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澤毅


一、功和功率的區別
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物理意義不同,不能混淆.功是指力使物體移動了距離這種“效果”的多少:功率則表示積累這種“效果”的快慢,即做功的快慢,“多少”與“快慢”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但不一定做功越多,
在力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作功.用公式表示就是w=Fs.其中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N);s表示距離,單位是米(m).在運用公式w=Fs時要注意:F與s的方向應在同一直線上,做功的多少由w=Fs決定.而與物體的運動形式無關,
而功率是力所做的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的公式是p=w/t=Fv.式中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W);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J);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s);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N);u表示速度,單位是米/秒(m/s).功率是由功和時間共同決定的,不能單獨強調某一方面.
例1 如圖1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別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運動方向始終一致,運動時間tab>tcd,運動距離Sab=scd.比較兩種情況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在a6段做功較多
B.在ab段與在cd段做的功一樣多
C.在ab段功率較大
D.在ab段與在cd段的功率一樣大
解析:由題意得,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的拉力大小相同,運動距離也相同,根據功的公式w=Fs可知,兩種情況下拉力所做的功相同.由功率公式p=w/t可知,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所用時間少的功率大,因而拉力在cd段做功的功率較大.
答案:B
例2如圖2甲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先后兩次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相同的距離,圖2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次木塊運動的速度相同
B.木塊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較大
C.兩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一樣多
D.兩次拉力對木塊做功的功率一樣大
解析:物體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相同的距離.由圖2乙可知第1次所用時間少,因此u>V2.同一木塊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勻速滑動時.兩次物體都受到平衡力,F=f由w=Fs=fs可知,在勻速滑動相同的距離時,兩次拉力做功一樣多.由于第1次拉力對木塊做功時所用的時間少,由P=Fs/t得第1次拉力對木塊做功時的功率大.
答案:C
方法歸納:計算功率時,常用公式是P=w/t.如果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也可用P=Fv計算功率.
二、功和功率的聯系
公式p=w/t將“功”和“功率”聯系起來.在所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做功越多,功率越大: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所用的時間越少,功率越大.我們經常利用公式w=Fs和p=w/t來計算功和功率,而已知功率時可由P=w/t得W=Pt.求功.
公式W=Fs和w=Pt都可求功,但它們又有所不同,W=Fs-般應用于作用力不變的條件下求功,而w=Pt通常應用于功率不變的條件下求功.
例3 一輛汽車總重為2xl04N,在平直水平路面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汽車所受阻力為總重的3/100.在10s內,汽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_____j,功率為____W.
解析:由于汽車的運動方向和汽車所受阻力的方向相反,物理學中就說汽車克服阻力做了功,因為阻力F=3/100G=3/100x2xl04N=600N,汽車運動的距離s=vt=20m/sxlos=200m,所以汽車克服阻力做的功w=Fs=600Nx200m=l.2xl05J,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l.2xl05 l.2xl04
例4在一個闖關游戲中,需要把相同的正方體疊放起來,正方體邊長為a,由密度為p的材料制成,質量分布均勻,如圖3甲所示.某選手在時間t內把地面上另外兩個相同的正方體疊放在第一個正方體上面,如圖3乙所示.請推導出該選手在疊放這兩個正方體的過程中.克服正方體重力做功的功率.(g為已知,推導過程及結果無需帶單位)
解析:每個正方體所受的重力G=mg=pvg=pa3g,將B疊放到A上,h=a,因此克服正方體所受重力做功w1=pa3g·a=pa4g.同理,將C疊放到B上,h2=2a,因此克服正方體所受重力做功w2=pa3g·2a=2pa4g.
整個過程克服正方體重力所做的功W=W1+W2=3pa4g,則p=w/p=3pa4g/t答案:P=3pa4g/t.
學即用,練一練:
1.如圖4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其做直線運動,兩次拉動木塊得到的s-t圖象分別是圖4乙中的圖線①、②,兩次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兩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F1__F2,P1_P2.(均填“<”“=”或“>”)
參考答案: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