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猜想、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推導圓的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知道圓周率的近似值,了解人類研究圓周率的有關史料,感受數(shù)學文化。
【教學重點】
推導并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一張圖片。(課件出示校園操場的圖片)師:你能從中找到我們認識的平面圖形嗎?
1.如果老師想沿著長方形慢跑一圈,求一共跑了多少米?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
你能說出長方形的周長是長和寬的和的幾倍?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幾倍?
2.如果老師想沿著這個圓慢跑一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感知周長并測量周長
(一)感知周長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描出圓的一周,感受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測量圓的周長
師:老師這里有三個圓(一元硬幣、塑料圓片、光盤),你認為哪個圓的周長最長?(指名回答)
1.你有辦法測量出這三個圓的周長嗎?
2.誰來說說你準備怎樣來測量圓的周長?
3.學生匯報,并相機板書出“滾動法”“繞線法”。
師評價:同學們很聰明,在測量圓周長時把曲線轉化成直線。(板書:化曲為直)
4.課件動畫展示。用你喜歡的方法合作測量,匯報測量結果。
師小結:我們觀察測量出的結果雖然不一致,但都非常接近。這是由于測量工具、方法不同造成的測量誤差,這是正常現(xiàn)象。
三、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一)激化矛盾,巧設疑境
1.師:看大屏幕,出示摩天輪圖。如果老師讓你用我們剛才的方法來測量出這個摩天輪的周長,你會說些什么?
2.我們需要找出計算圓周長的方法。這是本節(jié)課的探究重點。
(二)猜想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
1.師:觀察這三個圓,光盤的周長最長,一元硬幣的周長最短,你認為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生1:我認為圓的周長和半徑有關。
生2:我認為圓的周長和直徑有關。
師:圓的周長和半徑有關,也就和直徑有關。我們來看這樣一道例題。
2.出示例四:比較三個車輪的直徑和周長,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那么圓的周長和直徑到底存在什么關系?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一下。
(三)學生實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請同學們還是以這三個圓為例,測量出直徑,用計算器算出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把數(shù)據(jù)填入實驗報告單,最后寫出通過實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介紹圓周率,推導計算方法
1.經過科學家大量準確測量和精確計算發(fā)現(xiàn),(出示課件)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shù),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叫什么呢?打開課本自學第99頁的內容。
2.自學匯報。
五、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解答例四。指名口答。
2.練一練:同學們能獨立解答嗎?請同學們試做。
3.摩天輪:完成課本中第101頁中第三題。
4.拓展:(1)如果老師沿著塑膠跑道慢跑一圈,實際上是求什么?(圓的周長+長方形的兩條長)你會計算操場跑道的長度嗎?
(2)如果在這條跑道外圍還有一條跑道(課件出示)同學們說,哪條跑道周長長?如果學校進行400米賽跑,把運動員安排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不公平?為什么?
師小結:具體向前移多少米,我們課后可以閱讀課本第108頁中的內容。
六、介紹祖沖之,感受數(shù)學文化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圓周率,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很早就對圓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讓我們一起去了解。
(課件出示)
七、全課總結,提出希望
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圓的周長,說說你收獲了什么?現(xiàn)在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或者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八、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師:我們來看這張照片(出示圖片)老師特想知道這棵樹的直徑,你有什么辦法?說說看。
師:下課后同學們可以按照剛才的方法合作測量出周長,然后求出直徑和半徑。明天我們把這個問題帶到課堂上一起來解決。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