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摘 要:本文以南崗區哈西街道管轄的6個社區中體育活動點站的100名武術健身活動愛好者為調查對象,對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現狀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的健康狀況普遍良好,但參與者對武術健身活動的認識還不夠全面。2.武術健身活動場所非正規化,且多為免費場所。3.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武術健身活動中嚴重缺乏,無法提高練習質量。廣大健身群眾急需科學的健身方法。本文通過對現狀的調查和研究,提出部分觀點和建議,希望能夠為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社區;武術健身活動;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南崗區哈西街道所轄6個社區中的100名武術健身活動愛好者為調查對象,對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的現狀展開較深入、全面的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網絡資源以及圖書館查閱與本文相關的文獻資料十余篇,并借鑒其中有影響的觀點。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問卷包括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的基本情況、參與者鍛煉狀況及參與者的體育價值取向三個主要方面的內容,并進行回訪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剔除無效問卷3份,有效回收率為97%。
2 結果與分析
2.1 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活動中武術健身活動的開展現狀
2.1.1 南崗區哈西街道自然情況
哈西街道地處南崗區西部城鄉結合部,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萬人。武術健身活動在哈西街道有著很好的傳統。目前,已有武術道館、俱樂部、武術訓練隊等數十家均參與到武術健身活動中來。正確的引導社區居民科學有效的參與武術健身活動,可以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
2.1.2 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的基本情況調查
“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是依據體育人口基本標準來界定,由于身體活動強度不好確定,對此問題提出保留,即每周參加體育活動不低于3次,每次活動時間不低于30分鐘,這一標準來初步界定。
2.1.2.1 參與者的性別結構調查
本次調查的參與者中,男性44人,占45.3%,女性53人,占54.6%;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61歲以上年齡段中男性參與者略多于女性,而其他4個不同的年齡段中性別比則都是女性參與者大于男性。在訪問中了解到,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61歲以上的男性多為即將離開工作崗位,應酬減少,閑暇時間增多,而女性由于家務及照顧孫輩孩子的原因,此時的外出活動相對減少;而在60歲以下的不同年齡人群中,由于女性的職業特點、在家庭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對美與健康的要求提高,促使她們對體育的需求增加,此部分人參加武術健身活動的女性明顯高于男性且性別比例差距較大。
2.1.2.2 參與者的年齡結構調查
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活動中參加武術健身活動者的年齡,既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年齡跨度較大。由表1可以看出,參加活動的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且參加人數與年齡成正相關比例增長;40歲以下年齡段中參與武術健身活動的人群最少,其次是41—50歲年齡段,在所調查人群中僅占14.4%和19.6%,說明了南崗區哈西街道這兩個年齡段的人群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強。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這兩部分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自身還有工作和生活分散時間和精力,導致他們無暇顧及到自己的身體,普遍過著一種預支健康的生活。
2.1.2.3 參與者的受教育程度
南崗區哈西街道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中具有初等學歷(小學)的人群占總人數的27.2%;具有中等學歷的人群占總人數的53%,所占比例最大;而高等學歷人群(本科及碩士以上學歷)僅占19.8%,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調查數據說明:南崗區哈西街道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這一調查結果與參與者的年齡層次偏大相符。而高學歷的參與者的群體較少是因為部分高學歷者認為武術健身活動花費時間長、社區缺乏專人指導、健身效果不明顯,這些原因都挫傷了高學歷參與者練習的積極性。
