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 山
呂洪濤和他的電動汽車夢
文/韓 山
【人物名片】呂洪濤,男,現任河北躍迪集團董事長、河北新宇宙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頭人,曾被評為“中國新興產業十大領軍人物”。為河北省十一屆政協委員。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隨著國務院出臺《節能與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規劃(2012-2020)》,近年來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在我省,說起新能源汽車,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呂洪濤,他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呂洪濤
每個創業者都有一個夢想,呂洪濤也是如此,他的夢想就是造出屬于自己的電動汽車。生活中的他,是一位環保主義者。他清楚,我國的汽車行業發展迅速,汽車排放的污染也會越來越重,開發和應用包括電動車在內的節能減排、環保清潔的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市場的必然選擇。
早在2006年,呂洪濤就開始進軍電動汽車行業。但那時候國家對于電動汽車沒有政策支持,市場對這一新產品也并不認可,企業一度面臨生存困境。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國內警用多功能電動汽車的市場依然是一片空白。加之相應政策出臺,針對減輕環境壓力,政府公務機關優先采用電動車出行的要求,他果斷轉型,專做電動警用車。
2008年,呂洪濤找到清華大學電動汽車研究所,決定聯手開發新型警用車技術。此次聯合,“催生”了新宇宙第一個創新明星產品“移動警務室”。2011 年7月,該車型應用于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安保執勤警務用車,并被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指定為安保專用產品。
隨著這一細分品類車型研發深入,各項專利技術不斷獲得突破,移動警務車智能化應用功能逐漸完善,新宇宙被納入公安部“警用車輛采購目錄企業”。2012年,公安部確認其為全國銷量第一。2013年6月,作為指定用車,“移動警務室”成功進駐全球《財富》論壇。
“國內外電動汽車正處在初始研發階段給我們提供了機遇,對警務用車的成功開發奠定了我們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呂洪濤說,在此基礎上,我們以不斷開發新的電動車輛為目標,把工作重心集中在多種新能源電動車輛的復合開發上,目前已成為引領國內電動汽車發展的骨干企業之一。
2014年9月,河北躍迪集團正式收購陜西商洛客車廠,注冊成立陜西躍迪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2萬輛電動客車整車生產線項目。由此,河北躍迪集團正式取得了汽車生產資質,邁入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紀元。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個企業要做強做大,就必須要注重質量,才能收獲市場。呂洪濤說:“質量與品牌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質量才有品牌,要質量就要有過硬的技術,有先進的設備。”
“2006年以前,我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電動摩托車,并沒有什么主導產品。從2006年公司成立,開始嘗試開發了一部分民用汽車。”呂洪濤坦言,最初走上生產電動汽車的道路,并沒有什么核心技術和市場,純屬“走一步說一步”,但是由于當時市場上同類產品少,誤打誤撞“上了路”,不僅發展了100多家代理商,還實現了一部分針對日韓等國家的出口。
“在新興產業當中,人才和技術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呂洪濤說,新宇宙已經在企業內部確立了多層次的人才體系,在電動汽車新材料、汽車電子、車輛工程、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學科方面全面培養各類人才。除此之外,他們還加強與高校間的交流,積極與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河北大學合作,請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作技術指導,并利用與河北大學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車開發上的聯合攻關,形成了節能環保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平臺,使整車能量消耗比同類型車降低25%以上,振動與噪聲達到歐洲同步階段的標準。
“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關鍵件、終端件等具有門檻工藝的生產線,都是我們搶占技術制高點的目標。”呂洪濤說,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永磁無刷電機、正負極材料、充電設備、智能化管理感應芯片以及電控裝備等關鍵產品的研發和攻關,我們將確保在已獲得30多項專利技術的基礎上,每年申請不低于5項基本技術專利,牢牢掌握新能源電動汽車前沿技術的主動權。2013年企業獲得首屆“河北省工業設計金獎”,“躍迪”品牌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14年7月,企業申報的“躍迪電動轎車T60”榮獲2014年度電動車輛“技術卓越獎”。
“目前,特種電動警用車的生產規模我們已經做到了國內最大,正趨于飽和。接下來,我們的開發重點將逐漸轉移至電動公交和家用轎車領域,實現小批量研發生產,最終實現量產。”呂洪濤介紹說。
近日,工信部網站一則《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激起層層漣漪。在這項已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實施的規定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兩點:一是降低了新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投資門檻,二是提高了準入的技術門檻。新規落地,標志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拼技術時代,一大批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將參與到純電動乘用車的科研生產中來,形成“鯰魚效應”,激活市場。
記者了解到,樂視、易到用車、百度、富士康等一大批IT和互聯網公司相繼宣布啟動造車項目,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這些新軍團的鐘愛。互聯網公司跳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新概念鯰魚”,意味著這些“鯰魚”將與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同池“搶食”,由此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該怎樣應對新挑戰呢?
