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梁嘉出生于廣東省開平縣月山鎮博健鄉東安里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梁嘉就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1935年冬,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中國青年同盟”和抗日社團“中國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成為廣州青年抗日救國運動的活躍分子和骨干。1936年秋,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山大學學生黨支部書記、中共廣州市委青年部部長、廣東省委青年委員會副書記兼省青年抗日先鋒隊副總隊長等職,推動全省抗日救亡運動深入發展。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梁嘉轉入到秘密抗日斗爭中去,先后任中共西江特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南路特委書記、中共中區特委副書記、中共珠江三角洲特委書記等職,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堅持地下斗爭,保存和發展了黨的力量。1945年1月,梁嘉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政治委員。同年5月,率珠江縱隊部分主力向西江挺進,創建了以廣寧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抗日戰爭勝利后,黨領導的廣東地區抗日武裝主力奉命北撤,梁嘉留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以西江特派員身份繼續進行革命活動。1947年5月,中共粵桂湘邊工委正式成立,梁嘉任書記。同年7月,邊區人民解放軍成立,梁嘉任政治委員并代理司令員,迅速重建武裝隊伍,開展武裝斗爭,創建了一個以廣寧為中心、橫跨粵桂湘三省邊區共47個縣的革命游擊根據地。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正式成立,梁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隨后,領導邊縱部隊配合南下大軍解放了粵桂湘邊全境。
1949年10月,梁嘉被任命為中共西江地委書記、廣東軍區西江軍分區政治委員,領導西江人民開展建黨建政、剿匪鎮反、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等工作,大力恢復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鞏固新生人民政權。1952年12月后,梁嘉先后任中共粵中區黨委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文教部常務副部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組織部副部長等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梁嘉受到沖擊,被扣上“叛徒”、“走資派”、“國際特務”等帽子,挨過“批斗”和“陪斗”。1970年3月,他被“解放”,到廣州中醫學院任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后任院黨委書記兼院長。1974年4月,調任廣東省科教辦副主任兼省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主管全省的教育工作。1978年3月,梁嘉被任命為廣東省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黨組書記,在“兩院”做了大量基礎性和開創性工作,為我省科技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梁嘉是第一、第五屆廣東省人大代表,第二、第四屆中共廣東省委委員,第四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和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4年5月,根據中央組織部的通知精神,梁嘉享受副部級待遇,同年7月正式離休。2002年1月,經中央批準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梁嘉離休后,仍然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做一名“永不離休的老戰士”,為促進老區建設和加強對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
2009年9月10日,梁嘉在廣州因病逝世,享年98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