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兵
我國正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對檢察工作的改革重點之一是建立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是推動檢察工作長久發展的關鍵舉措,是推進檢察人才選拔培養和促進檢察人員爭先創優的有效途徑。
建立主任檢察官制度是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核心內容,主任檢察官是經檢察長授權,依法履行執法辦案職責,享有一定范圍的辦案決定權并承擔相應責任的檢察官。主任檢察官的組織形式是一名主任檢察官和若干名檢察官、若干名書記員組成辦案組。主任檢察官制度核心是強化辦案責任,提高司法效率,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1 主任檢察官試點存在的不足
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相繼進行主任檢察官制度試點工作,在執法辦案方式轉變、專業化檢察隊伍建設、司法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目前相關法律法規配套不到位,主任檢察官的權責利的統一、專業意識、監督制約機制等方面不健全,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沒有很好的貫徹落實。
1、主任檢察官缺少權利保障制度。改革外部必須要自上而下得到黨委、上級院、其他政法部門的認可和配合,爭取支持,才能將主任檢察官的改革進一步推進,進而落實主任檢察官的順利晉升、獎懲和福利待遇等,內部來講,對遴選很重視,但是任命和使用又缺少或形式或實質的內容。
2、主任檢察官的專業意識不強、辦案組整體人才效能發揮不夠完整。主任檢察官一般是知識、能力、經驗都比較豐富的干警,但現有的檢察官有的因為年齡偏大的原因,辦案積極性不高,而年輕的干警辦案經驗少,辦案組的整體效能沒有充分發揮。
3、對主任檢察官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主任檢察官與承辦檢察官的關系、主任檢察官與檢察長(檢委會)的關系,邊界如何設置,對主任檢察官如何進行監督制約,這些都需要在試點中建立相關的制度。
2 域外檢察官辦案責任制
由于政治背景、法律體制的差異,各國、各地區“檢察官”、“主任檢察官”的責權并不相同。我國屬于大陸法系國家,臺灣地區的主任檢察官制度和德國的檢察官制度對構建中國特色的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具有借鑒意義。
臺灣地區主任檢察官制度。臺灣地區的檢察官擁有較大的權力,形成以主任檢察官為指揮官的組織化領導體制。“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檢察員額在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每組以一人為主任檢察官,監督各該組事務”。主任檢察官對檢察長的指示有意見時,可以陳述理由,但仍應服從檢察長的命令;主任檢察官與檢察官意見不同,應報請檢察長決定。檢察官執行職務撰寫的法律文書應當送請主任檢察官核定以后,報檢察長決定。同時,主任檢察官是檢察體系的一個職級,具有行政化色彩,主任檢察官更多的是監督辦案,而非直接審批案件。其處理主任檢察官與辦案檢察官、主任檢察官與檢察長之間關系的經驗和技術極具參考價值。 德國的檢察官制度。在德國,檢察人員大致分為四類:檢察官、副檢察官(檢察事務官)、書記員和其他公務員。檢察官是行使檢察權的官員,包括檢察長、主任檢察官和普通檢察官。副檢察官職能與檢察官類似,主要負責輕罪案件的起訴,但是屬于國家公務員,不屬于檢察官序列,地位低于檢察官。書記員和其他公務員負責行政事務、文秘等工作,統一為檢察官提供服務。檢察官的選任要經過非常嚴格的程序,一旦被錄用終身任職,非因法定事由不被免職。
3 如何合理劃分主任檢察官與檢察長(檢委會)之間的權限
按照案件分析評估風險結果劃分,使不同風險等級的案件分流,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無爭議的案件,賦予主任檢察官審批決定權,簡化案件審批程序,大幅度提高辦案效率。對一般風險案件由主任檢察官辦理并決定,或者承辦檢察官辦理,并出具審查意見,由主任檢察官審批。如果主任檢察官不同意承辦檢察官的意見,可以更改決定,但需要書面說明理由并簽字。或者主任檢察官提交主任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一般風險以下案件占據了檢察院受理案件的80%以上。對于疑難復雜(高風險)案件由主任檢察官親自辦理,辦案組其他成員完成輔助工作,主任檢察官提出審查意見后直接提交分管檢察長審批決定,對依照刑事訴訟法法規規定需提請本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的,由分管檢察長提出提交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4 對主任檢察官監督制約
