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君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新知、培養能力的重要前提。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就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授之以漁”。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教師的重要責任。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生在上課前初步理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的過程。通過預習,學生不但能初步把握新課程內容,了解學生的重點,同時,也增加了聽課的針對性。而且,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自我探索、思考、質疑,培養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習效果就事半功倍。
二、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數學知識邏輯性強,內容之間聯系緊密。因此,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是提高數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數學課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引起學生注意,例如,講故事、比賽、游戲等,再加上教師飽滿的精神,精煉而幽默的語言,定能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都樂意聽。
另外,老師可每節課抽幾分鐘的時間來練學生專心傾聽的能力。如,每天對學生進行50道左右的口算練習,由教師讀題,學生寫答案。還可以老師口述應用題,由學生說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并列式計算。這種聽算的訓練可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好方法。
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樂于思考、勤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思考時間,而且要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生。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可先叫一些優秀生來回答,這樣既可以為一些學困生打開思路,又避免了傷害這些學生的自尊心。而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要多關注那些稍差的弱勢群體,并要及時地鼓勵他們,讓他們品嘗到獨立思考的成功,這樣才會有更大的勇氣和信心繼續努力。
另外,教師還要多表揚、多鼓勵那些主動質疑的學生,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說的就是質疑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能主動質疑,說明他在不斷地思考,教師應樹立這樣的典型,帶領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
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教師一點一滴地去培養。只要我們注意引導,方法得當,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定能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