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根 朱建方
摘 要:闡述了城市微農業的定義,湖州在城市微農業方面發展突出,分析了城市微農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微農業;城市化;科普教育;產業鏈;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31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9.022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City Micr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Huzhou
ZHAO Gen,ZHU Jian-fang
(H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Huzhou,Zhejiang 313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definition of city micro agriculture,city micr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trusion in Huzhou,it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ity micro agriculture,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suggested.
Key words: city micro agriculture; urbanization; scientific education;industry chain; problems; suggestions
城市微農業是從城市農業、都市農業演變而來,是以滿足城市人群對新農業元素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新興產業門類。微農業其包含了陽臺農業、屋頂農業、“三臺”農業(窗臺、陽臺、露臺),是在城市內以城市居民為主體的個性化農業,其不僅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和滿足個性化的田園樂趣,還具有休閑美化、生態綠化、科普教育、拓展就業等功能[1-9],雖是“微”農業,卻是大產業,前景十分看好。
1 城市微農業在湖州市的實踐
近年來,城市微農業發展迅速,作為魚米之鄉、有機農業發源地之一的湖州[10-11],微農業的發展在全國比較突出,具有起步早、發展快的特點,基礎條件較好。具體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1 提出“城市微農業”概念
2011年浙江農林大學、湖州市農業局、湖州市農業科學院等專家共同率先提出了“城市微農業”概念來概括和表現為滿足城市人群對新農業元素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新興產業門類。所謂的新農業元素即是相對于傳統農業元素而言,是指農業的基礎技術為適應城市人群需求而表現出的一種新興形態。城市微農業是相對于規模的傳統農業的微型精品農業,是一種個性化的精品農業,是區別于傳統農業的現代體驗農業,是具有品牌化效應的高端農業,是一種依托于城市、服務于城市、符合城市發展戰略的農業,是現代城市建設理念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型農業經濟形態[1-2]。
1.2 率先推出城市微農業系列產品
為推進現代農業與城市化發展的有機結合,不斷滿足城市人群對新農業元素個性需求,湖州市城市微農業相關研究機構開發出了適宜陽臺、屋頂、庭院等各類家庭套式農場,包括城市家庭室內套式農場、庭院式套式農場、屋頂套式農場和體驗式套式農場等,并建成了湖州市農業科學院城市微農業展示大棚、多媒體產業園環形農場、德清雅蘭大酒店戶外農場等城市微農業示范點。
1.3 率先成立城市微農業研究機構
2012年1月,湖州市機構編制委會員同意設立城市微農業研究所,成為我國第一家以城市微農業為研究對象的科研機構。
1.4 率先成立城市微農業運營企業
2011年12月,組建了專門為城市微農業服務的運營企業—湖州藝萌城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其圍繞農業進城市、進家庭,把農產品生產、農業文化、農業休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功能設計、視覺設計、產品銷售為主營方向,進行城市微農業宣傳推廣。
1.5 率先進行系統的宣傳與展示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城市微農業,在網絡、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上做了很多城市微農業的宣傳,在“湖州星期三”開辟了專題,并在社區、學校開展城市微農業專題講座。研發的產品系列,先后參加了浙江省農博會,上海市種植博覽會,城市微農業吸引了眾多都市人的眼球,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并成功舉辦了2013中國湖州城市微農業博覽會暨論壇,受到了領導關心、市民關注、媒體熱議、愛好者廣泛參與,城市微農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2 城市微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城市微農業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新興產業,在湖州市尚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3個方面:
