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大數據的內涵與特征,闡述了讀者對信息服務的需求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變化。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應立足于所在院校重點學科的建設工作,對館藏的圖書信息進行模塊化管理,以加快圖書館建設與發展,不斷提升信息管理、咨詢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管理;模塊化;重點學科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知識均呈現爆炸式增長。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作為信息產業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大數據”時代現已悄然來臨。目前,大數據已經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正如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一方面,不斷增長的數據,決定著各行業未來的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人們擁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洞察力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潛力與空間。另一方面,對人類駕馭數據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地,大數據背景下,讀者的需求、行為、科研的環境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就給圖書信息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1]。
本文探討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圍繞學校的學科建設這個中心任務,對圖書資料進行模塊化管理,加快圖書數字化、網絡化的步伐,提高對海量文獻數據的挖掘、分析和處理能力,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2,3]。
1 大數據的演變及特征
大數據是繼物聯網、云計算等之后的又一新興技術,2011年5月McKinsey發布《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大數據概念,認為這種由多數據源生成的大規模、多元化、復雜、長期的分布式數據集,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于這種體量特別大,數據類別特別多、產生速度特別快的數據集,人們無法用傳統數據庫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目前,以“云計算”、“互聯網+”為標志的“大數據”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和政府的發展戰略,也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大數據具有五個方面的特點。數據量巨大,各種智能設備產生了大量的爆炸式增長的數據體量巨大,一般達到了PB級、EB級乃至ZB級(10億個T);類型繁多,大數據既包含以事務為代表的結構化數據、以網頁為代表的半結構化數據,又包含視頻、語音信息為代表多種類型的非結構化數據;處理速度快、時效性要求高,這是大數據區分于傳統數據挖掘最顯著的特征;它還具有靈活性及復雜性。
可見,大數據時代,相應的數據比傳統信息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更加復雜和艱巨,這不僅對人類的數據駕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人們獲得更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與潛力[4]。
2 圖書信息模塊化管理的必要性
大數據時代,一方面,各類數字資源在爆炸式增長,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圖片、聲音、視頻等等)已經成為信息資源的主體,這是當前資源數字化的新特征。另一方面,圖書館對于文獻數據庫以外的海量、多樣化數字資源的采集、處理、保存、挖掘、檢索和服務,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5]。因此,作為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古典文獻圖書室,需要轉變圖書知識服務的觀念和模式,根據建設規范性、科學性數字化圖書館的總體要求,有必要對館藏圖書信息進行模塊化管理,這是因為:
1、數據體量增長加快
圖書館是高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館藏有大量豐富的紙質圖書,還保存了數量繁多的電子資料;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移動設備、網站、媒體、通信網絡(電子郵件、博客、微博、即時通信工具)等等的廣泛應用,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海量的數據信息,而這些信息增長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到2012年,數據量已經從TB級別躍升到PB(1024TB= 1PB)乃至ZB(1024EB = 1ZB)級別。
2、數據種類不斷增多
大數據包含多種類型的格式,有文本、靜態網頁、動態網頁、圖像、圖表、聲音、視頻、數據庫等等。它們可歸類為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三大類型。
3、存儲手段的多樣化
伴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云存儲、手機圖書館、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技術在圖書信息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用戶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網絡平臺、存儲介質上傳、下載所需資料信息。
3 大數據背景下圖書信息模塊化管理措施
數字化的館藏資源和館藏化的網上資源是數字資源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校圖書館已逐步將館藏資源數字化后轉化為網上信息資源的一部分。同時,人們也在浩如煙海網上信息中,收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充實館藏資源。大數據技術將會給圖書館信息管理帶來革命性、持續性和創造性的變化,作為教學、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中心, 圖書信息管理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地收集、存儲相關數據水平上,而應該對知識服務能力、機制和觀念產生顛覆性的變革。
本文提出了如下方案:圍繞學校的重點學科建設這個核心任務,以教學、科研用戶需求環境和需求趨勢為導向,以學科資源建設為內容,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對圖書資料進行模塊化管理,優化藏書結構,建立重點學科文獻資源保障體系等途徑,促進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具體的措施如下:
3.1 對館藏信息進行模塊化分類
以學院的各個專業教研室為依托,將詩學中心館藏的各類圖書信息進行重新篩選整理,按專業學科門類劃分,例如,根據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等不同專業構建具有不同特色的專業數據庫模塊:包括國內外專業數據庫、校重點學科的科研成果數據庫、論文數據庫、人才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以及各種網站數據庫,包括:科研機構、專業圖書館、學科專業圖書期刊、教育機構網站、課件資源的網站、學術活動(包括會議、展覽、講座)等。
