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上班也很有競爭力。他為什么敢“辭退”老板,成為新形態工作者,還找到高度成就感?
臺灣三曜設計創辦人李曜任2013年正式投入3D打印市場,短短一年來,他成為自己的老板,擁有五位工作伙伴,并成功開發出可自行組裝的3D打印機,這臺機器一個月內在臺灣募資平臺上募得近五百萬元(新臺幣,下同)。
與眾多個人工作室的產品相比,這款3D打印機頗具巧思,采三軸的設計,可打印出體積較大的物品,無論是精密度與工業設計都具亮點。
看到未來趨勢
選擇為自己工作
“3D打印就像是過去的電腦,絕對是未來趨勢。”李曜任說,“我覺得自己就活在未來?!?/p>
早在2005年就發現3D打印潛力的他,當時在一家建筑事務所工作,剛好有一個建筑案加入了波浪形設計,以過去手工制作經驗來看,想做出這種形狀并不容易,但3D打印卻輕易打造出完美模型,勾起了李曜任的興趣。
2009年,李曜任重回校園攻讀工業設計。他再度發現,3D打印不但能幫助設計師將紙本設計快速化為實體,價格其實也不昂貴。于是他利用在學期間累積設計3D打印機的能力。
研究所畢業后,李曜任也和多數年輕人一樣進入企業工作。他也曾經只身到北京聯想,擔任設計部門的創新研發工作,替聯想設計5年后產品。
李曜任回憶起當年在聯想的時光,“我是那種會一直丟想法出來的人,但主管聽完最常給的答案就是不可能,或是沒人要買。”
“這就是大公司?!崩铌兹收f,大企業對于創新產品的開發較為保守,沖撞體系很困難,“如果是自己的小公司,就會去嘗試,大不了就是失敗、公司關了?!边@念頭驅使他回到臺灣,選擇為自己工作。
踏上創業之路
研發出精品級3D打印機
李曜任接設計案工作的日子過了一年多,他內心對于推出一臺精品級3D打印機的渴望,終于讓他踏上創業之路。2013年底,他在募資平臺“嘖嘖”放上自己研發的第一臺旗艦3D打印機。
和市售產品不同的是,使用者會拿到一包像樂高的產品,以及一本精美的說明書,必須自己親手一步一步將機器組裝起來。
已擁有一批愛用者
后悔沒有早一點創業
三曜設計師黃筱媛從集資時期就加入團隊,她同樣被3D打印迅速實現設計成果的特點所吸引;而李曜任堅持設計好產品,不要求降低成本,以及彈性的工作時間,也是吸引她一起投入全新科技領域耕耘的動力。
如今,李曜任的3D打印機已擁有一批愛用者,他特地開設論壇,讓使用者互相交流心得。他也開始醞釀推出下一代3D打印機計劃。
李曜任笑著說:“創業的壓力雖然比當員工大,但每天工作都會很有動力想著哪里可以更好,而不會抱持交差了事的想法,我唯一后悔的是,自己沒有早一點做這件事?!保ㄕ耘_灣《今周刊》)(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