潔及防止粘連。
綜合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康復期護理及心理護理。康復期護理為患者燒傷部位剛愈合時因創面皮膚非常嬌嫩,經常發癢,不可隨意撓抓,避免撓破皮膚出血;深Ⅱ度燒傷的患者應該在創面愈合后,及早進行功能鍛煉;避免強光或者紫外線照射,防止黑色素沉著在新生的皮膚表面。同時給予心理護理,由于燒傷病程長,治療費用高。燒傷后常產生焦慮、恐懼、內疚和負罪感,對生活產生悲觀情緒。有文獻報道,90%以上的患者,除了需要經濟保障外,更需要心理支持[5]。要做好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必備的條件。護士應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聆聽者,應對患者的心理有所體諒,不要為細小的事與其爭執。對待患者要和藹可親,盡早取得患者的信任。醫患、護患關系越牢固,其心理疏導就越順利,越顯成效[6]。經常向患者解釋病情和各種治療的作用和必要性,給患者介紹治好的典型以樹立信心,盡快幫助患者構筑新的人格。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患者聽輕快的音樂減輕焦慮的情緒。
1.4觀察指標及方法
患者入組治療后每日對皮膚燒傷創面進行測量,于治療1周時及治療2周時計算患者皮膚愈合率,對比兩組患者治療1周時及治療2周時的皮膚愈合率。同時統計兩組皮膚愈合時間,并進行對比。同時根據患者治療1周時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治愈為患者創面完全愈合,且無不適癥狀;顯效者為創面縮小>50%,且創面無滲出物;有效為創面縮小25~50%,創面滲出物明顯減少;無效為未達到以上指標。治療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及有效率之和。同時統計患者在院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兩組在院治療期間并發癥的發生率。
1.5統計方法
以SPSS19.0分析,創面愈合率及創面愈合時間為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并以t檢驗分析;治療總有效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為計數數據,以百分率表示,并以χ2檢驗分析。
2.1燒傷皮膚愈合情況比較
綜合組1周皮膚愈合率及2周皮膚愈合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同時綜合組皮膚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燒傷皮膚愈合情況比較
2.2治療總有效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綜合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而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燒傷治療的關鍵是創面的處理[7],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正確對創面進行清創包扎,可有效預防創面感染。同時大面積燒傷病人燒傷創傷面有大量血漿滲出,容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早期開通靜脈通道,可有效預防患者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并發癥,補液時,早期補充膠體液既有抗休克作用,又有治療作用[8]。故在該研究的治療中,注重了對于創面及補液的治療,同時也將綜合護理應用于治療中。

表3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該研究結果顯示:綜合組1周皮膚愈合率及2周皮膚愈合率分別為(75.12±7.16)%及(90.12±6.67)均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0.23±7.23)%及(82.16±7.71)%;同時綜合組皮膚愈合時間明顯為(8.27±1.37)d短于常規組的(12.16±2.26)d(P<0.05)。可見在應用了綜合護理后,患者皮膚愈合率及預后時間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同時綜合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可見,在應用了綜合護理患者的皮膚愈合指標及治療總有效率均得到顯著的改善。而余秋香等研究結果也顯示應用綜合護理后創面愈合時間(23.6±6.9)d,而對照組護理后創面愈合時間(34.1±7.5)d,綜合護理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與該研究所得結果相一致,但其并未對兩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9]。而該研究為更為全面的總結綜合護理的應用價值,進一步對兩組間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并未增加并發癥發生率。目前有臨床研究顯示,因燒傷患者軀體創傷后常導致強烈的心理反應,失眠、抑郁、焦慮時有發生,往往導致患者出現不配合咳嗽咳痰、自行拔除靜脈導管及導尿管等抵觸治療。故該院在治療中,加強了心理護理,從多個角度整體考慮問題,通過心理疏導及生活上的關心,患者燒傷后焦慮及抑郁癥明顯改善,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基礎疾病控制良好,創面嚴重感染得到控制,故可促進創面的愈合。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有效的提高燒傷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1]王連英,武鳳蓮,李洋.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與復合溶菌酶聯合治療兒童燒傷創面的效果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5):766-768.
[2]蒲李霞.2010-2012年我院燒傷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3,20(9):961-963.
[3]馮蘋,夏照帆,張玲娟.燒傷患者生存質量現狀與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419-421.
[4]程美容.淺談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3):84-85.
[5]彭艷麗. 舒適護理在牧區小兒燒傷患者中的應用[J].甘肅醫藥,2014,33(9):711-712.
[6]梁月英,謝肖霞,伍淑文,等.護患合作型質量控制小組活動在提高燒傷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682-685.
[7]趙樹仙.48例Ⅱ-Ⅲ度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5):57-58.
[8]田甜,常春娟,胡國棟,等.營養支持療法在嚴重燒傷治療中的作用[J].醫學與哲學,2013,34(7B):67-68,83.
[9]余秋香,陸敏嫻.綜合護理對大面積深度燒傷殘余創面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125-127.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to the Treatment of Second-degree Burn
WU Liang1,GUO Renwen2,HU Ning3,LI Yawen3
1.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150 China;
2. Guangzhou Huadu District 75250 Armed Forces,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
3. Operating Room,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510150 China;
4.Operating Room,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v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15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 and summarize a mor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 for burn.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second-degree bur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9 cases in each.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kin healing rate of 1 week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75.12±7.16)%, much higher than (60.23±7.23)%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skin healing rate of 2 weeks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90.12±6.67)%, obviously higher than (82.16±7.71)%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skin healing time of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8.27±1.37)d, shorter than (12.16±2.26)d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bur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without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rehensive nursing; Burn; Nursing; Value
R47
A
1674-0742(2015)03(c)-0154-03
吳量(1986.9-),女,江蘇南通人,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