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玲
【摘 要】現代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需要利用專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護及其種種便利條件有效地保護自己,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總體性謀劃,本文主要通過企業的創新研發與專利風險管控、專利布局、維持與調整,和實施策略來探討企業專利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關鍵詞】企業;專利;策略
專利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主動地利用專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護及其種種便利條件有效地保護自己,并充分利用專利情報信息,研究分析競爭對手狀況,推進專利技術開發、控制獨占市場;為取得專利競爭優勢,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總體性謀劃。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總是能發現疑似侵權的產品,專利權人可以專利訴訟進行威脅,進而實際提出訴訟,除了選擇不應訴接受判罰和選擇庭外調解繳納權利金的被告,也有積極應訴的,而專利權人提出訴訟者并不是總能大獲全勝,因為上到法庭,被告會對專利權提出各種挑戰。
在被訴侵權和即使擁有專利權仍有可能敗訴的風險之下,企業應該如何制定和實施專利戰略。
1 創新、研發與專利風險管控
自主創新研發之技術是獲得專利權的基礎,準確地預測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有效地投資于研發和創新自主核心技術,是企業獲得成功的不二道路。
一般獲得專利權的前提是通過向專利局提交專利說明書以向公眾披露專利技術的原理和實施方法,因而各國專利局專利檢索系統均可檢索到一個企業的所有專利說明書。因而在創新研發階段,企業的專利工程師應從產品之研發階段開始,全程與產品、技術研發工程師密切合作,通過專利檢索向研發人員提供專利情報, 可使研發人員了解現有產品技術,為研發提供靈感和借鑒,提高研發起點,縮短研發時間,節約研發經費;另外也要避免落入他人專利權范圍,做好專利風險管控。企業研發之技術在投入應用或提出專利申請之前,應對相關技術進行透徹的專利檢索,查看是否已有前人研發、使用并申請為專利,在進行侵權分析之后,若可能侵犯他人權利,應做回避設計。成功的回避設計基本要做到,在專利侵權判定中不會被判侵權,另外回避設計的結果必須滿足原本的技術需求,使其具有商業競爭力。
但是,一件專利是否容易被回避設計是評估該專利價值的重要元素。一般專利運營得比較好的企業不會留下回避設計的空間,核心專利就更不可能。可以被回避設計的專利,等于為競爭者、追隨者提供了技術提示,被競爭者反制了市場。因此,如果這項技術是行業內最基礎的技術,無論如何無法回避,那么可以選擇向對方繳納權利金以獲得對方授權;也可以選擇回避競爭對手的市場,或者選擇在專利制度建設或實施還不夠成熟的市場。
2 專利布局
企業自主研發之技術,必須將其轉化為優質之專利,對于專利的廣泛申請和布局需花費不菲之人力與財力,但是從最終可以達到之市場自主的目標來看,對于注重創新及研發的的企業來說,對于生產一項產品所需的技術進行專利布局戰無疑是一項有價值之投資,通過專利布局形成強勢的專利組合是市場競爭中一項可攻可防可獲巨大收益之強大武器。
專利是否優質,是否占據優勢,其價值取決于其技術的專業品質,然而專利要發揮其攻防收益之作用,專利權利的價值大小受相關發明的價值影響,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單個發明的價值很難判斷,發明價值更多體現為一系列發明所申請的專利權構成的專利組合的價值,體現為這些專利組合在訴訟、和解、聯合防御的價值。在專利布局戰略指導下,獲得專利的方式主要有將自主創新研發之技術通過專利申請轉化為優質專利,對于非自主創新之技術,則需通過受讓、購買、企業并購等方式獲取。
1)申請專利策略
(1)自主創新技術的專利轉化
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產生的創新點,不管將來是否使用在產品上,都將其轉化為專利。對于比較基礎、核心、原創性較強的技術,應從專利組合和從反制回避設計的的角度,專利人員于技術人員在進行專利挖掘、專利撰寫和專利布局時,應進行連續、一系列的專利申請,以實現對該技術的嚴密布局保護,避免為競爭者提供技術提示,輕易被競爭對手回避設計。
