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 鄧躍飛
摘 要: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大學生就業問題日漸嚴重。如何能在強手之中脫穎而出?如何選擇職業?怎樣使自己處于優勢地位?針對這些問題,其實對于剛進大學校門的新生就應提前做好準備。在學好專門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競爭意識、為人處世能力和創新意識,利用機遇,充實自身,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為就業打一場有準備之戰。
關鍵詞:大學新生;職業;擇業
大學幾年,彈指一揮間,轉眼就到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要各奔前程。有人繼續深造,而更多的同學將選擇自己的職業,走上工作崗位,真正地融入社會當中。許多大學生認為,擇業是即將畢業時候操心的事,然而對于剛走進校門的新生,擇業其實離他們并不遙遠。
有人曾作過社會調查:有93.2%的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有了未來的擇業意向;中學生的職業選擇意愿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深刻;大學生更是從一進校開始就面臨專業的學習和未來職業的選擇。
社會學家把“職業”定義為:勞動者足夠穩定地從事某項有酬工作獲得的勞動角色。它包括五層含義:首先,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其次,職業活動具有明顯的連續性;第三,職業活動具有經濟性;第四,職業活動具有規范性;第五,職業活動具有適應性和技術性。可見,當大學生完成學業,掌握了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就應該而且必須獲得一份相對穩定的職業,并且從中得到經濟報酬。
職業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人的“終身大事”,它作為人的個性的完善手段,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制約著人生價值的實現,從宏觀上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因此,擇業一定要慎重。其實,大家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已經經歷過一次選擇,你現在所學的專業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你的職業,但是這種關系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即使在同一職業范圍內還可以有不同單位、不同職務的區別,自己都應該好好把握。
大學生就業“雙向選擇”是我們早已熟悉的一種形式,比之過去的統一分配,它為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打開了方便之門,有利于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當然,既然是雙向選擇,學生可以選單位,單位也可以選學生,這無疑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知識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積累起來的,所以大學新生就要開始注重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為將來在擇業的天平上增加砝碼。
動員一切力量,做好擇業準備。
擇業準備,說到底是知識與能力的準備。素質的提高,需要從點滴做起,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對自己進行鍛煉。
學校教育不一定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作為學生自己要有準備,在大學有限的時間里,根據各種信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積累。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大學生還應該注意培養競爭意識、為人處世能力和創新意識。
首先,不管自己愿意不意愿,競爭總是客觀存在的。從現在的就業形勢來看,一個職位很難只有一個人去爭取,往往是若干人一起競爭。因此,要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主動地去參與競爭,對于害怕競爭的人,別忘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其次,學校往往以成績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這與社會的評價機制不完全一致,所以面試是擇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良好的交際能力是面試成功的基本要求。面試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考官中有行業專家,也有用人單位的主管人員。如果知識只裝在頭腦里,而不能把它們表達出來,不會包裝、推銷自己,就容易使自己陷入被動地位。
第三,學習的目的不僅是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創新知識。只會重復書本內容的人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在他們看來用這樣的人還不如買臺電腦。只有創新,才能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價值。歷史上學知識越多越保守的人大有人在,我們現代社會已不需要這樣的“蠢才”,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才就是有創新渴望的人”。
我們說學校教育不完全適應社會,大家不要擔心,因為學校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全國范圍內來看,各大專院校無不在進行改革,逐步把教學與社會需求聯系起來。
學院有各級的學生會和各種社團,同學們在其中可以鍛煉組織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校園里常常有一些有關就業的講座,我們可以聽聽其中的經驗和擇業當中的技巧;學院還設了專欄公布就業信息,同學們從現在起就應該開始關心這些信息,盡量掌握有關政策,做到心中有數,努力讓自己適應社會的需要。
每年暑假學院都要組織“三下鄉”志愿者服務活動,參加這些活動,在貢獻社會、服務社會的同時,也可以超出校園狹窄的視野,體驗廣闊的社會生活。
許多同學在大學期間都有打工的經歷,掙錢是一方面的收獲,更重要的恐怕還在于這是一次對職業的體會,是真正地接觸“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學會領會別人的意圖。和學院要求的實習類似,打工也是就業前的預演。
另外,心理上的準備也更重要。在大學期間,如果不逐漸把自己從學生學習的角色轉變為職業的角色,等到就業問題擺到眼前甚至是就業以后再開始艱苦的適應,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其實,心理角色的轉變并不深奧,也不困難,最重要的一點是多關心、多思考社會問題,注意增強社會責任感,學會獨立處理問題。
大學新生應增強緊迫感,時刻注意社會就業信息,了解社會形勢,投身實踐,利用校園內的一切機會,逐步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就業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唐奕(1975-),女,漢族,江西南昌,碩士,九江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教務科長、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管理。
鄧躍飛(1971-),男,漢族,江西萬安,碩士,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管理,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