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菲 荑
龍潭山的神奇傳說
文/菲 荑
龍潭山位于河北省承德縣滿杖子鄉大梁根村境內,海拔870米,主峰高1292米。這里森林覆蓋率達100%,夏無酷暑,平均溫度為24°—25°,是最佳的避暑納涼之所。
很久很久以前,在滿杖子有一位妙手回春的老醫生,他的醫道相當高超,而且醫德高尚,遇有貧困人家生病買不起藥,他便把藥慷慨地施舍給他們,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神醫”“活菩薩”。
這位老先生所用的藥都是從山上采回來親手制成的中草藥。
有一天,老先生采藥來到了龍潭山上,發現這里有個深潭,龍潭的周圍生長著許多的名貴中草藥。他挖滿了一籃子的藥要走的時候,意外發現在龍潭巖壁上長著一棵靈芝。于是他來到了崖邊。抓住一根藤條,爬了下去。可藤條短夠不著。于是他就攀巖繼續往下爬。費了很大的勁總算把靈芝取了下來。
可就在這時,老先生腳下一滑,摔下崖去。當他落到了潭底時,覺得身子像落在軟綿綿的東西上,他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發現身上一點也沒有受傷。他這才仔細觀察下周圍,發現腳下是幾尺厚的樹葉子如棉花般的松軟,周圍布滿了厚厚的綠綠的青苔。在東邊有一很大的冰川瀑布,清澈碧綠。漂亮極了,他讓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在這盛夏伏天,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冰川瀑布呢?他以為是自己的幻覺,于是走到了跟前,用手摸了摸,又取下了一塊冰放到了嘴里嘗了,原來這一切都是真的。
老先生在這里待了很久,想到該回家了。他抬頭向上望去。只見潭口成一線天狀,古樹參天。可就是找不到爬上去的地方。潭壁上布滿了青苔,他根本沒法爬上去,他絕望了。一種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他。這時天漸漸地黑了下來,一想到死他不免凄然淚下,他想,我老漢一生為醫,一輩子濟世救人,也沒做什么虧心的事啊!怎么老了老了卻落得這么一個下場,看來只得聽天由命了。
夜深了,老先生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就在他正熟睡的時候就聽有人叫他:“老先生醒醒!老先生醒醒。”他睜開眼睛看見眼前站著一位老將軍。老將軍頂盔掛甲、白發須眉,雪白的胡須飄到胸前,兩眼炯炯有神。老將軍和藹地對老先生說:“先生,你是第一位來府上的客人,請到府上一坐。”

神奇的龍潭山
這時,老先生看到眼前的殿宇輝煌、瓊樓玉閣、雕梁畫柱,院子里有叫不上名字的奇花異草。只見這里人來人往,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還有一群小孩兒在池塘里嬉戲玩水。將軍領著他穿過一條長長的畫廊,來到一個大院。
這所大院與眾不同,院中長滿了晶瑩剔透的玉樹瓊花。正中還長著一顆晶瑩潔白的花,如盆大小,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他問:“這是什么花?”老將軍說:“這是雪冰花。”穿過院子他們來到了一間大客廳,客廳里坐著一位白發老太太,還有個漂亮的小姑娘。老太太見有人來了,對兩個小姑娘說:“你們先下去吧!”說完小姑娘都出去了。老太太問這是哪里的客人。老將軍說:“也可以說是鄰居吧!”彼此寒暄了幾句。老將軍吩咐下人拿些水果,備些酒菜,要和老先生喝兩杯。
不一會兒,兩名丫鬟端著兩盤水果上來了,都是新鮮的桃子、葡萄、橘子、大棗之類的水果。又過一會兒,酒菜也上齊了,丫鬟們撤下水果。酒杯是白玉杯,倒上酒后清香撲鼻,喝道嘴里綿而甜潤。
酒足飯飽后,老將軍說:“您的家人已是等著急了,正四處尋找你,我就不多留了,先生請回吧。”接著就送老先生出門,來到大門口只見裝滿草藥的籃子放在那里。老將軍說:“這靈芝是府上的寶貝,既然你能來到府上也是緣分,就送給你治病救人吧。”老先生背起藥籃子要走,老將軍說:“老先生請閉上眼睛,老夫送你一程。”于是他閉上眼睛,不一會兒,睜開眼睛一看自己已經站在了家門口。
家里人正在為找老先生急得團團轉。見他平安地回來了,就問上哪兒了。老先生把所發生的一切從頭到尾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只聽得在場的人目瞪口呆。
這是老先生睡夢中的幻覺,還是真有其事?老先生要鬧個究竟。過了一段時間,老先生領著自己的兒子找到龍潭,除了看見老先生掉下去的懸崖痕跡和見到潭內的冰川瀑布以外,其他什么也沒有。從此,龍潭內住著神仙的故事很快傳開,一代一代地傳到了今天。
話說到了2008年8月8日那天,有幾位攝影愛好者和開發人張廷友在龍潭攝影時,意外發現了冰川上的三仙洞巖壁上出現了一尊天然神像,確實是千真萬確的。這尊神像年過古稀、面帶威嚴、頂盔掛甲,看起來五官眉目清晰可見,長長的胡須直到胸前。左手拖著花白的胡須,這尊神像五官身材和盔甲,與傳說中的老將軍一樣。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龍潭天然神像的發現,與古老的民間傳說不謀而合,這又為龍潭的神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傳說畢竟是傳說,但有的傳說即來自于大自然和現實生活。龍潭的神奇有很多是大自然留給我們人類的謎團,需要用科學技術才能得出結論。
龍潭被方圓百里的人們奉為神仙圣地,數百年來人們保護敬奉它的神圣,已經成為一種習俗,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民眾前來燒香許愿,所以龍潭又是當地的一處香火圣地,人們都自覺地愛護這里的一草一木。2012年,潭神山和龍潭傳說,入選承德市第二批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城名鎮名村是大地的符號,歷史的文脈,精神的家園。千百年的滄海桑田,華夏大地依然留存了眾多的名城名鎮名村,留住了歷史,留住了靈魂。2006年,本刊曾連續報道了我省10個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從2014年第3期起,繼續向讀者展示燕趙大地的名村名鎮。讓我們一起出發,走進這些名村名鎮,諦聽歷史的足音,感受文脈的律動,擁抱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