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動化、智能化已成為礦山建設的必然趨勢,而三維模型是智能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旨在借助DIMINE三維軟件建立礦山地質三維模型,利用其強大的三維可視化功能,為后期沙溪銅礦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智能化;DIMINE;三維模型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礦山的數字化、可視化得以實現。目前國內外已開發出眾多三維數字化軟件,并得到了廣泛運用。DIMINE軟件是中南大學數字礦山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一款三維數字化軟件,具有強大的三維可視化功能,并在功能操作上更簡便、更方便。本次借助DIMINE軟件建立礦山三維礦體模型,并證明模型誤差在允許范圍內,能作為為后期沙溪銅礦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數據資料。
1 礦床地質概況
沙溪銅礦床為熱液型-斑巖型銅金礦床。其中,某礦段礦體主要產出去復背斜東翼,礦體分布長約1000m,水平寬約600m。本礦段礦體由9條勘探線53個鉆孔控制,礦體主要賦存在石英閃長斑巖巖體內,少量賦存在巖體上接觸帶泥質粉砂巖中,形態較為穩定。Ⅲ號礦體為本礦段最大的主礦體。
礦體呈現較復雜的形態,剖面上總體呈不規則的似層狀、透鏡狀,礦體頭部和尾部經常有分叉現象,水平中段及縱剖面上呈啞鈴狀。礦體總體走向15~35°,礦體傾向南東東,傾角25~55°左右,多在40~50°,礦體少量由于脈巖的侵入破壞,以及含礦巖體本身礦化不均勻,局部存在少量夾石。礦體頂板最高標高-136.9m,底板最低標高-941.42m。
2 地質數據庫的建立
2.1 原始數據收集及整理
收集對所有原始資料,主要是鉆孔和坑道等探礦工程數據,提取見礦的探礦工程數據。根據平剖面圖,核對孔口坐標、鉆孔深度、測斜數據、樣品數據的信息,重點查看鉆孔深度要不小于測斜深度的最大值很取樣位置的最大值,編制對應的孔口表、測斜表、樣品表。根據DIMINE數據表格識別格式,將表格保存為txt或csv文件。
2.2 地質數據庫的建立
將之前講的三個表導入DIMINE軟件,另存為DIMINE軟件數據表格,作為建立地質數據的的數據源。在此工程中,需對數據表格進行檢測,生成檢測報告。運用生成的三個表文件,生產鉆孔DMD模型,并轉化為DMG文件。如圖1所示:
2.3 數據庫的更新與展示
鉆孔數據會隨著探礦工作的不斷進行而不斷增加,所以鉆孔數據庫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更新。DIMINE軟件能夠迅速實現鉆孔數據庫的合并和錄入,滿足數據不斷更新的要求。此外,該數據庫還能進行編輯、查詢、統計分析及三維可視化顯示操作,能更直觀的顯示鉆孔數據信息與礦體之間的關系,并能通過不同的顏色段來顯示品位分布情況。
3 三維模型建立
3.1 礦體模型的建立
該模型的建立是三角面片模擬礦體的三維空間的展布形態。為了滿足實際運用的需求,所建立的三維模型需要與地質隊所提供的報告相符合。因此,本次采用提取平剖面礦體邊界線圈連礦體的方法建立三維礦體模型。在模型的建立過程中,發現通過對剖面線框建立的模型后期檢驗,對模型切各個中段平面圖時,與地質報告CAD圖存在較大偏差。考慮到剖面間的礦體連接不可控性,在圈連礦體時,加入各中段平面礦體輪廓線共同約束創建模型。按照勘探網度,加入相同間距的平面圖,滿足控制程度。最后,對礦體模型進行有效性檢測,進行優化,刪除多余的多段線和保持面片方向一致,直至達到要求。建成的三維礦體模型為礦體的空間展布提供更直觀的認識。
3.2 塊段模型的建立
為方便對三維礦體模型進行品位估值和儲量計算,需要對礦體模型用一定規格的小立方體模擬其形態,我們稱此模型為塊段模型。利用鉆孔數據庫,能對塊段模型每個小立方體估值,進而計算礦體的儲量。
①立方體尺寸的確定:理論上來講,小立方體的尺寸越小,計算越準確,但是計算機處理數據增多,所需時間更長。所以,綜合考慮礦山勘察網度、開采最小單元、品位變化情況等因素,確定小立方體的內外尺寸均為4×4×2m。
②估值方法與橢球體的確定:估值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距離冪,一種是普通克里格。由于鉆孔數據偏少,不滿足變異函數分析;并通過對兩種方法的估值結果進行對比,相差很小,本次就采用比較簡單的距離冪的估值方式。估值所用的橢球體參數由礦體的走向、傾向、厚度和三個方向的長度確定。本此采用的橢球體參數為100×0.6×0.4。
3.3 塊段模型品位估值
對之前的地質數據庫進行樣長組合,并利用礦體模型約束,對礦段模型進行品位估值。估值后的塊段模型表示了礦體的品位分布,能利用不用顏色區分高低品味分布,更直觀地為采礦設計提供依據(圖2)。為了在采場礦量計算中簡單區分礦石與廢石,先將礦體模型添加屬性類型并賦值為“0”,定義為廢石,待估值完用,用礦體對礦體模型進行約束,然后再將屬性賦值為“1”,定義為礦石,這樣在計算時,在分類計算中可以計算范圍內的礦石與廢石的量。
4 儲量計算
根據估值好的塊段模型,對礦段某礦體進行儲量計算并統計分析。將統計結果與礦山地質報告儲量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模型計算出的儲量與傳統地質方法計算的儲量基本吻合。地質儲量的相對誤差為-1.4%,在不同方法計算儲量的允許誤差范圍內。實踐證明利用DIMINE軟件建立三維模型計算儲量比較準確,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這方面DIMINE軟件已經取得了儲量司的認可。表2為某礦體三維模型計算儲量與傳統地質儲量數據的對比情況。
表2 三維模型儲量與原傳統地質儲量對比表
5 結論
自動化、智能化已成為礦山發展中的一個必然趨勢。做好三維模型是建設智能化礦山的重要環節,現代化技術革新的迅猛發展,使的三維數字化成為可能。DIMINE軟件結合了地質、測量、采礦等核心專業,在礦山行業得到廣泛使用。
沙溪銅礦為斑巖型銅礦床,具有儲量大、品位低、夾石多等特點。所以開采過程中需要更準確的地質數據作支撐。DIMINE軟件作為一個三維數字軟件,提供更直觀、準確的模型數據,結合沙溪銅礦獨特的模型構建方法,提高礦體模型的準確性。依托建立的地質模型,完成后續的設計工作,縮短設計周期,使人力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王李管,賈明濤,曾慶田.數字礦山整體實施方案及其關鍵技術[J].采礦技術,2006,6(3):493-498.
[2]王李管,何昌盛,賈明濤.三維地質體實體建模技術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J].金屬礦山,2006(2):58-62.
[3]蔣京名,王李管.Dimine礦山軟件推動我國數字化礦山發展[J].中國礦業,2009(10):90-92.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