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等

[摘要] 目的 探討避孕藥在減少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中復發的作用。方法 將78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分為觀察組(n=46例)與對照組(n=32例),觀察組采用TCRP手術聯合避孕藥優思明口服治療,對照組采用TCRP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術后6月、術后12月的復發及月經量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6月及術后12 月的血紅蛋白水平。結果 觀察組術后6月的復發率分別為(0.0%vs18.8%),術后12 月的復發率為(4.4%vs31.3%),術后6月經量減少(87.0%vs15.6%),術后12月的月經量減少(12.5%vs95.7%),術后6月時的血紅蛋白水平[(118.5±12.39)g/L vs(109.86±10.46 g/L)],術后12月時的血紅蛋白水平[(123.80±9.64)g/L vs(112.61±9.1)g/L],兩兩比較(P <0.05)。結論 避孕藥聯合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可有效減少復發率、減少月經出血量及改善血紅蛋白狀況。
[關鍵詞] 避孕藥;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復發率;月經量;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7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026-02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MP)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在初步診斷子宮息肉具有操作簡單、經濟方便及可重復檢測的優勢,目前宮腔鏡手術已經是診斷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2],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TCRP)治療效果可靠,但仍舊存在一定的復發問題,為探討避孕藥在減少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中復發的作用。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該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間采用避孕藥聯合TCRP手術治療EMP獲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知情志愿原則分為觀察組(n=46例)與對照組(n=32例),觀察組采用TCRP手術聯合避孕藥優思明口服治療,對照組單獨采用TCRP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中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1.9±6.4)歲,病程25 d~3年,平均16.1個月,其中月經過多患者9例,月經間期出血6例,月經淋漓不凈5例,不規則性陰道出血8例,無明顯癥狀經由超聲檢查確診為8例,子宮內膜息肉個數單發39例,多發(>2個)7例,術前血紅蛋白水平(108.4±11.96)g/L;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2.1±6.2)歲,病程17 d~2.9年,平均15.8個月,其中月經過多患者7例,月經間期出血5例,月經淋漓不凈5例,不規則性陰道出血7例,無明顯癥狀經由超聲檢查確診為8例,子宮內膜息肉個數單發27例,多發(>2個)5例,術前血紅蛋白水平(109.4±12.17)g/L。
1.2 患者的排除標準
① 所有患者經由TCRP術后病理檢查均確診為EMP,將未經由病理檢查或未能確診為EMP患者排除在外;② 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其它惡性疾病,如:惡性腫瘤、血液及嚴重的心、肝、腎等疾??;③所有患者術前對手術相關內容均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隨訪12月,將中途失訪的患者排除在外。
1.3 治療方法
① TCRP手術:所有患者均采用靜脈復合麻醉手術,在宮腔鏡下進行手術,依據患者的息肉部位、大小及數目選擇不同手術方式,術中采用Olympus 公司OES4000 宮腔鏡系統,術前使用宮腔插管擴張宮頸口。對于較小、單發的息肉采用宮腔鏡下聯合診刮術,其余均使用宮腔鏡下電切術,將術中切除后刮出的息肉均送病理科檢查。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避孕藥屈螺酮 3 mg+炔雌醇 30 μg(優思明)口服聯合治療,術后3 d開始服用,10 mg/次,1次/d,共21 d,停藥至月經來潮后第5天繼續服用,10 mg/次,1次/d,連續服用3個周期。對照組僅采用TCRP手術治療,不采用其它方式用藥。
1.4 觀察方法
① 術后對患者至少進行12個月隨訪,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及12月的復發及月經量情況;② 術前、術后6月及術后12月測定并比較血紅蛋白的含量情況。
1.5 統計方法
數據輸入采用Excel2003軟件,數據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及Manny-Whitely U檢驗(x±s),取顯著性水準α=0.05進行雙側檢驗。
2 結果
2.1 復發及月經量
