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鐘華(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438002)
?
慢游的概念、特征及國內外慢游地經驗總結
林輝,鐘華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438002)
伴隨著現代都市的擴張和整個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城市病讓都市生活的人倍感壓力。文章從慢游的起源入手,探討了慢游的概念,分析慢游具備特征。結合國際、國內慢游目的地發展的情況,分析和歸納了國際、國內慢游目的地的發展經驗。以期對我國的慢游目的地建設以及城鎮化進程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思路。
慢城;慢游;城鎮化
我國現代城市建設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隨著城市人口數量和建設規模的擴張,城市給都市人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城市病”的發生,堵車、霧霾、擁擠、噪音等讓生活在城市的我們難受,城市生活也讓人與人之間變得陌生和防備,于是我們不得不思考城市生活的本質和工作的目的。
(一)慢游的提出及背景
慢城運動的靈感來源于反對標準化快餐的慢餐運動。慢餐運動是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1986年發起的,其初衷是要抵制快餐及超市文化的沖擊。因為是針對由美國起源并泛濫全球的“快餐”(fast food),這被稱之為“慢餐(slowfood)運動”。[1]1999年起源于意大利的慢城運動就是在慢餐理念的影響下,由意大利托斯卡納基安蒂地區的格里韋、奧維托、布拉和波西塔諾4個小城的市長聯合發起一場“慢城”運動,旨在對全球化的城市發展提出異議,倡導純粹的生活,保護當地自然生態和文化特色,營造一種慢節奏的環境。慢游是在慢城運動之后,提出的喚醒人們對旅游和生活本質的思考和認識的一種旅游方式。
(二)慢游的概念
關于慢游的概念,國外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定義。Buckley從目的地數量和旅游時間層面來定義慢游,認為慢游是前往更少的旅游目的地,但在每一目的地停留更長時間的旅游方式。[2]相比之下,Dickinson等提出的定義較為完整,即慢游是一種基于航空與汽車以外的交通手段在有限的旅游目的地放緩旅游速度,停留更長時間的旅游方式。[3]Lampson還對慢游的定義進行解析,強調旅游者心態旅游的內涵,不僅表現在有型產品本身的旅游,且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旅游模式。Honoré認為“慢游”應該包括:把旅途作為假期的一個部分來享受;了解當地的文化;將時間用于放松身心;將對本土居民和目的地的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4]
國內關于慢游概念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對慢游現象的描述、范圍的界定和對其內涵的解釋和拓展上,宋秋認為:“慢游”是一種享受慢節奏生活,注重環境保護,追求深度體驗的高品質的度假活動。[5]李君軼,唐佳,張高軍等對慢游的概念、特征進行了分析,認為:慢游是以低碳交通方式前往有限的旅游目的地,放慢旅行、游覽速度,停留更長時間以獲得深度體驗的新型旅游方式。[6]黃華等認為慢游是游客為了獲得深度體驗而故意放慢旅行節奏,采用低碳、綠色的休閑方式來感受旅游對象的內涵,回歸傳統,并在此過程中追求旅行最本質的樂趣,是一種個性化的休閑度假方式。[7]
全面梳理國內外關于慢游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通過自己的理解嘗試著給慢游做出如下界定:慢游是以低碳的方式,舒緩的速度,深度體驗的一種高質量的度假旅游。
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慢游有著不同于大眾旅游的顯著特征,包括旅游者自身放松身心,旅游過程中注重低碳、環保;強調旅游過程舒緩的節奏和深度體驗,同時也注重旅游的品質。
(一)低碳的方式
慢游的一個顯著特征便是低碳、環保,這和生態旅游有相似之處,但是慢游較之于生態旅游則更加重視對目的地原生態、原文化的體驗,以此來實現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性發展。例如:慢游注重對交通工具的選擇,出于低碳的要求,慢游目的地的出行工具多選擇低碳、環保型交通工具,例如:綠色動力大巴車、馬車、自行車等,甚至在旅游目的地享受漫步的過程,選擇徒步旅行。
(二)舒緩的節奏
慢游強調“慢”,其實是對快節奏的生活和旅行的反思,是對生活本質的思考。慢游的“慢”不是速度慢,是舒緩的節奏、合適的速度。在旅游途中享受慢交通工具帶來的交通線上景觀的視覺享受,在用餐的過程中細細品味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菜肴和小吃;在漫步景區的過程中享受閑暇的時光。
慢游不同于一般的大眾旅游之處也在于不用像團隊旅游一樣疲于奔走在景區與景區之間,中餐填飽肚子為了更好繼續下午的行程。
(三)深度體驗
慢游較之于生態旅游則更加重視對目的地原生態、原文化的體驗,以此來實現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性發展。從社區居民角度來看,慢游是旅游者參與旅游目的地社區的真實生活,旅游者是社區生活的體驗者;同時旅游者也僅僅是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區不會因為他們的到來而刻意將其文化逐一展示,在某種意義上旅游者只是他們生活中的過客,不因旅游者的到來而使他們的生活節奏發生變化,甚至刻意展示“偽”文化。
(四)高質量
慢游的高質量是較之于一般的大眾旅游而言,慢游能通過一段時間的異地體驗,讓旅游者在較寬松的環境里體會生活,享受時間流逝的感覺。而不是強調高消費帶來的物質享受,慢游的高質量是身心的徹底放松,是在徹底放松的環境里的身心放松,是對旅游時間的充分自由把控,是對生活本質的思考和追求,甚至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國外對于慢游的實踐經驗主要來自于國際慢城的建設,上世紀末誕生在意大利的慢城運動開啟了慢游目的地建設的篇章,由此而誕生的《慢城運動憲章》規范了慢城會員的嚴格標準。歐洲的意大利、德國、比利時,亞洲的韓國、日本已經有不少城市遵循《慢城運動憲章》,被批準國際慢城組織批準成為新興的國際慢城。
