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振山


[摘要] 目的 探討NT-proBNP檢測聯合GRACE評分對ACS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來該院就診的300例ACS患者,行NT-proBNP檢測、GRACE評分。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將患者分為事件組與非事件組,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NT-proBNP、GRACE等數據。 結果 事件組NT-proBNP值仍高于非事件組(P<0.05),事件組GRACE評分高于非事件組(P<0.05);GRACE評分及NT-proBNP水平對于預測ACS患者預后的能力均為中等,且二者對NSTE-ACS患者出院后6個月后發生MACE事件的預測能力無統計學差異。而對GRACE聯合NT-proBNP進行ROC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為0.852 (P<0.001),表明二者聯合可以增加對NSTE-ACS患者預后判斷的能力。 結論 NT-proBNP檢測聯合GRACE評分對ACS患者預后的預測可以更為準確評估ACS患者早期風險,有著獨特的臨床價值,也可以輔助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更科學的治療。
[關鍵詞] NT-proBNP;GRACE評分;ACS;預測
[中圖分類號] R5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189-03
近年來,我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病率逐年升高[1],GRACE評分與NT-proBNP檢測對于ACS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都已得到了臨床的認可[2]。但是Ang DS和Meune C對BNP檢測聯合GRACE評分預后預測的研究結果沖突[3],為探討NT-proBNP檢測聯合GRACE評分對ACS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該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來該院就診的300例ACS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就診的300例ACS患者,男160例,女140例,平均年齡(63.0±12.3)歲,行NT-proBNP檢測、GRACE評分,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4]
參照ACCF/AHA照2012年制訂的ACS診斷標準;排除有嚴重的肝腎功能及心臟疾病患者。
1.3 研究方法
統計患者基本資料,于6個月后門診隨訪,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將患者分為事件組與非事件組,再行NT-proBNP檢測和GRACE評分。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分析,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用ROC曲線分析NT-proBNP檢測和GRACE評分的界點和敏感性及特異性,用t檢驗。
2 結果
2.1 6個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共42例,死亡2例,再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22例,非計劃的再次血運重建9例,新發生的心力衰端9例。患者NT-proBNP(pg/ml)值與GRACE評分見表1。
2.2 ROC曲線分析NT-proBNP水平與GRACE評分預測預后的界點和敏感性及特異性
圖1及圖2顯示,患者入院時的GRACE評分預測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件和特異性分別為71.6%和52.4%,界值為156。曲線下面積0.718(95%C1:0.598-0.839,P=0.00l)。NT-proBNP檢測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和特性分別為79.4%和53.5%,界值為1068 pg/ml。曲線下面積0.747(95%CI:0.642-0.852,P<0.00l);使用Z檢驗比較兩者預測能力:Z=1.326(P>0.05)。
采用二分類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以不良心血管事件作為應變量,P<0.05的單因素變量為自變量,獨立預測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因素。結果顯示,NT-proBNP臨界值以上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是臨界值以下患者的2.651倍,GRACE評分則達到3.034倍。具體情況如下表2。
對6個月后,ACS患者的GRACE評分及NT-proBNP檢測結果行Logistic回歸分析,并繪制聯合預測因子ROC曲線,曲線下面積0.825如圖3(95%CI:0.773-0.930,P<0.001)。
3 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事件組入院時GRACE評分及NT-proBNP檢測與非事件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利用ROC曲線分析NT-proBNP檢測和GRACE評分的界點和敏感性及特異性,結果顯示患者入院時的GRACE評分預測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件和特異性分別為71.6%和52.4%,界值為156。曲線下面積0.718(95%C1:0.598-0.839,P=0.00l)。NT-proBNP檢測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和特性分別為79.4%和53.5%,界值為1068pg/mL。比較GRACE評分與NT-proBNP水平曲線下面積, NT-proBNP臨界值以上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是臨界值以下患者的2.651倍,GRACE評分則達到3.034倍,Z=L326(P>0.05)。由此可以看出,NT-proBNP檢測和GRACE評分對于預測ACS患者預后能力的預測均為中等,且P<0.05,兩者結果無統計學差異。而對6個月后,ACS患者的GRACE評分及NT-proBNP檢測結果行Logistic回歸分析,并繪制聯合預測因子ROC曲線,曲線下面積0.825(P<0.001),這表明二者聯合可以增加對NSTE-ACS患者預后判斷的能力。
吳曉輝[5]的研究中認為血漿BNP及hs-CRP水平可預測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心臟事件的危險性;郭瑄,高延等[6]的研究表明NT-proBNP的升高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Kehl DW[7]同時檢測BNP或NT-proBNP以及高敏C反應蛋白等并與hs-cTn水平相結合,可為我們提供關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期診斷更多的信息;NT-proBNP檢測與GREACE評分相比,對患者預后的預測無統計學意義;Ang DS[8]的研究也證明了NT-proBNP檢測聯合GREACE評分可以提高對ACS患者預后預測的能力,這與該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NT-proBNP檢測聯合GREACE評分可以提高對ACS患者預后預測的能力,能夠更為準確的為ACS患者進行預后預測。但是,由于受到樣本數量的限制,該研究中做出的反映預測能力的ROC曲線與ROC的金標準還存在一定差異,進一步的研究需要更大規模的樣本數以及時間才能進行。
[參考文獻]
[1] 宋愛新.冠心病患者血漿 BNP 水平變化及意義[J].河南醫學院學報,2012,24(4):464-465.
[2] 張曉磊.白細胞計數、NT-proBNP與GRACE評分的聯合檢測對ACS患者近期死亡率的預測價值[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3):15-17.
[3] Meune C, Beatrice D, Philip H, et al. The GRACE score' s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in-hospital and l~year outcome in the era of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assays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J].Heart 2011(97):1497.
[4] 楊玉青,盧新政,黃峻.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介紹和解讀[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4(10):1004-3934.
[5] 吳曉輝.冠心病患者血漿BNP及hs-CRP水平變化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6):453-456.
[6] 郭暄,高延,周建生.NT-proBNP水平對ACS患者冠脈病變及介入治療后左室功能的預測價值[J].山西醫科人學學報,2013,44(1):24-28.
[7] Kehl DW,Iqbal N,Fard A,et a1.Biomarkers in acute myocardial injury. Transl Res,2012(159):252-264.
[8] Ang DS, Wei L, Kao MP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GRACE) score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ACS risk stratification[J].Heart,2009(95):1836-1842.
(收稿日期: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