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海外寄宿中學里正在進行課堂活動的中國留學生
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7月27日,洛杉磯一家高等法院再次開庭審理此前備受關注的中國留學生綁架并施虐同胞案。在這起惡性事件中,涉案的中國留學生年齡在14~20歲,多數是當地私立中學——牛津中學(Oxford School)的學生。
牛津中學和加利福尼亞州公立高中排名第二的牛津學院(Oxford Academy)名字接近,但卻有天壤之別。牛津中學是一個臺灣家庭開辦的私立高中,主要面向中、韓等國家招生。
在一些論壇和貼吧上,熟悉當地情況的網友直言“這就是一所野雞學校”。
一名曾就讀于該校的學生在美國的K-12學校點評排名網站Niche上評價說:“我的學校全是中國人和韓國人,他們并不能流利地講英文。”
在法庭上,涉案的幾名牛津中學的學生,盡管已經在美國呆了三四年,仍然無法用英語表達。
這給許多準備送孩子去美國讀中學的家長敲響了警鐘。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不滿足于讓孩子在研究生、本科生階段接受美國教育,而是在中學階段就將孩子送出去,體驗美式教育。
新東方前途出國美國中學條線總監盧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2007年,新東方的中學留學板塊只有兩名顧問,而現在全國共有220名顧問。
不過,新東方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2014學年在美國讀中學的國際學生總數為73019人,其中23562名中國學生,占32.3%。而這7萬多名國際學生,只占美國中學生總數的1%。
對中國來說,每年2萬多人依然是小眾市場。而對美國而言,這1%的總量,也是一個剛剛萌芽的市場。因此中學留學服務業的鏈條尚不完善——就連美國私立高中都還缺乏權威排名。
提防中介陷阱
對于中國小留學生來說,私立高中是留學的主要選擇。
美國國際學生教育服務中心(ISES)中國地區市場發展總監羅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頂級的美國高中不需要通過機構招生,而大部分一般的學校還是愿意通過校代和中介機構來招生。”
來自得克薩斯州休斯頓地區私立學校約翰庫珀學校(The John Cooper School)的華裔荊奇波是一位拿到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的高中數學和物理老師。他告訴本刊記者,有的美國高中很反感有中介參與,“如果招生官看出申請文書是中介寫的,這樣的學生他就不會考慮,他們認為這種學生不誠實。”
目前還有一類中介,對中國學生主打“零費用”的招牌,宣稱自己的費用來自美國高中的贊助。但在美國劍橋國際教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敬東看來,這像一個陷阱。
“這些中介實際上是希望招攬更多的學生,再開展其他業務,比如培訓、在美留學期間的看管、住宿、成績輔導、功課輔導等。因為留學在整個教育行業中占比不是很大,最大的還是培訓市場。”他說。
強勢的美國校代
大部分國內中介必須和美國的第三方機構合作,即美國的校代。
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波士頓的美國劍橋國際教育(以下簡稱CIIE)是目前美國高中留學市場上比較大的校代之一。2010年,CIIE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每年輸送1500多名中國學生。
CIIE中國區市場經理司義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我們目前代理了23所公立高中,全部是獨家代理;290所私立高中,80%以上是獨家代理。”
CIIE不僅和國內大中介合作,也和一些較小的,甚至個人工作室合作。但他們要對這些中介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介紹從美國教育的基本體制到學校的賣點等。
李敬東告訴本刊記者:“我們通過和美國高中的合作,完成合同規定的學生數量,學校會給我們一定的金額;但一旦一個學校已經有了國際學生的配置,而我們完不成任務,就要承擔他們的損失,要被罰錢。”
ISES則拒絕獨家代理。“首先,對某些質量不高的學校,我們不愿意承諾每年一定要送多少學生;其次,獨家代理是可以自己加價的,比如有的學校學費8000美元,他們可能加到4萬美元,這對學生并不是好事。”羅虹說。
ISES的合作學校中,三分之二是寄宿高中。
“很多寄宿高中90%以上是美國學生,剩下10%的名額要分配給來自全世界的國際生,越多元化越好,而且很多學校并不缺留學生。”羅虹告訴本刊記者。
為了讓國際生順利入學,ISES必須開動腦筋。得益于自己在南美、土耳其、俄羅斯、南亞等地的分支機構,為了讓飛快增長的中國留學生能進入寄宿高中,他們通常會和一些尋求多元化的學校達成協議:我給你送一個俄羅斯學生,你給我三個中國學生的名額。
比想象中更嚴格
美國的課程體系不同于中國,在普通課程之上,有榮譽課程,再往上有AP課程,最難的是IB課程。所以看學校有幾門榮譽課程和AP課程,有沒有IB課程,也是判斷學校好壞的方法之一。
許多美國高中對學生管理的嚴格程度遠超中國家長的想象:入學時要簽文件以保證不會作弊;喝酒、抽煙、打架、瀏覽不健康網站等,都可能被開除。
羅虹說:“美國高中的容錯率很低,比如買刀等行為,可能立刻開除,一點情面都不講。”
