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 要:我國書畫文物數量眾多,其具有巨大的歷史考古價值與人文價值,加強對書畫文物的鑒定,對于了解我國歷史文化及保護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了書畫文物鑒定的若干方法,并且介紹了書畫文物鑒定中應注意的問題,旨在加強對書畫文物的鑒定與保護。
關鍵詞:書畫文物;鑒定;注意問題
1 前言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華夏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書畫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研究書畫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研究我國的燦爛的文化。目前,我國書畫文物館藏數量及種類眾多,但是,在這些書畫文物館藏中有一些書畫文物是偽造的,其對我國的文物考古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因此加強對書畫文物的鑒別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的研究人員應掌握辨別書畫的一些方法原理,深刻的了解在書畫文物鑒定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進而從眾多的文物館藏中甄別出真實的、有價值的書畫文物,提高研究能力與書畫文物的鑒賞能力,進而繼承與發展我國古代優秀的燦爛藝術文化,讓我國古代的藝術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鑒別書畫文物真偽的若干方法
我國現存的館藏書畫文物種類眾多,其中不乏有偽品,加強對書畫文物的鑒別是文物保護重要工作之一,實際中,書畫文物的偽品種類很多,例如:文物作品本身以及作者的落款等問題,相關文物鑒別專家在書畫文物鑒別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來甄別相關的書畫作品與被指稱的作者以及署名的作者是否一致,若是一致的則該書畫文物則為真品,否則為偽品,目前,常用的對書畫文物辨別真偽的方法如下:
1.根據特有的書畫文物作品的風格特性辨別真偽。在我國特定的歷史時期,其書畫作品或多或少反映了當時的生產生活、藝術崇尚、書畫方式、思想文化以及工具材料等要素,作者通過相關的書畫文字、圖形、筆墨技法以及神韻氣息等方面的手段來表現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對這些文物作品進行鑒別可以從作者的人物風格以及時代的共性兩個方面來考慮。在我國古代,筆墨是較為基本的中國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是辨別真偽的首先選擇的依據之一。筆墨技法在我國古代有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其具有方、圓、濃、淡干、濕、粗、細等具體的表現形式,但是在各個歷史時期會形成一定的主要特色,另外,書畫作品中的相關物體的表現形態、章法以及構圖風格也是辨別作品真偽的一種參考的依據。例如,在南宋時期,馬遠等人習慣采用“半邊”、“一角”等局部取景的藝術手法來描繪自己的作品,然而,在北宋的山水畫的特性中則不體現這方面的體征,同樣的,在明清時期中采用的與布算的館閣體章法相似的書畫藝術設計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所特有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的作者的書畫作品中,深刻的表現了作者審美情趣以及思想情感等內在的精神于自己的作品中,這種特有的時代及人文氣息是別人所無法模仿的,可以從不同作品的“神韻氣息”中甄別出書畫作品的真偽[1]。
2.根據書畫文物作品中的具體的內容來鑒別真偽。不同歷史時期的書畫文物作品,書畫家們在自身的書畫作品中反映了自身的藝術風格以及時代的氣息,因此,文物專家們可以結合不同時期的時代藝術社會風格,根據書畫文物作品的形態以及內容來鑒別其真偽。實際中,相關的文物專家通過作者自身的人物風格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考證文物作品中的相關的表現的內容是否與實際情況一致,若不一致則為偽品,否則為真品。其次,在我國古代中有一種特有的歷史現象為:人們在寫作時刻意或改寫的避開與某些人物名字相同的字,人們把這種現象成為“避諱”,類別分為:“國諱”“圣人諱”“家諱”三種,其起源于周代,并隨著時代的發展日臻完備,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從這個角度出發,相關的文物專家可以從書畫文物的具體內容以及避諱的角度來考證歷史書畫文物的真偽。
3.根據書畫文物作品的作者的章印、名款以及題跋來鑒別真偽。在各個時期的書畫作品中一般會有作者的相關的名款、章印以及題跋等內容,各個作者的具有不同的落款風格、章印,對于書法作品,鑒賞款題與鑒賞作品本身內容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個作者具有特定的款題風格,這也是許多贗品會在款題上露出馬腳的原因。相關的書畫文物專家可以從文物作品的章印、名款以及題跋來鑒別書畫文物的真偽,同樣的,通過款題來鑒別文物具有簡單便捷的特點。
