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興華
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積極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文/張興華

張興華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把依法治國作為主題,這在中共全會歷史上是第一次,體現了中共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心,標志著中央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要性和規律性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治國理政進入法治化新境界。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更應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自覺按照中國共產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認真履行職能,切實發揮作用,為推進法治滄州建設獻計出力。
發揮協商民主作用,做依法治國、依法治市的自覺推動者。圍繞依法治國中的重大問題,黨委、政府重要決策、重點工作,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開展咨詢論證,廣集智慧,廣納民言,以調研報告、建議案、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種方式,向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施政提供豐富有益的參考。通過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政協黨組受黨委委托召開的座談會等形式深入參政議政,開展政治協商,真正把群眾的期盼、社會公眾的聲音及時傳遞到黨委、政府決策規劃和決策論證的過程中,推動黨委、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發揮帶頭踐行作用,做依法履職、依法參政的忠實踐行者。廣大政協委員要加強對憲法和重要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法治意識、法治理念,做到認真學法,真正懂法,自覺在國家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履行職責,依憲依法履職、依章依規辦事,政治協商符合法定程序,民主監督于法有據、建言獻策合乎法治精神。同時,積極推進人民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著眼依法治國的目標任務,以憲法為準繩,以政協章程為依據,改革不適應時代和實踐要求的做法。既要完善政協履職的內部運行程序,又要加強政協履職活動特別是政治協商與黨委議事規則、人大立法規則、政府工作規則的有機銜接,實現實體民主與程序民主的有機統一,形成更加明確的履職規范、更加嚴密的履職程序,更加科學的履職實踐,讓委員履職有章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
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做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有力監督者。以監督行政權力為關注點,圍繞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對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等熱點問題,通過協商會、懇談會、情況通報會、視察、提案、民主評議、行風監督、主席接待日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增強民主監督實效。積極探索開展民主監督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特邀監督員、特約陪審員、特約審計員等各類監督員的作用,把民主監督和組織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活躍有序地開展民主監督。
發揮團結引導作用,做法治信仰、法治文化的積極弘揚者。廣大政協干部和政協委員,特別是政協委員中的法律工作者,要切實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和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弘揚法治文化,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信仰,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要團結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凝聚實現綠色崛起的正能量,為加快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的經濟發展增長極做出新貢獻。
(作者為滄州市政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