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熱詞

11月7~8日,國內化肥行業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第十六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議,在陜西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本屆展會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支持,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共同主辦,是全國肥料行業技術交流、市場信息溝通、宏觀政策解讀和新產品展示的專業盛會,為我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以及肥料行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原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會長顧國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三屆理事會會長李勇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顧國新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廣大農資經營主體亟需摸準農業現代化的脈搏,加快自身的轉型升級,增強發展的主動性和持續性。李勇武表示,今年以來,磷復肥行業逆勢而上,受國際市場需求強勁的拉動,出口形勢良好,出口量大幅增加,行業整體效益普遍好轉。在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產品市場供給已經超過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面對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拿出百倍的勇氣、十足的信心,以旺盛的斗志迎難而上,才能扭轉局面,使行業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本刊訊)

2015年11月6日下午,陜西西安,由農資與市場雜志社主辦,史丹利冠名的2016農資創新經營發展論壇成功召開,與會的六百余名廠商代表共同探討“電商與大戶改變下的農資新生態”,生存驅動,唯有創新才能活下去!
即將過去的2015年,中國農資市場的從業者已經感知到農業產業已經發生巨變。在糧價下滑、化肥零增長、互聯網、用戶時代、專業化、產業鏈等現狀下農資的新機會在哪里?《農資與市場》雜志社總編馮衛東認為農資營銷的下一個機會將是產業鏈。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同一個緯度上的競爭,單靠一個品類、價格、服務的競爭,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經銷商已經被逼到不得不做產業鏈了。
廊坊綠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春華:競爭到最后是“剩”者為王,保持良好的心態最重要。從基層走來,更多關注土地、餐桌,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實現資源整合、融合、強強聯合。從做產品的“農資1.0”時代開始,升級到終種植服務,倉儲、物流、技術都要抓。建立為上下產業鏈提供供應的平臺,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再到全產業鏈服務,最后實現完全“O2O模式”。在“互聯網+傳統產業”時代,要實現標準化生產、模式化種植、科學化管理,運用“六統一”模式,完成統一供種、供肥、機械操作、技術管理、農業保險、價格與收購結算來實現產業升級。(本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