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
摘 要:在本文中作者對新金融模式進行分析與研究,基于新模式的視角,對現有商業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的經營模式進行比較和分析,并對商業銀行發展新模式的戰略選擇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以期不斷提升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潛力。
關鍵詞:金融模式;商業銀行;戰略抉擇;對策與建議
1 商業銀行發展在我國現狀分析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這些領域的生存與發展與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以及逐漸透明化的政治、法律等諸多因素不無關系。但是,由于中國的發展過于快速,過于追求在經濟上的發展,從而不斷致使了當今社會中各種遺留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來源于過度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一現實狀況,例如:我國的政策制度不切合發展實際狀況、政府辦事效率低下、對于新生事物接受緩慢等。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存在極大的限制了我國各行業未來的發展,使中國不得不停下腳步來思考與改革開放之初同樣的問題,即怎樣才能夠多快好省的進行發展。眼下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金融、零售業、餐飲業等諸多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的相互交融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也成為了一種被當代人司空見慣的事實。互聯網的發展在大眾消費、企業管理等多個方面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視野,使人們養成了新的習慣?;ヂ摼W技術擁有多種優秀的特質,例如: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傳輸信息量十分巨大;更新速度十分快速;宣傳效應十分廣泛等。這些優秀的特質,決定了將互聯網技術融入當前各行各業的發展中,將能夠極大的提升各行各業的發展效率,并且能夠為其提供更加廣泛的推廣、銷售與經營的渠道和平臺。
商業銀行是我國重要的融資、籌資與借貸平臺,其存在與發展不僅僅能夠為我國企業的經營發展、技術研發帶來巨大的現金與資金流,并且其也能夠在平衡人民幣匯率、拉大國內消費市場需求、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等諸多方面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商業銀行所固有的這些功能性作用,使商業銀行成為了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在國家治理、地方建設等諸多方面擁有著關鍵與重要的作用。互聯網科技同樣影響了商業銀行,其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其一方面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不斷增長的客戶數量與群體,也提高了銀行與客戶之間業務溝通的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卻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互聯網經濟環境促使了民間借貸、融資融券、私募基金等多種產品的成長,從而使得當前商業銀行業務面臨了來自于較多競爭對手的壓力。面對這些外在壓力,與國家政策的逐漸透明、公開化,商業銀行如何在新金融模式下生存與發展就成為了當今時代的重要議題。為此,作者在本文中將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商業銀行領域的學習與研究經驗,對新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應當做出怎樣的改變提出自己的建議與對策。
2 新金融與傳統銀行經營比較分析
新金融模式影響下的商業銀行與傳統銀行經營之間存在著較大聯系,又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其主要是由于互聯網技術所獨有的特點引起的。新金融模式對我國商業銀行也提出了越來越多新的要求。為此,在本部分中作者將針對新模式與傳統模式之間的差異展開研究。
新金融模式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以下不同于傳統銀行的優勢:第一,商業銀行作為國家批準的正式借貸、融資渠道,其本身所具有的多項資質使得商業銀行在互聯網科技推動之下擁有明顯的業務優勢。當下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對網上銀行、快捷支付等業務進行了研發與推廣,使用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的新業務為商業銀行帶來一批又一批的新客戶。第二,使用新金融模式給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資源更加高效配置的機遇。在傳統銀行業當中,由于對顧客群體資金需求量、匯率調整比率等與銀行日常業務發展有著重要聯系的信息無法快速的獲取,從而導致了銀行日常業務核算存在著管理方面的困境。新金融模式雖然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大的賬戶管理壓力,但是能夠有效促進銀行對用戶信息、需求量的獲取,為商業銀行內部資金的分配與流轉帶來了更高的效率。第三,新金融模式也使得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抵抗來自用戶信用風險的能力不斷提升。新金融模式下的商業銀行能夠快速獲取客戶近期消費記錄與信用資質,以便使商業銀行對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預測和管理。
3 新金融與商業銀行的融合發展
3.1 使分割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互聯網科技影響下的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已經與傳統金融市場之間互聯互通。通過開發更具高效化、反應迅速化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極大的促進了傳統銀行模式與新金融模式之間的快速發展。在中國文化中,存在著錢物需要好好保存、有房子和車子才能有家等根深蒂固的思想。這些文化與思想極大的促進了兩者的融合與發展。并且,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儲蓄與借貸市場,使用更加高效的平臺來擴充商業銀行經營業務范圍就變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就我國目前而言,新金融市場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所服務的客戶群體存在著明顯區別。新金融商業銀行產品的主要推廣對象是新興的70后、80后以及90后,而對于老一代的居民而言,其吸引力并不是十分巨大,主要是采用傳統商業銀行業務模式來吸引老一代的居民客戶。為此,可以發現,我國商業銀行其未來的發展依舊擁有著巨大的潛力可待有效挖掘。
