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君鋒
摘 要:在中國現代文學形式不斷轉變的過程中,文學語言的變遷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豐富現代文學的語言和內容等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文學語言有著不同形態的變遷,是中國現代文學形式不斷發展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之一。本文就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進行概述,對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中國現代文學不斷發展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關鍵詞:文學語言;變遷;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發展
根據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情況來看,對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是社會不斷發展和中國現代文學不斷發展的實際需求,有其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文學史意義,從某種程度上充分體現出了白話、文言、外來語等對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影響。
1 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概述
在我國現代文學的不斷發展中,其是以五四運動為起點,給中國現代文學的整體發展、形式變遷等帶來了巨大影響。根據文言文的相關研究可知,文言文是古人交流和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一種殘存的表達形式,因此,文學語言的變遷會給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和形式帶來嚴重影響。根據文學的發展歷程來看,文學作為重要的語言藝術,與作家的創作手法和文體選擇等有著機密聯系,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形式上發揮著重要決定作用。在五四運動以后,白話文運動的有效開展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上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而普通話、大眾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白話文運動的延伸和擴展。因此,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歷史主要包括鬼話、白話和民眾口語化,而白話、口語化是兩個重要的口號,充分體現出文學內容、形式正在向前發展。由此可見,中國現代文學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展現現代語言變遷的過程,并將現代語言革命在不同時期取得的成果反映出來,從而推動著文學形式多樣化發展,這些特點可以從近代文學語言中感受到。
2 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
根據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來看,中國現代文學史與現代漢語文學語言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是從五四的白話文運動開始的,與社會發展、文化發展趨勢相同,而新文化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對現代語言變革、文學革命之間的聯系給予了高度重視。例如:胡適等人在創作文章時,以國語的文學為主要創作思想,將現代漢語中的白話充分展示了出來,從而推動國語和文學的共同發展。根據文學語言的變遷來看,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主要是文學語言內容、文學語言表達方式、文學體裁、文學創作風格等多個方面,例如:在現代白話文運動中,其主張的是有什么說什么,而在文學創作中的表現形式則有很多種。因此,古人的語言已經不能很好的體現現代人的說話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必須將白話最為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基礎,才能在結合古文的情況下,對各種外來語進行組合,以提高中國現代文學的藝術性和嚴密性。
從上述幾個不同時期中文學語言的變遷和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情況來看,白話文的提出給文學愛好者們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被稱作北方文壇盟主的俞平伯和周作人等,將文言文夾雜在散文中,以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從而讓讀者可以更加形象的體會閱讀時的喜悅之感,給其他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帶來了一定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方言文學得以快速發展,并且,各種方言出現在紙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不同地區的溝通和交流,最終在吸取精華的基礎上形成中國現代的普通話。通常情況下,想要表現語言的藝術魅力都是采用詩歌的方式,在不受文言和白話限制的情況下,詩歌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和文學語言特點,如著名文學愛好者李金發,在創作詩歌時采用的是西化的語法、句式,并結合怪異的修辭手法和漢語詞匯等,是詩歌的語言效果得到很大轉變,從而讓讀者在欣賞詩歌時能夠品味出各種深刻的意蘊。
在現代語不斷普及化、大眾化的過程中,中國現代文學形式有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現代語呈現出來的創造性、創新性和生成性等,要求中國現代文學形式必須符合不同人群、不同性格、不同口味的民眾,才能社會發展相適應,從而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化發展。因此,在不斷加大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這個話題的研究時,必須從民族的角度出發,并對不同時代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特點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繼續創新,最終達到豐富中國現代文學內容、推動中國現代文學形式多樣化發展的目的。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我國歷史發展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的基礎上,對文學語言變遷有一定掌握,才能在研究西方文學發展、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之間的發展,最終推動中國現代文學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王研.只有站在中國立場才能講好中國故事[N].遼寧日報,2015-06-04008.
[2]黎保榮.漢語思維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內在影響[J].晉陽學刊,2015,03:22-36.
[3]熊輝.中國現代翻譯文學語言的半殖民性與解殖民[J].天津社會科學,2015,03: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