4.根據他人的鑒藏印以及題識來鑒別書畫文物的真偽。對作者的后人或同時代的人對書畫作品的所題的詩文標題、觀款、引首以及題跋等內容稱之為他人題識,他人題識主要包括:說明以及評論作者的作品內容記載觀賞的時間、鑒定真偽和年代以及說明收藏與創作過程之間的關系等,這些內容對于文物專家在鑒別相關文物作品的真偽時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次,對于鑒別藏印,指的是歷代的收藏家以及鑒賞家在其收藏過的或鑒賞過的書畫作品上所刻印的印章,在我國古代,人們比較嚴肅的來使用自己的鑒賞印,相關的書畫文物專家可以結合鑒賞印來鑒別作品的真偽。
5.依據絹以及紙等書畫材料來鑒別書畫文物的真偽。在我國古代,不同的文人墨客對自己的作品所使用的材料較為講究,不同的人偏愛不同的書畫材料,例如,書畫作品所使用的紙以及絹等材料,這樣在紙張與絹中或多或少的具有當時時代的氣息,相關的文物鑒別專家可以依據紙、絹等書畫文物材料特性來對書畫文物進行鑒別。
6.根據書畫文物的裝潢以及幅式來辨別其真偽。我國古代的相關文人墨客比較講究對自身作品的裝潢以及幅式,來使得自身的作品顯得更加具有“氣質”。對于書畫作品的幅式主要由冊頁、軸、卷、對聯、屏條、團扇以及折扇等組成,同時,對于書畫作品中使用不同種類的紋理、圖案以及色澤,這些書畫文物中的裝潢以及幅式各具特色,相關的文物專家在鑒別相關的文物時,若出現了不匹配的地方,則應該結合其它資料仔細斟酌。
7.根據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來鑒別書畫文物的真偽。在我國目前的一些館藏的文獻中對有關古代的書畫文物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主要包含了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本人特性、創作理念以及作品所表達的含義等,這些文獻對于鑒別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也具有很高的實用性。目前,我國館藏的相關的文獻形式主要有:書畫家傳記、相關書畫家的詩文集、書畫著錄書以及相關與書畫有關的雜記等,相關的文物專家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歷史文獻的方法來對某些書畫文物進行鑒別。
8.綜合運用以上所述的方法來鑒別書畫文物的真偽。我國的古代的書畫作品是一個要素之間關系密切的較為復雜的系統,偽造者在仿作的過程中出盡奇招對其進行高仿,因此,相關專家在具體的鑒別相關的文物作品的時候,首先,要根據作品的的整體的風格以及內容形式來實施對書畫文物的鑒別,善于應用各種文物鑒別的方法,從各個角度來鑒別作品,進而得出較為準確的結論。一般情況下,在鑒別一副作品的時候要結合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個人的著作風格特性,然后在鑒別作者的章印與款題,同時,需要驗證著作上的各種鑒藏印、幅式、文獻記載、紙絹以及裝潢等內容,若在實際的鑒別著作中沒有相關的內容時,這時要以其它的輔助手段來進行甄別。總之,文物鑒別專家在鑒別作品時,應仔細的甄別每一個可疑點,對發現的可疑點,采取相關的手段加以解決,確保文物鑒別的準確性。
3 書畫文物鑒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對書畫文物鑒定時,文物鑒定專家應時刻保持高度的負責的態度,全心全意為文物鑒定事業奉獻,堅決杜絕個人的偏好以及防止主觀意識形態的影響,這樣才能保證文物鑒別的準確性。
2.有些專家在鑒別書畫文物時標準太高,要求過于苛刻,這樣導致一些真跡被判斷為贗品。然而,另一些專家在鑒別的過程中在鑒定的過程中,參照的標準太低,而導致一些贗品被鑒定為真跡。誠然,上述的兩種標準都是不科學的,相關的文物鑒定專家,在鑒定的過程中應該嚴肅認真,杜絕模棱兩可的態度,似是而非,對于那些實在因缺少相關的考證依據的作品,可以暫時不下結論。
3.對于那些無款的作品,要考察其鑒定的年代。在文物鑒定的過程中,一些文物鑒定專家將一些無款的作品判別為有款的以及將一些作品的年代判別錯誤,為了避免這樣的錯誤,相關的文物鑒別專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時代較早且有坊間流傳的作品,應該維持原說,對于時代較早有沒有坊間流傳的作品,不要輕易的下結論,應借助其它手段來進一步加以考證。
4.對于那些留有較多書畫作品書畫家,文物鑒定專家應該對比不同的作品,總結出相關的特有的文物鑒定的方法,同時,要對作品進行妥善的保管,防止因為保管的原因而導致書畫文物的損壞。
5.有些作品中的裝潢為研究文物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價值信息,對于書畫文物中的裝潢用的織綿、包首、尾紙、以及軸頭等材料需要妥善的保管[2]。
4 總結
對文物書畫的準確鑒別,對于考證我國的歷史以及燦爛的華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的文物專家,應該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飛.淺談書畫文物鑒定.劍南文學,2013.8
[2] 李彬.中國的書畫裝裱藝術—書畫文物修復工作者淺談書畫裝裱.赤子.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