(一)國外主要慢游目的地開發經驗
1.突出目的地特色
國外慢游目的地的建設,注重目的地本身的特色的突出,凸顯自身城市特色是與周邊城市發展顯著不同的特點。
在意大利,慢城都多是中世紀的小城,自身特色各異,即使相鄰的慢游目的地其城市特色也各異。在意大利的慢城奧爾維耶托Orvieto,其主要建筑特色是中世紀的建筑和街道,在中世紀的核心區進行嚴格的交通管制,城中很多街道都是步行街。在意大利的布拉,國際慢食組織總部所在的城市,布拉向來以其色彩各異的建筑而著名。政府要求當地居民每隔幾年就要重新粉刷一次自己的房屋,并且相鄰兩幢房子的顏色不許相同。德國的Marihn村保留著200多年前石頭搭建的房屋和宮殿,這些建筑和周邊的城鎮建筑差別大,使得游客慕名前往。
2.注重傳統產業和特色商品
國際慢城組織在發起之初就秉持著反對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抵制快餐、大型超市;注重慢游目的地的傳統產業和特色商品,保持其原有的產業特色和特色商品,這也是反對全球化的呼聲。例如在意大利的慢城Greve-in-Chianti因為大型工業的引進導致當地的農業生產和土地利用受到很大程度影響,因此而發生了慢城運動,支持傳統的土地利用,如葡萄園;保護當地的傳統建筑———石頭別墅;在慢城與慢食網絡中推介當地的特色生產,如基蒂安紅酒,提高品牌知名度等。
德國的Hersbruck慢城,通過在本區域內生產、銷售本地食材和菜品來保護當地傳統的牧場與果園,使在Hersbruck服務業和制造業發達今天,農業仍然在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7]
在英國的慢城勒德羅,崇尚手工,鎮上每個街道都能找到工匠開的店,且這些工匠在建造傳統木結構、打造鐵器、銀器等方面都保留著傳統的手工技藝。另外,在慢城勒德羅本地消費的食物都是由本地原料加工、生產出來的。
在意大利的奧爾維耶托Orvieto,最著名的旅游商品是當地的白葡萄酒,其主要原料由Trebbiano Toscano、Verdello和Grechetto三種葡萄混合而成,加上當地火山巖中的神秘成分,最富特色的是意大利酒莊們依然固守著祖傳秘方手工制作。
3.“慢”哲學深入普及生活
英國慢城協會通過呼吁廣泛范圍內政黨的參與,從而與政府合作,將慢城運動的原則和哲學嵌入到政府政策中。
在“慢”哲學的普及方面,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慢節奏,比如在意大利有著長期以來漫長的午睡傳統,而英國人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慢,在英國慢城勒德羅,鎮上沒有一輛車,沒有喧囂的聲音,工人沒有“加班”一說。
工作和生活的概念的統一,在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慢城——德國的Marihn村,只有260個居民。但是整個村子也是一個別致的花園,村民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模糊,他們刷墻、修房子或者是在花園里種植花草,每天的生活除了美化自己的村子,就是讓村子更美麗一點。
澳大利亞人信仰一句話:事情是永久也做不完的,明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4.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地方文化
韓國2007年加入國際慢城組織,是亞洲國家中第一個加入慢城組織的國家。韓國全羅南道新安郡的曾島作為生態旅游地得到廣泛關注,曾島擁有350輛公用自行車,分布在島內各處,供人免費使用,其作為國際慢城的長遠目標是打造“沒有化石燃料汽車的島”。
意大利的奧爾維耶托Orvieto的傳統工匠、畫家和制陶工人如今仍活躍在小鎮的大小作坊內,成為外來游客了解慢城奧爾維耶托的一扇窗口。在意大利的Orvieto支持以山城傳統蜜蜂色灰色料粉刷房屋,在慢城的學校午餐供應的都是當地有機食物。
奧維亞托有專門的法律,禁止在限定的區域建立大型超市和出售快餐,學校的餐館也使用有機產品,而且強調當地傳統餐具。
5.尊重現代化
慢城并不是一味的“慢”,并不意味著舍棄現代化帶來的便利,停留在現在或回到過去的生活,而是在充分尊重現代化,享受現代化帶來便利的同時舍棄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回歸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慢城奧維托,電瓶車安靜地行駛在中世紀的街道上,互聯網在社區和家庭十分普及。
慢城不一定是全方面的“慢”,也可能是某一個特點較突出。例如:韓國的釜山、意大利的萊萬托這兩個慢城都是重點突出“慢旅游”。
(二)我國慢游目的地開發經驗
我國江蘇南京高淳椏溪鎮在2010年被國際慢城組織授予“國際慢城”的稱號,成為我國首個被國際組織認可的慢游目的地,“慢城”也逐漸被國人認知和認可。2012年在江蘇南京高淳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消費經濟高層論壇·慢城峰會,評選出我國十佳城市慢游地:湖南省鳳凰縣、廣西陽朔縣、山西省平遙縣、貴州省鎮遠縣、江蘇省高淳縣、浙江省安吉縣、重慶市酉陽縣、云南省滄源縣、青海省大通縣、新疆拜城縣;以及我國十佳村鎮漫游地:高淳縣椏溪鎮、麗江市束河古鎮、昆山市錦溪鎮、吳江市黎里古鎮、安吉縣上墅鄉、縉云縣河陽古村落、成都市洛帶古鎮、新沂市窯灣古鎮、連云港市宿城鄉、酉陽縣酉水河鎮。此次我國慢城和慢村鎮的評選是對“國際慢城”認可的基礎上進一步讓“慢”深入人心。
對我國十大城市慢游目的地進行對比和歸納,可以看出我國的慢游目的地及其發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從資源類型看大部分慢游地是自然旅游資源和民族民俗風情依托型