2.1 城市微農業產業鏈的銜接不夠緊密
城市微農業包含了種子種苗、栽培載具、栽培基質、噴滴灌系統、配套工具及后續服務等鏈節,目前,單體的生產技術都非常成熟,之間卻沒有一個系統性的有機組合,無法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其后續服務相對欠缺,沒有配套的服務企業,例如專門為城市微農業提供種子種苗,基質土、工具等的企業或網點,市民不知道購買好種子種苗,以及勞動工具的途徑。
2.2 城市微農業配套成熟的產品不多
目前,開發現有的城市微農業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不夠靈活,功能不夠多樣,造型不夠新穎,還滿足不了城市居民的個性化需求。
2.3 社會對城市微農業的認知度還不高
城市居民缺乏城市微農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不能充分利用“三臺”等地來開展城市微農業,不能夠把農業很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當中。企業尚未認識到城市微農業的廣闊發展前景,缺少一批專門從事城市微農業的園藝公司來服務城市微農業,推廣城市微農業。政府與相關部門對城市微農業的發展還缺少相關規劃和鼓勵政策措施,還沒有把“微”農業當作“大產業”來推動。
3 對策與建議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市微農業的需求越來越大。為快速推進城市微農業的發展,并進入周邊大都市,提出以下建議:
3.1 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功能服務的城市微農業產業體系
城市微農業是載具、種子種苗等多個產業的系統性融合,建議由農業部門牽頭,整合科技、人才、信息、市場和資本方面的優勢資源,成立城市微農業產業聯盟,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延長產業鏈、銷售半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備、各具特色的市場體系。積極培育一批專門從事城市微農業的園藝公司,加強其與高等院??蒲性核暮献鳎芽蒲胁块T、企業研發部門研發的成果及時的產品化,市場化,為城市微農業提供技術后盾,為城市居民提供全套的“城市微農業”服務和保障。
3.2 加強城市微農業的技術研發
支持城市微農業學科建設,進一步充實技術力量。強化與高校院所的合作,重點開展載具、基質、噴淋、種苗、工具等配套集成技術的研發,并進一步開發城市微農業的多種功能,增強城市微農業的功能設計、視覺設計和服務設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創造個性產品,滿足個性化需求。
3.3 加強對城市微農業的宣傳推廣
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視等宣傳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專版、專題等多種形式,精心組織策劃,開展生動活潑、有深度、有聲勢的宣傳活動,營造氛圍,加大城市微農業宣傳普及力度,將城市微農業的理念和種植技術向市民推廣。特別是要加快推進城市微農業進學校,通過在中小學開辟體驗區,讓孩子們在增添生活樂趣的同時增長農業方面的知識。積極開展城市微農業進社區活動,通過開展培訓、宣傳工作,讓居民對陽臺、屋頂、庭院種植產生濃厚興趣,開展綠化活動,在有條件的小區開展示范點建設。
3.4 加強對城市微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發展城市微農業是一項新的系統性工作,農業、科技、財政等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科研力量和科技經費的投入,引導科研部門和企業研發主體出成果。政府相關部門要出臺扶持鼓勵城市微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對從事城市微農業的企業在稅收上予以優惠;對企事業單位發展城市屋頂農場、居民開展家居農業的要給與適當的資金補助。
參考文獻:
[1] 趙根,陳麗萍,韓明麗,等.淺談城市微農業的功能和意義[J]. 天津農業科學,2014,20(7):123-126.
[2] 趙根,張志友,韓鵬建.湖州市城市微農業的興起與發展[J].浙江農業科學,2014(6):957-959.
[3] 凌勇堅,楊贏利,朱忠榮. 浙江南太湖區域的“微農業”正悄然興起[J].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14(5):34.
[4] 黃婧,肖艷春,陳彪,等.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模式的初探[J]. 安徽農學通報,2014,20(20):61-63.
[5] 微農業 都市田園新時尚[J].北京農業:中旬刊,2014(9):12-15.
[6] 李伯鈞,劉小麗,楊佩貞,等.屋頂農業利用與城市新菜籃子工程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2 (5):643-648.
[7] 尹秀華.淺談屋頂綠化的功能及應用[J].南方農業,2011(11):46-47.
[8] 平培元,葛勝娟.城市農業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361-363.
[9] 余方德.湖州,真正的歷史文化名城[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1(2):77-80.
[10] 陳濤.都市低碳農業探索與展望[J].農業展望,2012(8):33-34.
[11] 張智穎,汪錫平.美麗鄉村的“湖州模式”[J].中國鄉鎮企業,2013(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