3.2 構建教學、科研專業人員的信息庫
為提升對學院教研人員信息服務水平,有必要構建一個相應學科專業人員的信息庫,按學科專業收集整理研究人員的信息。這些信息涵蓋:個人簡歷、研究方向、成果、項目、興趣愛好、會議論文、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研究成果應用情況、專業發展前景、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國內外相近專業的情況等等。利用網絡表單技術,對這些信息
3.3 不斷補充、完善各模塊內容
通過下述途徑補充完善各專業模塊的內容:結合學科專業發展需要,購買相應專業的資料,如,專業數據庫、期刊、發明、專利、研究報告等;利用大數據技術,從博客、論壇、移動設備等不同的網絡途徑、渠道,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后,補充到對應的數據庫模塊之中。
3.4 建立便捷的導航管理系統
采用導航的形式對數字資源進行組織和管理,將上述人員信息、各專業模塊、各相近專業、論壇等信息,建立超鏈接,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檢索的效率和準確性,方便大家快速檢索。同時建立學科專業模塊的聯系網絡,開通本校專業QQ群、微信群和微博,添加本專業國內外著名專家的微博群,便于專業人員之間進行快速的交流與溝通。
3.5 建立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塊
個性化服務模式有利于滿足重點學科教學科研人員信息需求, 是解決用戶從大數據資源中快速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有效途徑,從而為用戶提供數量齊全、內容新穎、速度較快的文獻信息服務。一方面,根據科研人員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加強數據庫資源的優化、整合、分析和挖掘,為專業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持續跟蹤各重點學科的前沿研究動態,主動向重點學科建設成員提供信息快報,通過網絡系統及時向用戶發送檢索和更新的信息,讓他們能及時、快速、準確地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 掌握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挖掘新的研究方向和課題,搶占學科制高點,為科研選題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推動重點學科發展。
4 模塊化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4.1 建立專業的館員隊伍
高校圖書館培養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信息管理隊伍,有利于大力提升圖書館綜合服務水平。通過設立學科館員,在院系或學科專業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有了熟悉某學科教學和科研情況的學科館員隊伍,加強與重點學科組成員的聯系,才能及時地交流和反饋信息,為讀者主動地、有針對性地甄別、收集、篩選文獻信息,滿足所在學科信息的需求,提供該學科資源推介、文獻咨詢解答、信息使用培訓等服務。提出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從而更好地為學科建設服務[6-8]。
4.2 提高管理技能和服務水平
大數據的信息環境下,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改變傳統管理模式,讓其融入到重點學科建設與發展中來, 負責專業書庫文獻資源的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 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科館員為重點學科服務的水平。為廣大師生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多視角、深層次的信息服務。
4.3 科研人員的隱私保護問題
大數據在給我們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將讀者的諸多個人信息如姓名、郵箱、電話號碼、研究方向、社交網絡信息、興趣愛好等捆綁在一起,這些信息一旦泄露、濫用將對讀者造成極大危害。作為圖書館員在分析和挖掘這些信息的同時,應當高度重視讀者隱私的保護,樹立崇高的職業操守,在正當、合法、安全的范圍內使用讀者數據,并且有義務保存好每一位讀者的資訊記錄,解除讀者的后顧之憂。
4.4 數據庫模塊要不斷更新完善
重點優勢學科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科學研究,這就要求科研人員能及時跟蹤掌握學科的前沿信息,及時解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發展狀況;大數據時代,各種數據爆炸式增長,如何在海量、多樣、動態的信息中方便、快速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也是信息管理工作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這要求各個數據庫模塊要及時不斷的更新完善。
5 結論
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不僅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基礎,更是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保障。在大數據背景下,重點學科建設離不開文獻信息資源, 圖書館擁有大量的文獻信息數據庫和專業的管理人員, 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重點學科的發展提供幫助。
本文探討了圖書信息管理圍繞重點學科建設的發展目標,構建的各類模塊化數據庫,重點建設特色資源, 創新大數據時代的信息服務新模式,不斷加強數據庫資源的優化、整合、分析和挖掘,為專業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和決策依據,從而推動重點學科發展。
參考文獻
[1] 曲佳彬,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探析[J]. 圖書館學刊, 2014(6):65-68.
[2] 石峻峰,周俐霞,樊澤恒,王麗, 大數據時代高校數字檔案資源管理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 2015, 25,19-23.
[3] 韓翠峰,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J]. 圖書館, 2013, 1, 121-122.
[4] 韓翠峰. 大數據帶給圖書館的影響與挑戰[J], 圖書與情報;2012(5)37-41.
[5] 張學軍, 大數據視野下圖書館的新走向[J],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3(6):32-36.
[6] 賈利平,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 (25): 78-80.
[7] 王天泥,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增長點[J].圖書與情報, 2013(2):74-77.
[8] 姜山, 王剛, 大數據對圖書館的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4):52-54.
作者簡介
陳點春(1969-),女,館員,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詩學研究中心, 從事古典圖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