3.2 傳統商業銀行介入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推廣給現有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京東金融、支付寶、余額寶、微信紅包等一系列以互聯網金融為運營模式和指導理念的新一代理財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從而給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發展帶來了客戶大量流失的現狀。為了涉足互聯網金融,開發多渠道借貸、融資平臺,與互聯網金融模式經營的公司之間展開競爭,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也做出了不斷的努力。傳統商業銀行紛紛介入互聯網金融,對現有業務開發互聯網平臺,對銀行業務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互聯網渠道進行宣傳等。但是對于當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而言,其依舊存在著產品開發不足、不具備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管理模式等諸多的問題,從而削弱了新金融模式與傳統商業模式相互結合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國傳統商業銀行應當開拓互聯網金融模式,以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來減少銀行日常宣傳成本、業務成本,減弱銀行風險管理風險等。
3.3 形成有效互聯網金融體系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其擁有著諸多優秀的特點,例如:信息量巨大;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借貸審批流程簡單等。但是,這些優點的存在也給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監控與管理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從而使兩者之間的融合面臨著較大的阻礙。我國互聯網金融運營缺乏相關制度的監管與調控,為此對于我國擁有相關資質的商業銀行而言,其在市場當中擁有著發展契機與機遇。傳統商業銀行的運營模式中更加要求業務的規范性、制度的合規性等,有效促進商業銀行對新金融模式的利用將能夠極大的解決上述問題的存在。利用新模式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的互動耦合關系,促使當今互聯網金融體系的構建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4 對發展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政策建議
4.1 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相關制度,構建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借助時代的契機,對現有銀行內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研發、管理與運作相關制度進行嚴格的制定與管理,為構建互聯網金融體系做出努力。互聯網金融模式需要考慮到傳統商業銀行現有的資金資源、人力資源等諸多因素,由于其變化快、更新快,使得商業銀行必須對互聯網為金融戰略給予積極的制定與審核,在確定好最終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分階段實施互聯網金融運營模式,以減少由于經營模式改變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巨大風險。
4.2 商業銀行應當改變現有價值觀念,積極在傳統業務當中引入互聯網基因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在現有傳統業務當中積極的融入互聯網基因,通過建立互聯網金融價值觀念,對現有傳統業務進行積極的研發與推廣,促使傳統經營業務的有效轉變。互聯網基因的融入將能夠更好的促進新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發展。利用商業銀行在國家借貸、融資領域的重要地位,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優秀特點,選擇互聯網
金融戰略模式,在現有各項業務的宣傳、管理與更新中積極使用互聯網金融工具。
4.3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更具時代吸引力的產品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企業的支持。其一方面可以積極與互聯網金融有關公司進行合作,利用自身所獨有的資質,開展業務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的效仿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經營模式、管理方式與戰略內容。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努力,使我國商業銀行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的機遇,開發更加具有時代吸引力的金融產品,為其爭取更多的客戶與資源奠定基礎。
5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互聯網技術引領的新時代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也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的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正所謂機遇和挑戰并存著。新金融模式使商業銀行的發展具備了契機,有效利用互聯網新金融模式的理念,能夠減少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中信息傳遞較差、信用評級困難、管理成本較高等諸多問題。為此,作者在對新金融模式與傳統商業銀行模式之間融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進行討論的基礎上,為新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可供參考的對策與建議:(1)建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相關制度,構建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2)商業銀行應當改變現有價值觀念,積極在傳統業務當中引入互聯網基因;(3)我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更具時代吸引力的金融產品。通過以上對策與建議的提出,作者謹此希望我國商業銀行能夠在新金融模式的影響下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馨,汪柳希,楊宜. 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研究[J]. 管理現代化. 2014(05)
[2] 孟韜,張黎明,董大海. 眾籌的發展及其商業模式研究[J]. 管理現代化. 2014(02)
[3] 莫易嫻. 互聯網時代金融業的發展格局[J]. 財經科學. 2014(04)
[4] 蔚趙春,凌鴻. 商業銀行大數據應用的理論、實踐與影響[J]. 上海金融.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