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掌握有效的聽課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也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停頓式講課是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表現,幫助學生分析并糾正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和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課堂;聽課效率;停頓式講課
一、研究原因分析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聽課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能把教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調控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使學生有最大收獲,掌握有效的聽課方法,提高聽課效率和課堂學習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
二、研究對象和目的
停頓式講課主要研究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學生在課堂上是如何學習知識的,如何處理教師所講信息的。幫助學生了解哪些因素會分散上課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在聽課時加強自我監(jiān)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提高聽課效率、學習效率。
三、實施方案和措施
從上學期開始,本人在自己任教的一個班級里在課堂上初步實施了停頓式講課這一模式,大致分為五步驟,即聽課、停頓、反思、記錄和反饋。以下是本人在課前、課時和課后所做的工作。
1.課前準備:每星期選定一堂講解新內容的課,將授課內容劃分為兩部分,每部分用時15分鐘左右,事先確定好講課過程中的兩個停頓點,并預留充足時間保證課堂上能完成自我評價任務。
2.課堂上:講完第一部分內容后停止講課,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前面十多分鐘時間里的行為,并思考這些行為是如何促進或阻礙他們理解和掌握所講內容的,為使問題更容易把握,可設計幾個更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如,在這幾分鐘里注意力有沒有分散過?為什么分散?后來又是怎樣重新集中注意力的?你是怎樣記錄課堂所講知識的,成效如何?等等。停頓2分鐘時間讓學生反思,并在課堂上回答這些問題。教師接著講課,10多分鐘后再次停頓下來,讓學生再次回憶反思,并讓學生把自我評價寫下來交給教師(反思和記錄)。
3.課后:將學生的自我反思書面材料保存下來,并進行分析, 將其轉化為有用信息,要著眼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是怎么說的,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對于學習的影響,對學生的行為能夠進行歸納總結,總結影響學生聽課的因素,能夠對不同的學生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他們提供學習策略上的建議,幫助他們加強自我監(jiān)控。該技巧實施一段時間后,逐漸在班里形成一套準確靈活的共用詞匯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自我反思,探討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法,并將好的聽課方法在班級里宣傳。
四、取得的成果和實施中的困難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嘗試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在課堂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的習慣,課堂上的表現也有所進步。如,班上的王同學在學期初上課表現較差,有時要講空話、做小動作,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課堂行為自我反思,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一定的約束;孫同學成績還可以,但上課從不回答問題,不積極思考問題,只是一味地死記筆記,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上課表現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習方法和聽課方法都有所改進。
但在停頓式講課的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如,許多學生覺得很難回憶并解釋自己在聽課的時候做了些什么,很難用相應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學習行為;有些學生怕教師批評,可能不會真實地講述自己在聽課過程中的學習行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停頓式講課是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表現,幫助學生分析并糾正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和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和改進,讓這一模式更多地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少非.課堂評價[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07.
[2]汪家玲.教會學生反思 提高學習效率[J].中學時代,2012(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