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
摘 要:加強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是提高教員隊伍水平、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本文在闡釋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
當前,士官院校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學團隊。但建立僅僅是個開始,其作用的發揮并不明顯。因此,如何加強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已成為目前亟需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1 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教員隊伍發展
教學團隊是由業務能力互補、結構合理的一定數量的教員組成,各成員在教學能力、知識結構、專業背景上都各有千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人才集聚的群體優勢。同時,教學團隊中的個人為了完成共同任務、實現共同目標而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了團結協作的良好教學氛圍。因此,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教員隊伍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教學資源共享
士官院校教學團隊是以核心課程和重點專業為依托,圍繞某一裝備類別或某一專業而組建的,不僅有利于實現團隊成員之間的優勢互補,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知識融合,拓寬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面,而且有利于促進同一裝備類別或同一專業教學資源的整合,有效推動部系、院校之間的資源共享。
(三)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士官院校教學團隊以提高教員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士官人才培養模式,所有的關注點幾乎涉及到教育教學改革的各個要素。因此,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對士官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 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士官院校建立的多數教學團隊在推動教員隊伍建設、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部分教學團隊對總部文件精神領會不深,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互助層面,沒有確立能夠促使所有成員為之共同奮斗的團隊建設目標,致使教學團隊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團隊帶頭人水平不夠高
士官院校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教員隊伍建設水平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絕大多數士官院校水平高、能力強的人才仍然缺乏,而且部分士官院校在遴選教學團隊時,不顧自身建設發展實際,片面追求數量、忽視質量,造成了部分團隊帶頭人水平不高的現狀。
(三)團隊成員配置不盡合理
教學團隊成員的遴選需滿足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以及能力互補等條件,但士官院校教學團隊成員的配置大多數局限在教研室或部系內部,成員的遴選很少跨越部系的界限,加之還把遴選對象局限在現役干部教員,因此難以實現團隊成員的合理配置。
(四)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完善
雖然總部對教學團隊建設提了不少要求,士官院校也結合自身實際,對教學團隊建設做了相應規定,但對教學團隊如何建設、團隊成員如何培養、經費怎樣保障、團隊怎么考評等方面沒有具體規定,致使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管理運行機制不順暢,影響了教學團隊整體建設的效果。
3 加強士官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對策
(一)明確團隊建設目標
教學團隊最根本的建設目標是為教員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學成果,并發揮示范輻射作用,進而達到鍛煉和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的目的,促進師資隊伍的良性發展。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必須確立一個明確的具有較強凝聚力、向心力的共同奮斗目標,使團隊在共同目標取向和價值取向的激勵下,始終保持昂然向上的激情和活力。
(二)遴選高水平的團隊帶頭人
教學團隊帶頭人是團隊的核心,是確保團隊共同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選擇水平高、能力強的團隊帶頭人是構建高水平教學團隊的關鍵步驟。團隊帶頭人是教學團隊的引導者、組織者、建設者,在團隊建設中起著專業學術引領和團隊“脊梁”的作用。因此,教學團隊帶頭人必須是一位在某一專業或學科方面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者或專家。除具有較強的領導力、感召力、親和力,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素質:一是要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素質,治學嚴謹,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貢獻精神。二是要有明確的專業研究方向,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具備豐富的崗位一線實踐經驗,具備在第一線解決有關疑難問題的能力,善于繼承,勇于創新,在本專業處于權威地位,對專業發展有預見性,能創造性地開展專業教學。三是具備較高的學術造詣,學術思想活躍,能及時了解把握本專業領域學術前沿發展動態,能夠創造性地取得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學和科研成果。
(三)配置優勢互補的團隊成員
教學團隊是由一定數量的成員組成,但并不是幾個人的簡單拼湊,教學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能、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方面應有一定的梯度差別,尤其是要強調優勢互補。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應以“雙師型”教員為主,由學術技術帶頭人、專家型教員、青年教員骨干組成,注重團隊成員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性格特征等的同時,還要注重團隊成員的學緣結構,目的是形成老中青搭配、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團隊,增強教學團隊的互補性。同時,打破以前遴選教學團隊成員僅僅局限在部系和教研室,局限在現役教員的傳統做法,把遴選對象的范圍擴大到整個學校,甚至校外,吸納部分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文職教員、士官教員以及兼職教員,真正實現教學團隊建設的優勢互補。
(四)建立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
教學團隊建設的順利開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運行機制。一是建立教學團隊遴選準入制度。教學團隊的組建必須具備基本要素,明確各要素要達到的指標標準。二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動態考評體系。學校需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動態考核體系,采用形式多樣的考核方式,不以一次考核“定終身”,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教學改革和教學成果等實績,對教學團隊的培訓和考核實行量化,實現以評價促發展。三是建立科學規范的教學團隊教學資源使用和經費審查制度。學校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給予教學團隊相應的資源與經費傾斜,并建立資源與經費審查制度,對教學團隊的運行實施監督,確保投入教學資源與經費使用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四是建立多樣化激勵機制。學校對教學團隊的管理,要做到明確責任、充分授權、落實利益,制定有利于教學團隊發展的多樣化的激勵措施,對有突出成績的團隊帶頭人和團隊成員給予職稱評聘、評功評獎、物質待遇等方面的激勵,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都光珍.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
[2]王志蔚等.近年來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述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
[3]賀毅.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