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和國(安陽市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安陽市城區面積543.60km2,轄4個區、1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總人口108.39萬人。安陽市城區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山前沖洪積扇,屬地表水和大氣降水補給的滲入帶,富水性較強,地下水類型以孔隙潛水為主,包括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孔隙潛水和河谷潛水等。城區多年平均降雨量584mm,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0.91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0.22億m3,地下水資源量0.96億m3,重復計算量0.27億m3。近年來,城區水資源量呈下降趨勢,2013年安陽城區水資源量0.59億m3,下降比例為35%;地下水資源量0.48億m3,下降比例為50%。
安陽市的居民生活、工農業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1990年至2002年,隨著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和城市人口增加,城區用水量年均增長4.20%。市區年均超采地下水量約8300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達181.40%,造成城區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平均埋深7.50m下降到27.78m。
2003年城區地下水管理職能劃歸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來,安陽市制定了“用足境外配額水,盡量攔住過境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關鍵措施是節水”的治水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市區地下水位下降趨勢基本得到遏制。城區地下水開采量由2003年的2.18億m3下降到2012年的1.47億m3,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03年的23.55m上升到2012年的12.67m,平均每年回升1m。(詳見圖1、圖2安陽市城區2003—2012年地下水開采量變化趨勢圖和地下水位變化趨勢圖)

圖1 安陽市城區2003—2012年地下水開采量變化趨勢圖

圖2 安陽市城區2003—2012年地下水位變化趨勢圖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安陽市堅持開展地下水動態監測工作,共設立地下水位長期觀測點54個,地下水水溫監測點4個,地熱井監測點3個,地下水水位統調點181個,共計觀測點242個,為地下水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撐。
《水法》頒布以來,安陽市不斷完善取水許可程序,制定了取水審批流程,扎實開展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保障了新建、改建項目用水的合理性;同時,建立了取用水單位檔案,每年由市發改委和市水利局聯合下達年度用水計劃,為取用地下水提供了制度保障。
安陽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大力普及計量設施,加大水資源費征收力度,通過積極宣傳引導、細化工作流程、欠費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措施,保證了水資源費的足額征收,為地下水管理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
2008年10月,安陽市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水利部門加強節水宣傳,積極推廣節水用具,提高了全民節水意識。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安陽市建設項目節約用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管理辦法》和《安陽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有效提升了節水管理水平。
近年來,安陽市大力實施工業節水,建設地下水替代工程。安陽鋼鐵集團、大唐安陽發電廠、沙鋼永興和安化集團等大型企業相繼建設了地表水利用工程,由過去生產生活基本依靠地下水轉變為大幅利用地表水,不少企業也都建立了完善的水處理設施和節水設施。目前,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2%,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降至23.70m3/萬元,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約4000萬m3。
作為全國水利綜合執法示范點,近年來安陽市深入開展了以保護地下水為目的的專項執法活動,對取用地下水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并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限期整改,維護了良好的取水秩序和水環境,為地下水管理和保護提供了堅強后盾。
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水資源的大量耗用,工業廢水、廢渣、生活垃圾和廢污水等處理得不適當,使得安陽市城區地下水水源地面臨著發生污染的潛在威脅。
受特殊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安陽市城區地下水補充來源主要依靠區域內天然降水入滲和紅旗渠、躍進渠、漳南三大灌區引漳河水入滲補充。隨著近年來漳河徑流量明顯下降,三大灌區引漳水量持續下降,城區地下水補充來源面臨著逐年減少的嚴峻形勢。
目前,安陽市供水、節水、排水、保護、污水處理及回用等涉水事務管理分屬水利、建設、環保、國土等職能部門,地下水資源管理尚未完全實現統一,還存在“多龍管水”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了城區地下水的管理和保護工作進一步開展。
安陽市要結合城市供水安全預警技術研究,在已開展地下水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適時開展安陽市城區地下水供需配置研究,建立安陽市地下水開采動態模型,以地下水開采紅、黃、綠控制水位作為預警指標,明確不同區域地下水開發利用紅線,為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要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核心,按照省政府地下水壓采要求,結合安陽城區地下水開采現狀,劃定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編制地下水壓采實施方案(2015-2020)并逐步實施,持續保持地下水的壓采趨勢,力爭早日實現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目標。
安陽市要在已經初步建成城市水資源實時監測系統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完善地下水監測與管理系統,提高地下水信息采集、傳輸、處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同時,要加大對地下水質的監測力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環保部門進行核實、處理,確保城區地下水源地安全可靠。
按照境外水、過境水、境內水、地下水的用水先后理念,安陽市要逐步將漳河、岳城水庫和南水北調的Ⅱ類水作為市區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主要水源,大力建設城市水系,實施“引岳入安、引紅入洹、引彰入羑”等骨干水系連通工程,形成地下水和境外水的“雙水源、雙配套”,解決城區地下水補充來源問題。在此基礎上,要逐步將地下水作為戰略后備水源,保障城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