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辭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化學化工產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而作為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化學化工產業逐漸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逐步發展綠色化學化工生產。本文就綠色化學化工的一些基本問題展開分析,就其特點與原則及其發展展開研究。
關鍵詞:綠色化學化工;特點分析;主要原則;發展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作為環境污染的來源,化學化工企業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逐步開始開展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包括產品的生產過程、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包裝設計、開發及其其他內容,下文就綠色化學化工的特點和原則展開分析,就其發展研究進行探討。
1 綠色化學化工的特點分析
1.1 最大限度的利用無污染能源
就傳統的化學化工生產來說,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粗放型,而綠色的化學化工生產突破了自己的生產方式,在進行化學化工生產時,能夠盡可能的選擇利用無污染的能源,并進行最大限度的使用。只有這樣,才符合綠色化學化工生產,使得生產所需的材料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更實現了綠色化學化工,從而實現了保護環境與提高效益的目標。
1.2 明確保證化學產品的環保性
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已經淘汰了以往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不斷的對自己的生產材料結構進行重組改造。一方面,化學化工行業對一些含有毒性、有害物質的材料進行修復,充分利用無害、綠色的清潔能源來生產產品,以保證產品的環保型。另一方面,對自身的生產技術進行改善,減少生產過程中對于資源的浪費,也實現了材料的有效利用,并保障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無毒無害。
1.3 減輕對外界環境的破壞和廢棄物的排放
前面說到,傳統的化學化工生產之所以不環保是因為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到外界環境中,給周圍生態和 生存環境帶來了極壞的影響。而綠色化學化工的提出,首先就是要實現對材料結構的重組改造,修復其中的有害成分,使其再重新組合后能夠減少有害物質甚至消除有害物質的排放,從而達到減輕對外界環境的破壞和廢棄物的排放。
2 綠色化學化工生產的發展原則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不斷提升,綠色化學化工生產逐漸成為人們推崇和應用的技術。綠色化學化工發展的主要有五點。第一,對于化學化工產品的設計應盡量、充分的使用生產資源,以提高產品的生產率,保證資源的利用率。第二,綠色化學化工生產要盡量避免使用溶劑或者析出劑等輔助性的試劑,如果一定要使用要盡量選擇無毒無害的產品。第三,要對化學化工生產廢棄物和排放物進行進一步的分解,保證排放物無毒無害,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3 發展綠色化學化工的有效措施
3.1 不斷創新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生產技術
盡管我國一些化學化工產品的生產量較高,但就生產的深加工來說還不成熟,產品的附加值較低,這也是造成我國化學化工產品效益不高的直接因素。相較于國外成熟的化學化工生產技術來說差距較大,所以要進一步實現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還應不斷進行產品生產的技術創新。一方面,在實踐生產中不斷創新以積累實踐經驗,并不斷進行總結和分析,以為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創新提供依據和經驗支撐。另一方面,政府還應制定其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更多的企業投入到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創新中來,以共同推動我國綠色化學化工創新發展。
3.2 建立完善的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制度
要實現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創新的進一步發展,關鍵就是要有一個完善的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制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制度體系,為其創新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其次,通過制定綠色化學化工知識產權機制,刺激相關領域內人才的積極性,營造出創新發展的氛圍,并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整體水平打下基礎。最后,我們還必須不斷完善綠色化學化工生產的監督機制,以確保綠色化學化工制度的落實和執行。
3.3 加強人才培養、交流及合作
人才因素是發展綠色化學化工技術創新的關鍵,因此,我們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機制,加強對創新人才的培養、交流以及合作。在實際的綠色化學化工創新發展中,不斷整合資源,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合作,并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引進技術。同時,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推動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
4 結束語
總的來說,綠色化學化工創新發展是一個周期長的過程,我們應不斷創新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生產技術,建立完善的綠色化學化工生產制度,加強人才培養、交流及合作,全面促進綠色化學化工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竇明升. 對于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與研究[A]. 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軟科學論壇——企業信息與工程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5:1.
[2]董玉臻. 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與研究[J]. 化工管理,2014,33:139.
[3]劉欣悅. 試論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J]. 科技與企業,2014,10:259.
[4]馬進毅,姜璋. 綠色化學化工基本問題的發展與研究[J]. 化工管理,2014,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