2.1.3 武術健身活動的組織形式調查
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的組織形式是以社區為基礎,各社會團體共同參與。調查中發現每個活動站點絕大部分都是由練習者自發組織起來的。其中,由活動負責人組織的健身活動占30.2%,由社區組織的占18.1%,自然小群體占40.5%,剩下11.2%的人是由單位組織進行武術健身活動的。在調查中也發現許多社區由于體育經費的不足或是根本沒有而沒人管理,群眾參與武術健身活動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屬于自發的、非組織化的、自給自足、自我管理的形式;在調查中還了解到,少數活動站點為了解決經費問題,部分活動項目建立了收費制度,向健身成員收取少量的經費,一來解決活動站的經費問題,二來提高了每個成員的責任感和義務感,使武術健身活動的持續開展有了保證。
2.1.4 武術健身活動的場所調查
調查后發現,那些場地設施較好且消費水平低的體育健身場所為參與者所青睞。參加武術健身活動者多選擇離家較近的地方進行鍛煉,且絕大多數選擇不需花錢的場地進行鍛煉。他們多在居民小區空地(占38.9%)和附近學校場地(占26.3%)進行鍛煉。另外,公園、廣場(占15.6%)、公共體育場地(占19.2%)也是他們進行武術健身活動的首選活動地點。這些均反映出南崗區哈西街道體育場館匱乏及對現有設施的開發利用低下的現狀。由于體育健身場所條件的限制,社區居民的健身活動受到很大影響,遇到天氣情況的變化,他們則不能堅持鍛煉。
2.1.5 參與者的鍛煉動機
調查顯示,參與者中喜歡武術健身活動的人占總人數的68.1%,持中立態度的占23.7%,而不喜歡武術健身活動的人數僅占8.2%。這一數據反映了南崗區哈西街道武術健身參與者對待武術健身活動的態度是積極的。另外,調查中顯示參與者參與武術健身活動受社會因素影響較大,其中最大比重的是具有良好健身習慣的占42.2%,其次是周圍朋友和同事的影響占34.3%,家庭的影響占14.1%,影視報刊和媒體的影響占9.4%。
調查結果提示我們,在今后的武術健身活動推廣中,要加大對武術健身活動的多元化宣傳,提高大眾媒體的持續獎勵并在人群中樹立榜樣,以幫助更多的群眾培養良好的健身習慣。
2.2 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2.1 組織管理需進一步完善
在對武術健身愛好者的調查數據顯示,參與武術健身活動的人群認為社區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和有效的科學指導是制約社區開展武術健身活動的重要原因。其實,社區中還有相當大的基數的居民有參與健身的愿望,加上社區沒有統一的組織和宣傳,導致參與者參加武術健身的動力不足。
2.2.2 武術健身活動的指導力量薄弱
健身活動的指導水平高低,對鍛煉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對健身成員參與健身活動的積極性也產生影響。在調查中了解到,武術健身群眾中大部分人沒有接受過武術健身專業人員的指導。不具備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的人員進行群眾體育活動指導工作的情況還較多
社會觀察
見,人們鍛煉效果受到影響。健身指導員的匱乏和質量低下在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健身人群中相當嚴重,距社會需求有很大差距。這些是影響和制約武術健身活動進一步開展的另一主要原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練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哈西街道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體育消費水平較低,多在免費場所進行鍛煉,場地條件較差;參與者對太極拳系列健身內容非常青睞。
3.1.2 哈西街道武術健身活動參與者的健康狀況普遍較好,通過長期武術健身活動后普遍獲得改善。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缺乏,導致南崗區哈西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處于一種相互傳授的狀態,不但無法保證武術技藝傳授的質量,而且也很難正確把握運動負荷,使得群眾健身缺乏科學性,影響健身的效果。
3.2 建議
3.2.1 加強組織管理
強化各活動站點的組織管理,提高體育管理人員的素質,注重培養區內武術健身愛好者的“終身體育”“健康體育”的意識。改變人們的傳統體育觀和消費理念,營造一種良好的體育健身氛圍,使人們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3.2.2 利用優勢資源強化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
充分發揮南崗區內各大高校的體育老師骨干作用及武術協會成員的支撐作用,在武術健身參與者中選拔并培養一批基層的健身指導員,以確保武術健身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3.2.3 充分利用現有體育場館及健身設施
加強對哈西街道現有體育場、館的維修和擴建,積極和各大高校協調體育場館的租賃條件,爭取更多的體育場館資源能夠在周末對武術健身參與者免費開放。
參考文獻
[1]齊龍江.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社區武術健身活動現狀調查[J].科技與企業,2014.1(2)
[2]方永文.武術健身活動的推廣策略探析[J].體育世界,20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