在突出檢察官主體地位、合理授權的條件下,必須重視監督制約問題,確保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一是堅持檢察長對檢察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對執法辦案活動的領導和監督。在執法辦案過程中,檢察長可以改變檢察官的決定或者更換承辦檢察官。二是完善部門管理制度。內設機構負責人應對轉變角色,主要負責本部門的執法辦案管理工作,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執法考評、績效考核等,監督主任檢察官行使職權、公正廉潔辦案。三是建立辦案組織內部的監督制約機制,在堅持主任檢察官支持辦案組工作的同時,加強辦案組織成員之間相互監督和工作制約。四是強化案件管理、紀檢監察等部門對執法辦案過程的監督制約。加強對檢察官違法失職行為的懲戒。日本法律規定,檢察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將按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免職、停職、減薪或訓告的處分(1)違反國家公務員法或人事院規則;(2)違反職務方面的義務或玩忽職守;(3)有與作為全體國民的服務或者不相稱的違法行為。奧地利檢察院組織法規定:“如果因檢察官的原因致使案件的處理不公正或錯誤,檢察官應受到追究。視責任性質和大小,追究形式有教育告誡、紀律處分、追究刑事責任等,如果由于錯案給被告人或其他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根據國家賠償法給予賠償。法國、德國、荷蘭、葡萄牙等國也都有嚴格的檢察官懲戒制度。”
5 對主任檢察官的保障制度
聯合國《關于檢察官作用的準則》規定:“檢察官的服務條件、充足的報酬、任期、退休金以及退休年齡,均應由法律或者頒布法規或條例加以規定。”檢察官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身份保障。 日本《檢察廳法》第25條規定,除例外情形外,一般不得違反檢察官個人的意愿將其罷免、停職或減薪。(注:龔刃韌《現代日本司法透視》,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頁。)荷蘭檢察官實行終身任職制。
2、經濟保障。為了保障檢察官的正常生活,保證檢察官公正執法和考慮到檢察官工作的特殊性,日本檢察官工資法規定,日本檢察官的工資待遇要比普通公務員高出百分之三十。這種工資待遇,使得檢察官生活在較高的水平線上,從而為公正執法奠定了基礎。在日本,檢察官貪圖經濟利益而違法犯罪的情況很少,這與其較高的工資待遇是有關系的。奧地利檢察官的工資水平在國家公務員中是最高的,要平均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與法官比較,雖然工資級別標準相同,但工資起點高于法官。
3、特權保障。檢察官對于公正執法負有重大責任,因而必須享有與這種特殊責任相適應的特權保障。《俄羅斯聯邦檢察院法》規定了“檢察長(檢察官)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受到國家的特殊保護,這種保護的對象還有其家庭成員及財產。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工作人員憑公務身份證明,有權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免費使用城市、城郊和地方交通的一切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車除外);在農村則可使用任何順路的交通工具;在他們因公務出差期間,有權優先預定和獲得旅館的床位及任何交通工具的憑證。(注:《俄羅斯聯邦檢察院法簡介》,《人民檢察》1996年第5期,第60頁。)
當前,我國一線的檢察官辦案任務重,晉升渠道窄,工資待遇不高,流失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合理提升檢察官的待遇,與一般公務員、司法輔助人員有所差別,不必都去做行政領導,只要安心辦案件辦好,就可以獲得晉升和選升,享受相應的職業待遇,主任檢察官對辦案的主導權和工作待遇完成可以高于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