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偉明


1945年4月,珠江縱隊組織400多名指戰員西挺四會、廣寧、懷集縣。部隊到達三水縣孖崗,前面是滔滔北江,周圍到處是日本鬼子,如何渡過北江成了最困難的問題。
當時,縱隊司令員梁嘉與其他領導研究渡江辦法時,我正好到珠江縱隊報到。梁嘉問我是哪里人,我說是三水縣木棉歐村人,離孖崗很近。于是他命令我回家組織人和小艇,將部隊渡過北江。我即帶著叫關德的交通員,扮成生意人回村,請了4、5個至親和同學幫忙找艇,說是運貨到對岸,并對他們說不會難為他們,會有高回報。隨后,我回部隊后向梁嘉司令員作了匯報。到了約定日期,村民兄弟找來了20多條艇,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集合。天亮前,部隊全部渡過北江,到達四會臥樓崗村祠堂休息。
1945至1949年,這4年多時間我均在山上渡過。部隊給養十分困難,白天找糧食,晚上與敵人周旋,和國民黨反動派交鋒。
在返回廣寧縣羅紋的戰斗中,我軍死傷共30多人。第二天天亮,大部隊返回羅紋,司令部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一部分人員由歐新帶領,迎擊敵人,在廣寧江屯與敵交火。由我帶領一部分人去開辟經濟來源。
一天晚飯后,我帶領4名本地戰士到白花洞村半山上搭建掩體伏擊敵人,預先沒有通知該村村民。半夜有犬叫和人聲,我警覺有敵情。果然,天亮時,該村所有村民被國民黨趕到打禾地坪,追問我在哪里,村民都說不知道。上午9時,敵人看搜不到我,便把譚雄泉、譚鏡生、譚康、譚九等6名老黨員、長者和村民拉了出來,追問我的下落,如不說出則殺頭。結果,6名村民均被敵人殺害。之后,我通知部隊上門慰問村民和死者家屬,并將6名被殺害村民殮葬,還吸收了譚鏡生的兒子入伍。
當解放軍橫渡長江后,我軍采取智取的辦法,一槍不發便攻克了廣寧北樓崗守敵。隨后我部便回排沙桑田塱隊部。
一天,我帶隊到排沙炮樓,與敵人劉振球副團長談判,動員他投降。向他提出三個要求:一是公開聲明脫離國民黨;二是與我東風團一起活動;三是按協議一定要服從我們指揮。敵方接受了我們提出的要求。解放軍南下時,我縱隊配合攻打北市和解放廣寧縣城。之后,成立軍管會,我任副主任,開展剿匪工作。我調肇慶工作時,梁嘉任西江地委書記,譚天度任西江專員,我任支前司令部參謀長。
我在珠江縱隊期間,涌現了三個英雄媽媽:一是凌楊媽媽,她用刮痧的辦法醫好了一名患“七標蛇” 的戰士,使他重獲新生;二是容嬌媽媽,她是駕駛交通艇的村民,后參加我們的隊伍。在敵人追殺我時,她母子倆翻轉船只,把我藏在船里,讓敵人找不著我,救了我一命;三是馮碧媽媽,她支持子女參加革命,自己被敵人逮捕后,寧死不屈,還叮囑女兒不要出賣戰友,最后被敵人殺害。我們要向這三位英雄媽媽學習。今天的幸福生活得來不易,如果沒有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哪有現在的好生活。大家要齊心協力,都要有人民的心,要有中國心,要有恢復元氣的心,要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奮斗。(特約記者 ?趙根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