身為河北省電動汽車產業協會會長,呂洪濤比誰都急。“面對即將到來的競爭,河北新能源車企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從技術上下功夫,加快技術升級,不斷研發新產品。有錢沒技術,別玩兒純電動汽車。”不久前,他所掌管的新宇宙公司獲得了生產純電動輕型客車和SUV的資質,旗下產品將再添兩名新丁。而背后的強大支撐是,該公司成立的擁有100多名研發人員、與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
成熟的產業鏈是河北邁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強省的標志。目前,我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6家,電池生產企業3家,電機、電控生產企業90余家,充電站、充電樁等充電設備生產企業5家。“這樣的產業鏈條,堪稱薄弱。”呂洪濤直言不諱,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是一個車企的事,也不是幾個零部件生產企業的事,而是一個包括政策、能源供給結構、居民出行等在內的系統性工程。
“縱觀全國,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十來個省市以及廈門、武漢、合肥、南昌、海口、太原等大中城市已相繼出臺了管理辦法,對新能源電動汽車實現了規范管理,使其能夠合法上路。同時,這些省市也紛紛出臺鼓勵政策,對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進行扶持,使其在本區域內迅速發展,為搶占全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創造了條件。”呂洪濤希望政府給予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生成一個符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生態產業鏈,使其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先進的經營理念、成熟的管理技巧可以成就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但要成就一個著名的企業家,一個著名的企業,就必須有深厚的家國情懷。
至今讓呂洪濤不能忘懷的是,2013年河北省兩會,他作為省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勢在必行》《為新能源電動汽車懸掛專用車牌照》《政府采購應首先采用本省產品》等3件提案。本以為會不了了之,可沒過多久,省發改委和省工信廳就先后派人來到他的企業考察生產及市場狀況,均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此,呂洪濤說,這讓他看到了河北省有關部門對新興產業的重視,也讓他對企業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企業生產車間
談到公司的管理,呂洪濤的一句話令記者印象深刻,他說:“我是企業的服務員,要為所有員工服務。”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員工對此感觸頗深:從每天早上十分鐘的軍訓到食堂里美味可口的飯菜,從上下班班車接送到單位提供的員工宿舍,每一個生活上的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企業是員工溫暖的家。他認為,打造一個好的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把員工服務好。“只有員工滿意了,他才能‘以企榮為榮’,辛勤地工作,為企業奉獻更多的智慧和汗水。”
多年來,呂洪濤自覺承擔著社會責任:汶川地震發生第二天,他第一時間向災區捐獻移動警務室;2008年到2010年間,躍迪集團累計向汶川和玉樹地震災區等捐款捐物100余萬元;2013年4月,雅安發生地震,他立即向當地捐贈價值120萬元的移動警務室用于災區的安保指揮,同時派出了32人的躍迪小分隊參與救援;2013年8月,他代表躍迪向石家莊市城管委捐贈了價值180余萬元電動城管執法車……
“節能環保,綠色出行。盡管目前電動車還面臨一系列問題,但它必將迎來歷史性新機遇是毋庸置疑的。”呂洪濤表示,將以新能源汽車的科技創新為己任,不斷開發新產品,用實際行動為人類環保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