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沫 凌曄
摘 要: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新時期外事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對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及具體實現途徑進行探討,以期為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外事工作;管理模式;問題;創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以及行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也越來越重視外事工作,很多事業單位還對外事管理模式進行了較為積極的探索,但是受到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真正能夠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外事管理模式并未建立起來。在此背景下,對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實現外事管理機制的轉型,更有利于事業單位外事工作的開展。
1 新時期外事工作的特點及相關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外事工作特點和要求
任何事業單位外事工作的開展均離不開國家的總體戰略方針,新時期外事工作的開展必須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為我國改革開放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在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外事工作需要做出調整,對外事工作進行全新而又全面的定位,即在做好傳統外事工作的同時,肩負其新的外事任務,強化社會管理職能和突出公共服務作用,從領導和管理體制建設入手,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外事工作方針政策,明確本系統的外事管理事項,形成全面協調、綜合管理的新的工作局面,切實加強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建設,體現出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特點,確保外事管理達到精干、統一、高效的要求[1]。
(二)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以及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事業單位自身的調整和轉變已經勢在必行,這一系列的變化給外事工作帶來了很多難題和新的考驗,對傳統外事管理模式形成了新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加速外事管理模式機制轉變成為做好當前外事工作的必要要求。然而在外事職能轉變過程中,事業單位面臨著很多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外事職能反而被弱化,造成當前局面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其一,體制因素,我國事業單位外事管理一直未能形成統一、規范的組織層級,行政組織層級及外事組織結構的設置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要求,在編制有限的前提下,事業單位未能對外事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致使崗位人員配置不足、外事管理缺位等問題層出不窮,再有外事管理的職能范圍和權限設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業單位外事工作的開展;其二,機制因素,事業單位外事管理受到組織制度不健全以及領導制度實施不力等問題影響,外事工作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在以經濟建設為主的方針指導下,社會管理事務、涉外環境等工作很難引起關注和受到應用的重視;其三,法制因素,事業單位外事管理長期處在“依規辦事”的狀態,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很多條款已經不再適用,從而也引發了外事管理合法性和效力性的問題,外事管理的規范化滯后于當前社會的法制化進程,已經使相關工作陷入被動局面[2]。
2 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及具體實現途徑
(一)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
事業單位內外部環境及外事管理理念的變化,為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按照組織法定原則和組織優化原則的要求,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的創新應適時調整、適勢而變,重點對外事組織機構、職能及運行機制進行法定和優化,即要解決組織職能法定、框架合理設定、運行機制優化等三方面的問題,明確外事部門的職責范圍和管理目標,突出外事管理的科學化和運行機制的高效化兩大特點,使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
(二)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途徑
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具體實現途徑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要穩步推進外事法制建設,由目前的依規辦事逐步過渡到依法行政,首先對現行的法規和文件進行梳理和整合,對一些已經過時的規定和無法與當前工作內容相適應的制度進行修訂會廢置,通過健全法規體系來擴大法規文件的適用范圍和覆蓋領域,確保各項外事工作有法可依,提高外事管理的公開性和公信力,從而獲得民眾的理解和廣泛支持[3]。第二步是要全面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事業單位應明確各部門的職能,提高內部行政效能,同時加強對外聯系,為外事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外界環境;事業單位應圍繞外事工作的重點制定管理規劃,并將戰略協調機制引入外事管理中,以明確外事工作的目標、方向和任務;根據實際業務需求,設置彈性長效機制,以提高外事管理的能動性;根據各部門的工作需求,建立動態服務機制,使外事工作也能偶獲得其他部門的協助和支持,同時確立全程信息集中管控機制,便于事業單位對各項工作的統一管理[4]。第三步是要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新時期外事工作對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事業單位應重視對外事人員的培養和外事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填補崗位缺口,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其服務意識,使其能夠勝任本職工作,完成好外事任務[5]。
3 結論
綜上所述,外事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需依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來開展外事工作,對涉外領域的事物和問題進行處理,長期以來,我國事業單位外事管理遵循“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配合”的原則,但是隨著國內外形勢的快速變化,尤其是全方面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承擔的外事任務越來越復雜,外事工作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以往的外事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對事業單位外事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已經迫在眉睫,明確外事管理模式創新的重點及具體實現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洋.當前我國外事管理體制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6(8):421-422.
[2]邵晶晶.新形勢下國企外事管理模式轉變的若干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3,33(10):19-20.
[3]宋欣娜.淺談外事管理人員做好外事工作的必備素質[J].改革與開放,2011,12(4):39-40.
[4]劉曉馨,呂春波.農業科研單位外事管理工作的思考——以丹東農業科學院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14,10(3):34-36.
[5]程文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市場,2014,12(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