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遠剛
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研究問題的基礎,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本文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探討,以期對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成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有效的物理教學離不開成功的實驗教學,實驗可以是我們物理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借助于實驗器材和設備,經過一定的人為控制促使物理現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提供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思維,起到誘思引導的作用。實驗也可以是我們物理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器材,學生自主設計并探究物理規律,讓學生多維度多角度觀測和感知物理規律,體驗獲知的過程,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的教學十分重要。
1 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實驗教學的意義
通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激發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它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課堂局面,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在觀察和動手操作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和物理概念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物理規律。學生通過實驗過程,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2 注重實驗教學的學生主體性地位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于實驗教學也該如此,對于分組實驗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要落實到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案的選擇不可教師越俎代庖,對于演示演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要落實到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
實踐經驗表明,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中來,不僅可以激發參與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調動下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注意力,增加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理解深度,同時還可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
例如,做“電流的磁效應”演示時,首先請學生分析清楚實驗目的,猜想會看到的物理現象,然后請一名學生上講臺,從聯線,通電直導線與小磁針位置的放置,一一嘗試,直到發現“奧斯特的發現”,讓學生感受到發現規律的不容易,上臺來的學生由于親身經歷,對于“要想發現電流的磁效應,通電直導線與小磁針位置應該如何擺放?”這個問題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對于下面的學生呢?也自然陷入了思考,為什么會是這樣呢?經歷了思維的過程,對于實驗現象和實驗注意點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實驗教學的學生主體性地位還表現在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意識的開發,我們要通過實驗教學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習興趣。要真正培養學生創造質疑、勇于探索,即使對那些早已成為定論的規律也要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進行重新審視,以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實驗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發現,當然也要留下一些具有指引性的信號燈讓學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探索活動中,既加深了對規律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探究、發現規律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3 轉變觀念,加大實驗教學力度,創新實驗教學方式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載體和根基,實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教師要解放思想,遵守新課標的相關規范,著力構建起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創新實驗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例如,在講“長度與測量”時,涉及測量誤差和方法等概念,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實驗驗證課本給出的結論。可讓幾位學生用卷尺測量黑板的具體長度。在操作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捋平卷尺,然后將卷尺零刻度一端對齊黑板一端,從另一端讀出黑板的具體長度.教師可選擇幾組學生上臺測量,從而得出不同的測量數據,最后將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發現每次測量均值都不相同,其中最大差值為5cm,最小差值為1cm,這就是誤差。學生親自上臺做實驗,在對結果進行分析時,就會發現誤差在所難免,因此從思想上就會得出結論:在現實生活中要得出某種物體的具體長度信息,就要反復多次實驗,最后求出每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在教學中適時開展實驗,能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 引導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實驗
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設計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教師要耐心解答學生所遇到的疑惑和問題,幫助學生完善實驗環節,推動物理實驗教學的有序開展.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實驗設計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需求,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整個實驗環節,實驗設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能全面衡量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而在設計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驗步驟進行分析,準確掌握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和思維特點,讓學生將實驗和物理知識進行有機融合,以便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實驗現象及過程
在實驗設計環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參與實驗環節,引導學生找出實驗現象及過程的關鍵點,并重點解決重難點知識,科學梳理物理實驗知識,同時,詳細解答學生的疑問,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水平。
3.引導學生注重分析和總結教學實驗
在實驗教學后,教師要及時總結和分析實驗過程,科學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實驗設計,肯定并鼓勵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在自主完成實驗目的和目標以后,產生相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需要對學生的不足予以指正,讓學生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進而有計劃地進行彌補。
5 實驗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實驗教學環節,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事先設定好教學方向,讓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完成模擬實驗后,教師應為學生留足思考時間,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6 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再現和還原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公式、概念和原理,夯實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
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可事先準備好一只小皮球,要求高個子學生進行演示,將皮球舉過頭頂,然后向下拋,讓學生直觀、真實地感受到自由落體的過程,即落體運動就是在不受外力阻礙的情況下,物體受重力自由下落的過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引入啟發式、發問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探討自由落體的規律.學生在真實的情景模擬狀態下,能夠更加清晰、準確地掌握勻速直線運動和加速度的相關概念,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初速度為零”這一概念的感受會更加深刻,同時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7 結束語
總之,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實驗教學是一線教師必須關注的重點。從實驗趣味性,到分組實驗,再到實驗報告,每一個過程都是物理實驗教學要仔細探究的部分。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自主去設計實驗、探究實驗,引導學生更多的從數學角度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準確地挖掘其中的物理規律。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實驗我們無法做到,這怎么辦?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模擬,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規律。但是要認識到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事物的認識必須以實驗結果為依據,多媒體模擬不能替代學生動手實驗。將多媒體模擬、學生動手實驗很好地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1]普加懿.尹國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析[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 學.2015:38
[2]徐新生.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拙議[J].中學物理.201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