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鋒
當筆者前往江蘇沛縣五段鎮七段村采訪時,只見一輛輛貼著申通、圓通、順豐等標識的物流公司快遞貨車接二連三地停留在一些村民門口,司機將發送外地的貨物清點裝車后又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家。隨便走進一戶村民家中,根本見不著一個閑人,有的忙著打包,有的忙著進貨,有的忙著回復客戶信息,阿里旺旺的消息提示音更是響個不停。
村支書郭召強興奮地告訴筆者道:“在俺這個村子570戶人家2400人口中,眼下從事電子商務的有260戶,從業人員1450人,共開設網上店鋪450家,每天玻璃制品出貨量30多噸,年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村民年收入少則五六萬,多則四五十萬,這都是農行給俺莊戶人帶來的好日子啊!”
七段村坐落在微山湖西岸,是當地眾多玻璃加工專業村之一。2014年初,青年農民郭慶全看到村里的玻璃產品積壓越來越多,便打算開辦一家網店在網上出售本村質優價廉的玻璃制品。可是,苦于對電子商務知識一竅不通,他一時猶豫起來。此時,恰逢農行江蘇沛縣支行金融志愿者服務隊來鎮上免費舉辦電子銀行與電子商務培訓班,他立即報名參加了培訓。在該行金融志愿者的幫助下,郭慶全的網店順利運轉起來,生意越做越大,不長時間就成為好評如潮的知名店鋪,當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就達40余萬元,收入十分可觀。看到郭慶全不出家門通過網上出售村里生產的玻璃制品就能掙到大錢,其他村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跟進效仿。28歲的劉倩去年10月份才成為該村淘寶店主的一員,現如今她的店鋪每天可以向全國各地售出600多個樣式精美的玻璃杯具,每月純收入接近6000元。 縣農行趁熱打鐵,專程到七段村連續開辦5期培訓班,專門設立金融綜合服務站,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及時向從事電子商務銷售的農戶提供從金融知識到信息咨詢等一攬子服務,并發放150余萬元惠農貸款用以緩解電子商戶融資難題,使得該村很快形成“家家開網店、戶戶做電商、人人淘金忙”的喜人局面,一躍成為沛縣周邊地區出名的“淘寶第一村”。
“以前,俺村的玻璃產品主要通過業務員東奔西跑拉訂單進行銷售,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加上村子十分偏僻,造成產品嚴重滯銷,眼看著全村整個玻璃制品產業就要黃了。現在可好啦,自從網上銷售渠道打開后,俺村的玻璃產品一直供不應求,不光帶動全村18家玻璃制品企業又紅火起來,讓更多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同時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真實一舉多得哩!”村支書老郭笑吟吟地說道。
據了解,在沛縣農行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沛縣己形成特色果蔬制品、優質土特產、精美工藝品等電子商務專業村18個,從業農戶從2014年初的不到100戶迅速發展到目前的2420戶,通過網上銷售“淘金”己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