觀察組術后6月及術后12月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月及術后12月時的月經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時間點hb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前、術后6 月及術后12月時的Hb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個月及術后12個月時的hb水平均顯著高于術前、術后12月高于術后6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伴隨著臨床診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超聲輔助診斷技術的提升及廣泛性應用,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率逐年上升,報道[3]顯示異常性子宮出血婦女中34%的病因為子宮內膜息肉。超聲診斷在對于直徑>0.5 cm的內膜息肉通過經驗豐富的超聲人員提示宮內的增強回音,而對于內膜的不均勻增厚,尤其是對于內膜厚度超過0.8 cm的患者,臨床[4-5]上多建議進行宮腔鏡檢查,通過宮腔鏡直觀、清晰的顯示病變部位、大小、病情,可有效避免診刮術時的漏診情況。
關于EMP的發病機制臨床上暫未明確,其主要是由內膜腺體及間質所組合成的瘤樣病變,多數學者的觀點傾向認為與內分泌紊亂、炎癥有關,尤其與雌激素過高有關,Markovitch O[6]的報道顯示在乳腺癌切除手術后口服三苯氧胺引發的EMP概率高達11%,因而臨床上有采用雌激素、孕激素或宮內放置曼月樂環的方法來治療及預防EMP復發。由于發病機理臨床上未能有效明確,治療方法多樣,吳小容[7]采用米司非酮聯合TCRP治療復發的EMP患者,在24月的時間內有效率高達60%。endprint
該研究發現在采用優思明口服聯合TCRP手術可有效減少單純采用TCRP手術的6 月及12月時的復發率,且術后6月及素后12月月經量減少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原因主要為低劑量的雌激素聯合高效的孕激素進行周期性的治療,可有效的調節人體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反饋性機制,同時發揮子宮內膜生長及萎縮的效應,在經由宮腔鏡有效修復子宮內膜的同時,又可有效的對抗子宮內膜的局部性雌激素水平過高的狀態,有效避免子宮內膜的過度性增生,為子宮內膜的生理環境創建及維護提供良好的生理性環境,進而起到減少息肉復發及減少月經期間出血量的目的。該研究還發現,避孕藥物聯合TCRP手術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紅蛋白含量情況,術后6月及術后12月聯合組的hb水平均顯著高于術前,而對照組的hb水平無明顯性改善,原因可能與屈螺酮及炔雌醇對子宮內膜息肉復發良好預防作用、身體機能恢復及雌激素水平對生理機能的調節有關。
綜上,宮腔鏡手術是子宮內膜息肉診斷與治療的有效方法,僅采用TCRP治療EMP的療效一般,1年內復發率為31.3%,而通過聯合口服避孕藥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復發率、月經出血量及改善患者的貧血狀況,因而筆者建議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選擇TCRP聯合口服避孕藥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孫藜,王樹鶴.子宮內膜息肉發病機制及易患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12(5):396-397.
[2] 張宇杰,盧美松.宮腔鏡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治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1(3):211-235.
[3] 朱迎.屈螺酮炔雌醇的非避孕臨床應用[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1(3):87-94.
[4] Lasmar RB, Dias R, Barrozo PR, et al.Prevalence of hysteroscopic findings and histologic diagnoses in patientswith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 Fertil Steril,2008,89(6):1803-18071.
[5] 袁愛萍.宮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42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0,(29):32-33.
[6] 李梅蓉.探討宮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J].中外醫學研究,2013,10(2):50-51.
[7] Markovitch O, TepperR, FishmanA, 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postm 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discontinuation of tamoxifen therapy[J]. Maturitas, 2008, 59(4): 387-393.
[8] 孟迪云,萬澤秋,等.宮腔鏡聯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觀察 [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9):40-41.
[9] 王軒,黃向華.子宮內膜息肉的手術治療及術后復發的預防 [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11(3):40-41.
(收稿日期:2014-1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