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娟等


[摘要] 目的 探究多發性骨髓瘤采用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擇該院和福州總醫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予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長春新堿、吡柔比星、地塞米松、馬法蘭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療效及并發癥的發病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完全緩解4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完全緩解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于初治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71%,對難治復發性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6.67%,腎功能正常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0.91%,腎功能損害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97%;實驗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11例,占55.00%,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13例,占6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不良反應輕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發性骨髓瘤;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010-03
該研究在參考近期文獻資料和臨床案例的基礎上,隨機選擇該院和福州總醫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分別給予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和長春新堿、吡柔比星、地塞米松、馬法蘭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療效及并發癥的發病情況,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和福州總醫院收治的4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48~61歲,平均年齡(55.73±4.65)歲。根據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予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長春新堿、吡柔比星、地塞米松、馬法蘭治療,實驗組患者20例,對照組患者20例。
1.2 方法
實驗組: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20例患者根據身高體重在治療第1、4、8、11天進行靜脈注射硼替佐米(1.3 mg/m2),在治療第1~4天進行地塞米松靜脈滴注,20 mg/d,治療21 d為1個療程。
對照組:長春新堿、吡柔比星、地塞米松、馬法蘭治療,在治療第1~4天進行長春新堿靜脈滴注,0.4 mg/d;吡柔比星靜脈滴注,10 mg/d;在治療第1~4天、9~12天、17~20天口服地塞米松40 mg/d;每2 d口服馬法蘭(6mg/次),治療4周1個療程。
所有患者在進行化療治療的基礎上,均給予護肝、水化、堿化等結合治療,對癥給予支持治療,同時在患者化療、藥物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發展、生命體征變化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若患者出現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止化療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生理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4]。
1.3 療效評判指標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判指標根據國際骨髓瘤工作組統一制定的2006版療效標準執行[5],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非常好的部分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及疾病進展。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非常好的部分緩解+部分緩解)/總患者人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不同類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對于初治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71%,對難治復發性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6.67%,腎功能正常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0.91%,腎功能損害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97%,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11例,占55.00%,對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13例,占65.00%,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不良反應的主要表現類型為乏力、感染、血小板下降、白細胞下降、惡心嘔吐、腹瀉等。
3 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于初治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71%,對難治復發性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6.67%,腎功能正常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0.91%,腎功能損害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97%,均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與國內外研究成果相一致[8-9]。分析如下:硼替佐米是一種抑制蛋白酶體的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周期、與蛋白酶的活化位點進行特異性結合來調節機體蛋白的運行周期。這種藥物可以對新生血管進行有效抑制,阻止骨髓瘤體的血液供應,同時抑制其余基質的結合,抑制了機體細胞因子白介素-6的轉錄和分泌過程。白介素-6是促進骨髓瘤主要起源B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的調節因子。硼替佐米與地塞米松聯合治療,較長春新堿、吡柔比星、地塞米松、馬法蘭治療具有更好的耐藥性,對于合并有腎功能異常的患者的療效更為顯著[10]。同時,硼替佐米的不良反應主要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下降,地塞米松的不良反應為骨質疏松、感染等,這些不良反應都通過對癥治療及時改善,不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影響。與江彬彬[11]、陳思言[12]等臨床觀察研究相比,該研究的病例數較少,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的遠期療效的分析還需要進一步的資料積累和臨床觀察。
綜上所述,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率,對應于初治患者及難治復發性患者均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可適用于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穩定,不良反應輕微、發生率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唐元艷,萬琦,張利銘,等.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5例臨床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4):424-425.
[2] 宋春鴿,畫寶勇.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0(13):48-49,75.
[3] 尹曉梅.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20):139-140.
[4] 金鑫. 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2(9):100.
[5] 魏立強,王景文,寧豐,等.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并發可逆性后部白質腦病綜合征1例并文獻復習[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5):597-600.
[6] 田杏.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30):84-85.
[7] 許文靜.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26例療效分析[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10.
[8] 陳飛,王玉娟,張克儉,等.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觀察[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176-177.
[9] 毛敏,王革,廖明燕,等.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2):6261-6263.
[10] 王平.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52例療效分析[J].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22-324.
[11] 江彬彬,吳燕明,丁剛.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實踐,2014(8):563-565.
[12] 陳思言.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7):124-126.
(收稿日期: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