此外,有的教會學校還會禁止學生談戀愛,一旦發現瀏覽色情網站、有曖昧短信等可能會被開除。
“在美國高中,學生遲到,每一次都是有記錄的,幾次請家長,幾次開除,都按照規定嚴格執行。”司義芳說。
甚至,就連夢也不能隨便做。
荊奇波給本刊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案例:有個來自中國的學生夢見自己殺人,就講給宿舍管理員聽,并稱自己感到很愉快。管理員上報給學校,而校方直接報警。隨后,這名學生被強行遣返中國,連行李都沒來得及拿走,而且再也不能去美國了。“我求情說是文化差異也沒用,美國警察說不行,因為這里是美國。”
寄宿同學家
對于選擇了走讀私立中學的小留學生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由中學自己來安排學生的寄宿家庭。
由于國際生的比例通常不高,因此老師會在家長會等場合,詢問是否有家庭愿意接納留學生。為了鼓勵寄宿家庭,學校還會為他們的孩子減免學費。學校的老師則會負擔起監管寄宿家庭的職責。
通常來說,被選定接待國際生的寄宿家庭,很多是有愛心或有信仰的家庭,他們的一部分初衷也是為了體驗多元文化。
寄宿家庭中的孩子大多和國際生就讀同一中學,甚至是同班同學。這種情況下,家長接送學生上下學以及監管學生就會方便很多,并且方便和老師及時溝通。
“美國能夠送孩子讀私立中學的家庭,大部分是中產階級,所以如果是學校推薦的寄宿家庭,一般情況下條件都比較好。”荊奇波說。
良莠不齊的寄宿服務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美國高中都愿意安排寄宿家庭,因為整個招募、篩選、匹配環節非常復雜,后期還要持續地監管和看護,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一些中學會選擇與專業的寄宿家庭服務機構合作。
GP homestay(以下簡稱GP)是美國市場上較大的一家機構。CIIE招來的學生,如果學校不解決住宿,就會全部交給GP去安置。GP是美國國際教育旅游標準委員會(CSIET)所認證的組織。

新東方前途出國美國的頂尖私立寄宿中學見面會上,學生正與美國寄宿中學的老師交流
在波士頓工作的張嘉穎,是CIIE項目優化團隊的經理,她負責和GP的對接。“CSIET認證的規定非常詳細,比如對提供寄宿家庭服務的公司要進行財務年審,要看它是否為國際生購買保險,是否在國際生入住寄宿家庭后定期回訪,有無持續性的報告等。這是美國在國際教育中最高的一個行業標準。”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GP在全美國的一些大城市都有住宿協調員。他們負責招募和管理當地的寄宿家庭,持續監管和回訪,并定期撰寫學生在寄宿家庭和學校表現的報告,翻譯成中文發給身在國內的家長。
在篩選寄宿家庭的過程中,GP還會對其進行犯罪調查、家庭在當地社區的好評度調查、家庭的具體情況調查等,協調員也會去家庭實地探訪,拍攝照片。
李敬東告訴本刊記者,在美國,需要有美國聯邦調查局或美國國土安全部專門授權的機構才可以去調查個人隱私。“我們當時跟GP溝通寄宿家庭的個人隱私調查時,對方說他們需要15天左右,來調查某個人從出生到現在的大致經歷,包括他的行為習慣,有沒有吸食海洛因、大麻等經歷。”
但是,美國寄宿服務市場也是良莠不齊。
有的夫妻兩人申請一個公司,就開始招攬和接待學生,這類機構不僅缺乏抗風險能力,對寄宿家庭進行的風險調查也值得懷疑。而一旦出現問題,他們更無法解決。
除此之外,在華人比較多的洛杉磯等地區,會有華人家庭在一些留學申請的相關中文網站和社區發出帖子,直接招募學生寄宿。
本刊記者向在洛杉磯華人資訊網上發布廣告的家庭咨詢到,其收費每月為1500~1600美元。這些華人家庭中的寄宿學生一般都不止一人,學生可以選擇單人間、雙人間或多人間。
在這種私人的寄宿家庭,一旦出現問題,解決方式是報警和打官司。
與寄宿家庭磨合不易
對于GP這樣的機構來說,中國家長的一些要求他們很難轉達給美國同事,比如拒絕黑人家庭或同性戀家庭,也不愿意接受單親家庭、老人家庭或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而是傾向于律師或醫生的白人三口之家。
然而,在美國,拒絕黑人或墨西哥裔的寄宿家庭,就是種族歧視。
“還是更應該看寄宿家庭的經濟情況、受教育程度、父母從事的職業,以及家庭所在的地區。”荊奇波說。
張嘉穎告訴本刊記者,留學生對寄宿家庭可能的抱怨,主要集中在日常飲食和交通上。
有些美國家庭習慣了準備好面包、牛奶等食材,讓孩子自己搭配;午餐也會準備好三明治的食材,讓孩子自己準備和搭配。但這在中國留學生看來,就是不關心自己。
留學生日常出行,很多時候就要靠寄宿家庭的父母或哥哥姐姐開車接送。有時孩子放學后參加課外活動,但沒有提前告知寄宿家庭,就讓一直在校門外等候的寄宿家庭難免抱怨;而周末要出去活動,在最后一刻才告訴寄宿家庭希望接送,遇到他們有事情無法答應,孩子也會很郁悶。
在寄宿的過程中,家境優渥的中國學生也爆發了許多由嬌慣而生的問題,比如睡懶覺、不做家務、影響寄宿家庭作息等。
羅虹曾遇到過一個中國學生,跟家長反映吃不飽飯,說寄宿家庭限制他每餐的飯菜數量和水果數量。“我們調查后發現,這個孩子平時吃飯很浪費,經常吃一半扔一半。寄宿家庭很反感這種浪費行為,才開始限制給他的食物數量。”
寄宿家庭最擔心的,是留學生有抽煙、喝酒、打架、瀏覽色情網站等不良行為,因為這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會提出中止留學生的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