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瑞 樊靜枝
摘 要:本文調查分析了寧波幫公園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公園的改造方向,并提出了對公園的改造思路與措施。
關鍵詞:公園改造;規劃設計
寧波幫文化公園坐落于寧鎮路以北、規劃中心公園以南、思源路以西、歸源路以東地塊,緊鄰寧波大學和浙江紡織服裝學院,地處寧波北高教園區,占地17萬平方米。以“綠化、美化、文化”為主題于2004年正式建成,公園以水作為它的靈動景觀使整個公園自然和諧,靈動美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借景,分景,對景等手法組織空間十分巧妙,勾勒出虛實多變的園林藝術效果,使來到公園的人對其景色贊不絕口,同時公園作為紡織學院學生上下課回寢室的捷徑,人流量也非常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公園極其冷清,僅僅作為紡織學院學生回寢室與居民前往目的地穿行的捷徑,鮮有游客。政府花費大量精力去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建設公園卻未換來期望的回報,大量資源浪費,故寧波幫文化公園的改造迫在眉睫。
1 調查發現寧波幫文化公園存在的問題
一、設施功能不完善,休息的椅子集中分布在南部,而北部只有一處破敗的涼亭可供休息避雨。衛生間過于隱蔽,無指示牌指引,公園規劃過于零碎沒有較大的可供人們活動的空間。
二、公園安全管理較差,盡管園內照明已于今年年初修繕,但目前的園區管理只是簡單的綠化,清衛等,無法顧及園內游客的安全,尤其在晚上,公園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公園的安全更得不到有效地保障。而且據了解,公園雖沒有人群活動但每年花費依舊近百萬。缺乏收入來源導致公園陷入“冷清—維護差”這樣的惡性循環。
三、針對特殊群體無障礙設計不足。寧波幫公園設計地勢高差變化非常多,無障礙坡道設計的較少,給殘障人士與騎車穿行公園的同學帶來了不便.
四、文化氛圍不濃,園內的商幫文化景觀主要有鄧小平與包玉剛和寧波商幫12項代表性行業的大型雕塑、孫中山和鄧小平贊譽寧波商幫的石刻題詞、再現“寧波商幫、百年輝煌”的長100米、高3米的大型花崗石浮雕,但是沒有關于雕塑的介紹,與隔壁寧波幫博物館的溝通也較少,大部分游客只去參觀博物館而忽略掉寧波幫文化公園。
事實上一個公園可以帶來很大的吸引力,首先公園的綠化環境是一個吸引點,人們總是傾向與環境優美的地點,其次公園給人們提供的各種功能也會使人流自發的聚集在此展開各種活動。公園吸引人群,人群則又反之影響公園的氛圍與建設。但他們也可以給某個區域帶來沮喪的感覺,因為人們不能發現它所提供的功能,一個公園越是成功融合各種各樣的使用者,它越會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支持,促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更具存在的價值。
2 寧波幫文化公園改造的重點方向
一個公園設立的意義在于滿足人群的各種需求,休息娛樂,亦或是提供一個聚會,鍛煉的場地。功能越完善則吸引的人群越多。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附近居民和學生更傾向于前往寧波大學大草坪散步,即便寧波大學大草坪距離某些居民的住處較遠,但人流卻自覺的匯聚。寧波大學大草坪屬于一個開放性的廣闊空間,上面無任何建筑痕跡。但人們卻依舊聚集在這里,理由很簡單,大草坪滿足他們多種需求,放風箏,扎帳篷等這些需要在環境較好,空間足夠的地方開展的活動。這證明一塊區域的功能并不在于建筑構件的多少,而在于功能的合理布局。[1]1
因此我們這次的改造研究也將針對如上的問題與調查所得用戶的需求提供如下的改造方案。
1.完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一個公園吸引游客的基本條件,包括休息的長椅、衛生間指示牌、無障礙通,可供納涼蔽日的涼亭等。在適當的地點設置合適數量的基礎設施是非常需要的,這些不僅僅影響著公園整體的功能性,而且提升了其實用性,使用戶們在公園中活動不會感到不便。
2.商業點的增添。
(1)以商業點吸引人群。總體來說,商業點與人群是相互依存的。人們需要商業點,而商業也只有有了人才能進一步開發。因此商業點成為吸引人群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基地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公園的出口附近經常出現一些小吃攤位。公園周邊是幾所大學常有學生路過。小吃商以上課與下課的學生們為市場,而實際上我們可以在公園中為他們提供一個專門的場地,在確保公園環境的前提下設立暫時性商業點。利用人與商業點的依存關系,引入人群。而且除了臨時性商業點,還可以在公園中建造茶室,紀念品銷售店這樣的固定性商店。
(2)利用商業點吸引的人群進行監督。商業點的增添既增加了公園具備的功能,使公園能夠迎合各種各樣的使用者,又為公園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當公園中有持續不斷的人流,就像有了持續不斷并且無死角的監控設施。充分利用群眾的眼睛來進行監督來不失為保障公園安全問題的有效方法。其次.商業點第二店主和小企業主本身是典型安寧和秩序的堅決支持者,如果數量足夠多的話,他們是最有用的街道監視者和公園護衛者。[2]2
(3)商業點的設置達到“以園養園”的目的。根據調查我們得知該公園每年都有巨額開支。商業點的設立吸收的資金則可以用來補充公園管理維修等的開支。通過對公園整個商業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管理,形成有序合理的商業點。
3.(1)兒童娛樂設施的增添。
首先,公園在設計中運用了大量水的元素,如今由于資金問題水池已經荒廢,而這剛好可以提供兒童設施改造的基礎,喂奶魚,水上娛樂設施等等較小的投資可換來大的回報。其次,據研究兒童喜歡的環境往往人氣較高,小孩子可以使公園的人氣增加。
(2)活動舉辦
寧波幫文化公園位于寧波市北高教園區,在空間上聯系著各所高校。實際上它應該成為各所高校學生交流的紐帶。大學生作為公園的使用者本身就是公園的一個不可多得的人群資源,而各所高校中的活動非常多。如果將一部分高校學生活動放入到這個公園舉辦,既可促進高校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欣賞當代大學生的風采。當然活動的形式不限,可根據公園的具體空間場地而定。例如,書展,攝影展等不會造成環境破壞的活動都可適當開展。
另外,據統計周末慕名前往寧波幫博物館的游客數量十分可觀,與寧波幫博物館作為一個整體的寧波幫文化公園在原有的文化景觀基礎上再與寧波幫博物館合作引入一系列的活動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公園感受文化,并且讓來這里的游客增加互動性做到“樂享文化,趣享生活”。
總之公園的設計改造不僅僅要承擔著美化城市景觀、弱化空氣污染、提供文化價值等等重要職能,更應該考慮到周圍用戶各個人群的需求,一塊場地的開發更多的是迎合人們的需求,為這些群眾提供多種多樣的功能,讓人與公園做到適當的溝通,真正的做到物盡其用。
參考文獻
[1] 羅凱.城市公園改造設計探析[J].城市建筑,2014
[2] [加]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金衡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