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本梅
有人說讀書是一顆參天大樹,能讓人遮風避雨;也有人說讀書是一盞明亮的燈,能給人照亮前程;還有人說讀書是一副美麗的畫,能讓人賞心悅目。而對于我來說,我認為,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安靜地讀一些書,選擇性地讀一些好書,不儀可以立德、修身、養性、改過,還可以純潔心靈、陶冶情操、豐富知識、增強才干。特別是閱讀一本好的書籍,的確能讓你敞開一扇心靈之門,走進大白然,仿佛站立在大海的前沿等春暖花開,享受那久違的的陽光。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白傳《絕望鍛煉了我》,真讓人受益匪淺。這本書記錄了大韓民國的總統——樸槿惠在境遇中成長、成才、成功的傳奇故事。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樸槿惠有著同齡人羨慕嫉妒的家庭背景,她是韓國總統樸正熙的女兒,每天和偉大的父親、善良的母親及可愛的弟弟妹妹生活在一起,擁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命運在悄無聲息中突然改變著,由于她母親的被害,使22歲的她不得不承載“瞬間全身就像被數萬伏電流擊中一般,心臟則像是被尖銳的利刃深深刺進般疼痛”的同時,還要接過母親“第一夫人”的重任,輔佐父親完成許多外交工作。這是常人的能力和情感所不及的。22歲,一個如花待放的年齡,我無法想象22歲的她怎會那么堅強,內心有多么強大?特別是就在她還沒有走出失去母親的痛苫中時,她的父親遭遇不測身亡。她幾乎崩潰,在悲痛的絕望中,她退隱了20年,但是她沒有逃避,即使周圍的壓力、輿論再大再瘋狂,她依然覺得自己生活的國家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她依靠質樸的人們溫暖的雙手鼓起勇氣和力量,她在無助的20年里對人性,人生,權利有了深刻的認識,帶著她的責任和信念,勇敢的接受了生活給予她的不幸。當面對大韓國經濟危機的時候她毅然站了出來,她要為人民創造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干,她終于當上了大韓民國第一位女總統,可以說:她把余生奉獻給了大韓民國。正如她在后記里寫的那樣“在不短的人生中,一直堅持的走下去絕非靠自己一人的努力,面對絕掣的瞬司,之所以撐過來了主要原因在于我的人生終究不屬于我一個人”。是的,人生的航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就像一列有去無回的單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勇敢的面對,在絕望中鍛煉自己,把握好每一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必定會走出困難,創造奇跡。
如今,根據總行工會工作部署,圍繞省分行黨委提出文化建設工作中心,倡導“勤學靜思”,幫助女職工在讀書中增長知識才干,在讀書中感悟幸福真諦,提升幸福指數,全而提高廣大女職工的文化素質,為農發行改革和發展貢獻力量。恩施市支行全體女職工也積極投身于“閱美人生,書香三月”為主題的讀書活動。作為農發行最基層員工的我,通過讀書,不斷的充實、完善白己。我知道每一個生命中都有不幸,都有逆境,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面對這些困難的時候我們的心態就決定了我們的坎坷人生。為白己爭取合適的生活方式,創造屬r白己的生命軌跡,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米的權利,也是對白己生命負責的承諾。樸槿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羨慕樸槿惠可以找到自己信仰,說實話看了這本書后,內心受到震撼,與她比起來覺得白己慚愧的同時,也由衷的有了一些感觸。
感觸之一:必須學會一些像樸槿惠那樣理智處事的能力。比如:當年我被同濟和協和醫院診斷為大腦動脈硬化,精神完全崩潰,我甩掉護送檢查的楊師傅,從神經內科的六樓樓道口狂奔而下,直到有氣無力的倦縮在醫院的一個角落,失聲的痛哭過后,還是很理智撥通給了最欣賞、最信任行長林險峰的電話,用近似絕望的語言說:“林行長我可能不能回行工作了,醫生說有可能導致癌癥”“別急聶姐。是不是醫院弄錯了?不管怎樣要挺住,相信你會沒事的。”當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也是從那刻起,沒有了昔日的歡笑,總是一個人剁在被子罩傷心的流淚,在我無奈的眼目里,除了裝滿對上蒼的怨恨和痛罵之外,更多的是對美滿生活的不舍,舍不得來之不易的農發行工作,含不得關照過的領導和一起工作的同事,就是在這樣的絕境中堅強的挺過了十幾年,這其中的辛酸和無奈,只有白己知道。
感觸之二:一定擁有一些像樸槿惠那樣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懂得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應該抱有希掣,不斷奮斗的道理,多給自己一些鼓勵和贊美,盡管有時難過,有時失落,有時迷茫,可我從沒放棄過追求,一直都在刻苦的學習,努力的工作、頑強的活著,雖沒有輝煌的工作成就、談不上是成功女性,可并沒覺得自己是失敗的人,為實現活出生命的次序和精彩人生目標,還會加倍學習,用知識不斷的完善白我。因為我不儀儀為自己活著,親人都需要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還要我去孝敬;孩子沒成家立業還要我去疼愛;同船共渡十兒載的丈夫,還需要我的理解和陪伴,一定象樸槿惠生活中那樣不能倒下,對生活充滿信心,憑借較強的求生欲望,珍愛生命,勇敢的走出絕境,與命運抗爭,活出生命的精彩,我相信:一個幸福的女人,從不把自己與悲劇聯系在一起,她會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苦辣酸甜,她堅信只要堅強的活著,把握陽光般的好心態,即便沒有藍天的深被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白己的聲音,用我們最美的胸襟,敞開心靈之門,生活處處都會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