(2)申請時間
競爭對手時刻關注企業的專利申請,專利一旦提出申請,均可以通過官方專利檢索系統查到,出于保密的目的,不宜在產品發布之前提出專利申請,并且對于使用及不使用的,核心及非核心的專利一并提出申請,競爭對手將無法探測到企業研究方向。
(3)申請國家
在企業產品銷售的國家或將來要進入的國家進行專利申請。
2)專利受讓、購買、企業并購
對于一個產品市場的新進入者,一個產品涉及的技術方方面面,一個公司可能無法靠內部的研發取得所有產品涉及的專利技術,要整合產品各方面的專利技術,形成專利組合,唯有通過其他專利權人的許可和轉讓,或通過購買甚至并購企業而獲得對方的專利。
3 專利維持與調整
企業在獲得在專利權后,若要維持專利權有效,專利權人需要按年度繳納年費。對于技術更新較快的行業,有些非基礎性、核心性的技術可能在行業技術當中是遭到淘汰的,對于這樣的專利,企業停止繳納年費予以放棄;而對于基礎的核心專利,甚至圍繞該核心專利的外圍專利均必須按時繳納年費維持專利權有效。因此企業需要對于自身所擁有的專利定期進行價值評估。企業正確認識所擁有專利的重要性,可以更有效地制定專利實施戰略,可對企業擁有之專利進行作價投資、融資擔保、買賣、技術標準、技術平臺、資產運營與貨幣化等提供參考,實現專利資本化和市場化。
4 專利的實施策略
在企業對自身的專利進行評估之后,可以根據專利和專利組合的價值制定專利實施戰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獨占經營,把競爭對手踢出市場
一個專利的價值,取決于該專利技術的價值,如果該專利技術是屬于核心技術,能夠獲得市場的,基于專利權給予專利權人的獨占權利,專利權人可以選擇獨占經營,那么這種獨占權能夠為專利勸人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2)達成許可協議
如果他人必須采用專利技術才能進入市場,那么專利權人可以在FRAND(Fair(公平)、Reasonable(合理)、and Non-Discriminatory(非歧視))原則下,與需要使用專利技術的公司達成許可協議,收取一定的權利金,,或在許可他人使用本企業專利的同時,將自己的產品強加于對方,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地位的戰略。。從另一方面講,對于專利權人來說,他所擁有的專利技術并不一定是自己所使用的,有些專利權人甚至是NPEs (Nonpracticing entities),這種公司自己并不進行制造、銷售、販賣有形產品,他們通過將內部的或從外部購買的研發成果專利化,或直接從外部購買專利后,通過授權來進行營利。專利經營公司(Non-practicing?Entities,簡稱為NPEs)泛指一些并不進行生產制造或產品銷售,但經獨立研發或專利轉讓取得專利權,以授權談判及專利訴訟為主要手段,向從事生產或制造公司收取權利金或賠償金為營利目標的公司。
3)達成交叉許可協議
如果市場中競爭雙方各自擁有雙方必須使用的專利技術,那么雙方可以達成交叉許可協議。
4)專利轉讓
在自己眾多技術領域取得的專利權中,對自己并不實施的專利技術,可轉讓予其他企業。
5 結語
專利戰略已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重要的戰略部署,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我國企業忽視專利戰略,導致企業發展遇到障礙,無法走出中國,我國企業可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專利戰略經驗,結合我國企業的專利工作實際狀況,形成自己獨特的專利戰略,讓我國企業走出世界。
【參考文獻】
[1]黃穎.企業專利訴訟戰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2]黃劍林.手機行業專利權濫用及法律規制[D].復旦大學,2012.
[3]孔愛紅.基于專利地圖的我國電通信技術專利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4]郭仲.專利訴前臨時禁令的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
[5]胡瑞.企業專利戰略與制度建設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