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杰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的飛躍發展,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人們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越來越重視,施工測量放線是保證工程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要求測量工作不僅要細致也要準確,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做好工程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測量放線
1 測量放線概述
(1)定位放線依據
根據建筑設計總平面布置圖確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測精度,以規劃部門指定的建筑紅線樁,國家高程標準樁及現場放點進行現場軸線控制網和標高控制點的引測。
(2)定位放線作業條件
施工測量作業條件管網圖等資料齊備;測量儀器經校檢完好齊備;施工現場已平整好,地面障礙物已清除;建筑規劃紅線界樁已投放,保存完好;測量員已事先熟悉建筑規劃紅線圖和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物規劃紅線的間距符合當地城市規劃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點與規劃紅線之間的距離尺寸并正確標注在建筑總平面圖上。
2 施工測量準備
本工程采用整體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長方向控制短方向的原則。
(1)技術準備
根據建筑結構形式和施工場地特點進行場地考察,并結合甲方所給建筑總平面坐標點進行建筑物的初步定位,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專業測量工程師和測量技術人員充分熟悉圖紙,并編制測量施工方案,對關鍵施工部位和施工難點、重點進行測量技術交底。
(2) 施工測量組織
施工現場以項目經理牽頭、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專業測量人員組成一個專業測量組,并將相關測量人員資質進行報審。確保建筑物定位和施工過程測量控制及成果能滿足設計要求,并滿足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
3 總平面控制網布設
根據總的建筑平面定位坐標圖、甲方所給測量控制點,采用全站儀閉合導線二次回測法,根據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及建筑總平面坐標圖,放出各樓號平面定位坐標點,根據各樓號坐標點進行軸線定位、根據坐標點及軸線定位繪制總平面控制網。經業主和監理復核認可后構成整個場區總平面控制網。其控制樁點采取設置鋼筋混凝土墩子,墩頂設置十字控制線,并用油漆進行標識。周圍并用鋼管進行圍護。
4 平面測量主控制線測定
(1)地基與基礎部分
利用現場總平面控制網用全站儀和50m鋼卷尺采取直接設站法、投影法和主軸線法相結合方法進行主控線的測定與復核。
(2)主體結構部分
主體結構±0.00平面:利用現場總平面控制網用全站儀和50m鋼卷尺采取主軸線(縱橫軸線)法進行主控線的測定與復核。
主體二層以上結構:采用內控法和主軸線控制法相結合。利用現場總平面控制網用全站儀和50m鋼卷尺采取二次回測法,在已澆筑成型的±0.00混凝土樓板上建立各施工區域的平面控制網,經業主和監理復核并簽字認可后,作為二層以上結構平面傳遞內控控制點之用(用于平面和高程控制之用)。
內控基準點周圍清理干凈,并用模板進行適當遮蓋,防止雜物或混凝土落下進行破壞。以上各結構樓層對應于低下一層的內控點處留置預留洞,便于使用垂準儀傳遞各軸線控制點之用。傳遞軸線時,用垂準儀將±0.00內控基準點投測至相應樓層,并用經緯儀(全站儀)和50m鋼卷尺復核無誤后,報業主和監理復核確認后,作為該樓層平面測量控制點,并進行結構梁柱的定位放線施測工作。
5 沉降觀測
沉降觀測必須定期準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首次沉降觀測時間為首層結構施工完畢、觀測點設置完成后進行。
沉降觀測工作要求:沉降觀測是一項較長期的系統工作,為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應堅持“四定”的工作原則: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準儀及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線進行觀測。
沉降觀測精度要求:根據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
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規定,按照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施測要點 建立水準控制網:根據工程的特點布局、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按照圖紙要求單位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或城市精密導線點),根據工程的測量施測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確定固定的觀測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由場區水準控制網,依據圖紙設計的沉降觀測點布點圖,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確定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做好標記樁,同時繪制沉降觀測路線圖,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
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 或N3 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后決定。
沉降觀測:根據編制的工程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及時進行沉降觀測,觀測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觀測儀器應在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儀器離前、后視水準尺的距離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視距法測量,視距一般不超過50米。前后視距應盡可能相等;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根水準尺;前視各點觀測完畢后,應回視后視點,最后應閉合于水準點上。
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進行匯總;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將統計表中各觀測點對應的觀測周期所測得沉降量畫于坐標中,并將相應的荷載值也畫于坐標中,連線,得到對應于荷載值的沉降曲線;根據沉降量統計表和沉降曲線圖,預測建筑物的沉降趨勢;定期將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及時的反饋到有關主管部門,正確地指導施工;
垂直度觀測 在樓層結構施工過程中,在每棟建筑物的四個大角的兩個方向進行垂直度觀測,觀測時間每層結構施工完進行一次觀測;并將每次測量數據進行如實記錄和存檔。并及時對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
裝修前應對所有的大面的墻柱等進行一次全面的垂直度觀測,可以吊垂線和采用經緯儀相配合進行,從女兒墻邊或是檐口邊(邊軸線)吊垂線至一層結構,以測出所有外墻的垂直度偏差,作為外墻裝修和變形測量的依據。
單位工程在裝修結束,對建筑物的外墻垂直度再進行一次觀測,本次主要以使用經緯儀為主進行觀測,并刻度尺配合,測出建筑物的垂直度偏差,并將測量數據進行存檔和進行數據分析。并將測量數據報送相關單位和人員。
竣工測量 竣工測量資料的整理 測量控制點的點位和數據資料(如場地紅線樁、平面控制網點、主軸線點及場地永久性高程控制點);地上、地下建筑物的位置、坐標幾何尺寸、高程、層數、建筑面積及開竣工日期;室外地下各種管線與構筑物;的位置、高程、管徑、管材等。
6 施工測量工作的組織與管理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配備相應的測量人員和儀器設備。必須獨立驗線,驗線須與放線分開進行。
驗線部位主要包括:定位依據規劃局給的坐標點及設計圖紙坐標; 場區平面控制網主軸線及其控制樁;場區高程控制網及±0.000高程線;控制網及其定位放線最佳部位場區平面控制網與建筑物定位須經平差計算評定其精度并實地驗測精度,不符合要求必須重測;細部測量不低于原始測量放線精度進行驗測。兩者之差須小于或等于限差;為避免測量差錯,測量內業計算必須經技術人員復查,復查無誤后方可采用。互查方法:兩人對算;相互檢驗;以不同方法核算;采用“多余觀測法”校核。
建筑物的定位、基礎開挖、結構底板、±0.000及以上,標高以及樓層放線以每四層為單位都邀請公司測量人員、工程監理、質量檢查人員共同進行驗線,棟號技術主管應共同參加。同時填寫樓層復核記錄、樓層測量放線記錄、測量放線報驗單,并請有關人員簽字。現場成立的專業施工測量放線組,實行分級質量負責制,對于測量成果和測量過程實行平行檢查和檢驗制度,
參考文獻
[1] 石磊 . 淺談房屋建設測量放線施工技術 [J]. 中華民居 ( 下旬刊),2013,06(06):278-279.
[2]繆建軍.淺析建筑工程測繪的重要性[J].價值工程(理論研究)2012(9).
[3]袁文忠.工程建設中工程測繪所發揮的作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