從資源稟賦和特色來看,絕大部分慢游地都是自然旅游資源優美,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浙江安吉縣是中國的首個生態縣,廣西陽朔更是以喀斯特山水著稱的國內休閑度假勝地。其中,還有的慢游地人文旅游底蘊厚重,或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或有著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比如廣西陽朔、貴州鎮遠、湖南鳳凰、重慶酉陽、云南滄源、青海大同以及新疆拜城。
2.從發展現狀看,我國的城市慢游地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在評選的十大城市慢游地中,在國內知名度高的有山西平遙、廣西陽朔、湖南鳳凰、貴州鎮遠,這些目的地在被評選為城市慢游地之前都已經獲得過其它的一些頭銜,比如山西平遙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其他城市漫游地知名度一般或者較小。從我國的城市慢游地慢游產品類型來看,慢游交通方式較多,慢游產品以農業觀光和民俗體驗產品為多數。慢游類型的旅游產品類型不夠多樣,能夠真正吸引游客深度旅游的產品少。

我國十佳城市慢游地分析
3.從“慢”的淵源來看,城市漫游地都不可缺少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
現有的城市慢游地大都是區位條件一般,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但也有少數例外,比如浙江安吉和江蘇高淳。但從城市漫游地的慢產品以及由慢產品形成的慢氛圍來看,這些城市慢游地毫無例外都保留有中國傳統農業或者傳統商業的影子,即這些慢游地未被完全城鎮化,游客仍能在這里看到中國傳統的農業生產、生活場景。這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與生俱來的“慢”節奏,也是與現代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種生活方式。
限于條件限制對國際慢城和國內慢游地的發展狀況大部分的資料從互聯網收集整理而來,國際慢城和國內慢游地發展特點總結歸納不夠細致和全面。希望對于國際慢城、國內慢游地的研究能有助于我國慢游目的地的建設,能為我國城鎮化進程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發展方向,提升城鎮居民的幸福指數。
[1] [DB/OL].http://baike.haosou.com/doc/6297623-6511144. html,2015.
[2]Dickinson J E.Slow travel:issues for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J].Journal of Sustainahle Tourism,2011.
[3] Ralf Buckley Tourism Under Climate Change:Will Slow Travel Supersede Short Breaks.A jounral of the Human N;rrvirorrmerrt,Vol.40 No.3,2011:328-331.
[4]Lumsdon,D.&McGrath,P.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low travel:a grounded theor)'approach,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19(3):265-279.
[5]宋秋.高鐵時代下的“快旅”與“慢游”——以成綿樂城際客運專線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4):63-67.
[6]李君軼,唐佳,張高軍.慢游概念、特征及動因[J].思想戰線,2012(6):118-122.
[7]曹寧,明慶忠.慢旅游開發的基本理念與開發路徑探討[J].旅游論壇,2015(1)81-86.
(責任編輯:羅蕾)
A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low Travel Experience
Lin Hui,Zhong Hua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Hubei 438002)
alo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modern c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urban diseases make people feel more stressful on urban lif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low travel,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ow travel.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low travel destination,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low travel destination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mode and idea for the slow travel destination construc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our country.
slow city;slow travel;urbanization;
F590
A
1008-2107(2015)06-0087-04
2015-08-15
本文系黃岡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黃岡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研究”(2012C2011113)階段性成果。
林輝(1982—),湖北黃岡人,管理學碩士,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鐘華(1986—),湖北鄂州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