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芳

山月老師:
您好!
媽媽說,2015年北京中考題型及考試理念都發生了變化,物理試卷中純數學運算的分值會下降,今后會更注重物理模型的分析方法.使試題回歸物理學本質,還要結合生活考物理知識的運用.據說是為了加強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將通過科普文閱讀來引導我們關注最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這學期一開始,老師讓我們關注課本.關注實驗過程,比原來更強調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思維方法.雖然中考離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媽媽似乎比我還急,天天逼著我看些科普文章.恨不得從那些文章中挖出明年的中考題來,老師.我真的受不了這樣的折騰了.請問我將怎樣與媽媽溝通,并從哪些方面去改進我的學習方式?其實我數學運算能力也算很強的了,讓我做計算題,我還真的不怕,但一考實驗和物理與生活相結合的題還真丟分很多.請老師指點指點,謝謝!
北京清蕙
清蕙同學:
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后,我立即上網搜索了“2015年北京市中考說明”,發現媽媽對你的提示及老師引導你們回歸課本、注重物理實驗及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這些都與中考的變化方向一致.其實物理本來就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習物理就是要從物理現象中尋找規律,再將物理規律運用到實踐中去,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千變萬化的世界,物理中考的變化儀僅是萬千變化中的一種.當人們面對一種新的變化時,原來的思維方式應用起來也許不那么得心應手了.因此,當你面對媽媽的好心提醒時,不自覺就會煩躁,
你應該盡快適應變化,我建議你能找個時間與媽媽聊聊天,相互溝通一下,在你理解媽媽心情的同時,讓媽媽也能理解你,那樣你也許就不會感覺被人折騰了.
既然中考會更注重物理模型的分析方法,并加強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你應該如何適應中考題型的變化呢?我認為,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建議你能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加深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同時注意訓練自己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關注課本實驗.找到產生實驗現象的原岡.
例如,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課本第44頁的“想想做做”:
如圖1.在離桌邊20~30cm的地方放一枚鋁質硬幣,在硬幣前10cm左右放置一個高度約2cm的木塊,在硬幣后放置一本與硬幣厚度相當的筆記本,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就可能跳過木板,
是什么力使得硬幣向上“跳”起來了?
本實驗研究的是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實驗巾觀察到的王現象是,硬幣跳了木塊
問題是:硬幣跳過木塊表示硬幣受到了力,這個力從何而來?
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硬幣只與空氣接觸,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一口氣時,硬幣上方空氣流速大,下方空氣流速慢,硬幣上方受到的向下的力小于硬幣下方受到的向上的力,而硬幣的上下兩面的受力面積相同,可以推導出硬幣上方受到的壓強小于下方壓強,得到“流速大的地方受到的壓強小”的初步推論,
這種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找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再得出物理規律的過程.就伴隨著一系列的思考.學會這種方法,會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得心應手.
2.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
各地的中考題中常有從最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中尋找素材的命題.命題的內容一定是來源于生活的,但無論怎樣命題,都離不開課本,離不開對基礎知識的考查,
我們以生活中常見的汽車為例,看看汽車與物理相關的知識有哪些:
①汽車的方向盤是輪軸——省力機械.②小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是斜的,而公交車的前擋風玻璃卻不是傾斜的——平面鏡成像.③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面鏡——擴大人的視野: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面鏡——使光線會聚.④汽車拐彎時,司機要打方向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⑤汽車急剎車時,乘客會前傾——乘客具有慣性.⑥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杠桿原理.⑦用力踩剎車——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⑧司機和前排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防止慣性的危害.⑨嚴禁車輛超載——減小車輛對路面的破壞,減小摩擦、慣性等.⑩汽車功率一定,上坡時要減速行駛,
以上只是將汽車中涉及的物理知識進行了簡略的提示,你可以與同學加深討論并舉一反三,如將廚房、衛生間中的物理知識進行歸類.平時多積累,多與家人交流,不僅能增加與父母的感情,還能為今后的考試提前做好準備。
山月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