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華
子宮內膜息肉主要由于子宮局部內膜不斷受到激素刺激, 導致內膜過度增生, 并朝宮腔外突起, 最終形成炎性息肉, 其為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疾病[1]。其為臨床婦科一種常見的良性子宮內膜病變, 易導致不孕。目前, 隨著我國宮腔鏡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本組探討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在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應用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選患者均滿足《婦科內鏡學》中關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24~50歲, 平均年齡(32.0±8.4)歲;85例單發息肉, 65例多發息肉;74例絕經前, 76例絕經后。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75例。兩組患者年齡、息肉組成以及絕經時間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組患者術前均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并完善術前檢查, 于月經3~7 d后進行治療, 術前6 h指導患者將600 μg米索前列醇塞入到陰道內, 軟化宮頸;宮腔鏡設備使用全套奧林巴斯電視宮腔鏡設備, 膨宮介質應用生理鹽水, 控制膨宮壓力為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控制灌流液速度為240~260 ml/min。
在此基礎上, 觀察組患者應用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 在直視狀態下應用環狀電極對息肉基底部進行電切, 將切割功率控制為80~100 W, 電凝控制為40~60 W;酌情將息肉旁子宮內膜切除, 然后進行宮腔負壓吸引;再次應用宮腔鏡檢查是否刮凈。
對照組患者應用刮宮術治療, 直視下確定息肉大小、位置、數目等, 在宮腔鏡下應用合適刮匙刮取息肉, 應用負壓吸引, 確保將宮腔吸凈。
術后, 兩組患者均應用4 mg安宮黃體酮, 2次/d, 連續應用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1、3個月的月經量、術后并發癥以及復發率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月經量對比 治療1、3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的月經量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月經量對比( ±s, ml)

表1 兩組患者的月經量對比( ±s, ml)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 75 3456.2±115.0 162.2±71.3a 172.5±78.5a對照組 75 348.3±108.9 210.6±86.5 247.7±78.6 P>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與復發率對比 觀察組無一例并發癥;對照組1例頸管狹窄, 2例宮腔粘連, 并發癥發生率為4.0%,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1例復發, 復發率為1.3%;對照組12例復發, 復發率為16.0%, 觀察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內膜息肉指的是子宮內膜增生過度朝宮腔內突出,進而導致發生的炎性息肉,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經前或者經后陰道少量出血、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過多以及不孕等,易導致育齡婦女出現異常子宮出血、不育癥等。在子宮異常出血患者中, 子宮內膜息肉病變導致發生的子宮異常出血列居第二位, 僅僅次于子宮內膜增殖癥, 究其原因, 可能受到內分泌紊亂、炎癥以及雄激素長期過高等因素影響[3]。國外研究報道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率約為25%;國內報道, 子宮內膜息肉發病率為5.7%[4]。目前, 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主要以摘除息肉、消除臨床癥狀以及降低復發率為目的。
目前, 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最常用的方法為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本組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應用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應用宮腔鏡下刮宮術治療,結果顯示, 治療1、3個月后, 觀察組患者的月經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表明在減少月經量方面, 應用宮腔鏡下電切術能夠明顯減少月經量, 適宜于用來治療無生育要求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可能由于行刮宮術治療時, 未將息肉基底部與周圍內膜徹底刮除;應用電切術不僅能夠將息肉徹底去除,而且能夠酌情將息肉旁內膜去除, 進而能夠大大降低復發率。
其中, 宮腔鏡下電切術主要具備以下優點:①應用宮腔鏡直視, 能夠準確定位, 將子宮內膜息肉徹底切除, 還能夠有效保留子宮內膜完整, 具有定位準確、不開腹、不局限手術范圍、縮短手術時間、加快術后恢復速度、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患者耐受性、不影響卵巢功能以及保留生育能力的優點;②應用宮腔鏡檢查, 能夠在明確子宮內膜息肉部位、數目、大小以及范圍后, 對其同時治療。
綜上所述, 應用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 能夠取得顯著療效, 并降低并發癥率與復發率, 值得臨床推廣。
[1]王云.宮腔鏡下刮宮術與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中國婦幼保健, 2011, 26(27):4272-4273.
[2]蘇小安.兩種不同術式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的療效比較.中國基層醫藥, 2011, 18(17):2394-2396.
[3]徐紅.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療效對比.中國內鏡雜志, 2010, 16(6):591-593.
[4]田曉娜.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療效對比.臨床醫學, 2014, 34(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