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多媒體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它同樣也被運用于教學的過程中,它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的方法。多媒體直觀、形象、豐富多彩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并用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它還可以幫助完成其他教學設備所無法完成的教學管理、師生交流的任務。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氛圍;交際環境;思維空間;小學英語教學
在教學中,多媒體可以利用動畫、圖形及圖像變換的功能,使教材中的靜態圖形動態化,以揭示圖形、圖像的豐富內涵,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質;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將教學導向深入。
一、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優勢
1.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多媒體直觀、形象、豐富多彩,并能貯存大量的資料信息,為我們創設了更多的情境,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了輕松、愉快又適度緊張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課前:調節氣氛,引入新知
每節英語課,教師都會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英語歌曲,通過問候來開啟一節課。在我們的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英語歌曲,這些歌曲能使學生感興趣,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上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唱一首歡快的英語歌曲,這樣學生會很快地集中注意,把情緒轉移到學習上來。
如1 A Unit 4學習學習用品,老師可以在課前幾分鐘帶著學生唱A pencil這首歌曲,學生很快地集中注意,將注意力轉到英語的學習上。同時老師選這首歌的目的也是為接下來學習用品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2)課中:淡化枯燥,解決難點
我們同時可借助利用多種媒體來幫助我們教學,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讓教學內容變成可聽、可看、可感的知識。例如,教一首簡單的英語歌曲Hello就這首歌而言,歌詞很少,內容也很簡單,若只是教師表演再教學生唱的話會有些枯燥,學生也不會集中思想來聽教師教,所以借助電腦和TV,配上音樂和動畫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讓動畫和學生進行互動,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下學習這首歌曲。當打開電腦,音樂響起時,許多學生已經對這首歌產生了興趣。
(3)課尾:輔助教學,鞏固知識
一節課40分鐘,接近尾聲時,多數孩子有些坐不住,心浮氣躁,認為自己一節課所學的知識都已掌握,教師就該在這時利用多媒體設計一些活動,把孩子的浮躁壓下去。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應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勇于探索和實踐。
如,老師事先幫孩子們分好組,如apple組,pear組等,牛津英語1 A Unit 6 “On the farm”孩子們在學動物和動物叫聲的單詞后,老師可將動物和動物叫聲的圖片放在課件上,請學生來匹配。老師也可從圖片過渡到單詞的識記,從中了解孩子的單詞掌握情況。學生在活動中樂此不疲,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2.有利于創設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
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交際。交際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教師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進行精心設計,交際活動要讓學生練習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有機會練習表達能力。要做到這點,老師必須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多媒體能提供逼真的交際情景、語言,將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場景等真實地再現于課堂,讓學生體會生機勃勃的生活,像他們在家庭里、在運動場上所經歷的生活那樣,直接拉近了孩子們的距離。離開情景進行教學是不現實的,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則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有些課文所呈現的內容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如在教授問路的課文時,用多媒體課件制作逼真的道路、建筑并用英文表明建筑、地點的名稱,如:shopping centre, middle school, history museum,post office等,讓學生置身于自然的語言環境中,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來描述自己的生活環境,在課上我將學生原來的生活環境呈現在課件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同時也愿意參與課堂的討論,多媒體的運用提高了英語課的實踐性和趣味性。
3.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通過文字、圖像和聲音作用與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得以進行大量的仿真交際。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經常得到鍛煉,這樣更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在牛津英語1 A Unit 6 “On the farm”教學動物課時,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各種活動(1)“Whats missing?”:課件出示農場中有些小動物消失了,請學生說說哪些小動物消失了。(2)“看部分猜整體”:課件出示動物的一部分,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教師口頭問Whats this?提示學生用Its a...句型回答。(3)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
學生在這個環節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玩中學,學生學得愉快,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如。孩子們在過程中很快地學習并記住了新授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教師和學生間的隔閡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多媒體,或者采用多媒體把教學環節呈現,那么教師就會被多媒體束縛,起不到主導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走不到學生中去,使得教師和學生間形成了無形的隔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路的作用。但是必須注意避免多媒體運用占據學生思考、分析的時間。
2.多媒體課件的華而不實
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中,有很多聲音、圖像、文字等,能大量地滿足學生視、聽的感官需求。于是,有些教師便在這方面做文章,在課件中集中了大量聲音、圖像信息,造成無效信息,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減少了學生在課上說的時間,英語課也成了課件展示課。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點。于是,有些老師便片面追求課件輔助教學,甚至形成沒有課件就開不了公開課,而有些教師的課件也只是簡單文字和圖片的堆積,這些只需用投影、圖片就可以實現,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所以,我們教師也要適度地選擇多媒體,讓多媒體與常規手段有效地結合起來。
作為教師首先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多媒體教學僅僅是輔助教學手段,不能代替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職責,喧賓奪主只能適得其反,無法體現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有的魅力,教師始終是教學的靈魂,使用多媒體教學是教師的一種基本技能,教學中應使用必要的多媒體技術,讓多媒體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陳玉菁.多媒體在小學項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揚州大學,2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