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實景三維的方式進行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創新方式逐步脫穎而出。
徐州市數字化城管系統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建設,已進行了三期,總投資9300萬(其中一期及其擴大部分4200萬,二期600萬,三期及其擴大部分4500萬),共建設了數字城管平臺、城管信息平臺、數據共享平臺三大平臺及住建部規定的9個基礎子系統、拓展建設了執法通、環衛、渣土、廣告等25個應用子系統。
徐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副主任劉景春告訴記者,徐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運行成果顯著。2014年共上報各類案件26.1萬件,派遣至相關部門處置25萬件,辦結22萬余件,結案率為98.17%。數字城管12319熱線2014年共受理市民來電4.5萬條,辦結率為96.37%。
徐州市數字化城管也存在難點。劉景春介紹,問題發現方式被動單一。在城市管理中,信息采集員的數量是有限的,且工作是有時段限制的,有限的信息采集人員無法解決城市所有時段發生的所有問題。發現問題的手段較少、非常被動,不能快速、主動、全方位發現問題。同時,由于缺乏信息系統的有效支持,對問題的定位、處理速度較慢。
部門協調比較困難。由于缺乏一個統一的協調機構,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比較少,而且比較困難;在工作職權和工作范圍有交叉時,常常出現“多頭管”、“無人管”等推諉、扯皮現象;存在城市管理工作職責和職權劃分不清晰、分工不明、部門和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
資源共享程度較低。就徐州市目前情況來看,各單位的信息化建設都不盡如人意,部分單位都還沒有信息化系統和信息化建設的經驗,而且各單位之間信息化建設差別很大,部分單位信息化建設和對整個工作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度不夠。信息共享程度也較低,還缺乏統一的平臺和暢通的渠道共享各部門的數據及信息資源。
管理機制較粗放。缺乏對城市管理的深入、系統的研究,沒有全面建立起長效管理監督考評體系。政府部門責任意識尚不到位,局限于就事論事,搞突擊式、運動式的管理,沒有體現出前置管理、科學管理的理念。對管理效果的評價,主要依靠數次人工大檢查,不能準確反映日常管理的實際情況。這些方面已經難以對城市生產力的發展起到更好的推進作用。
管理體制有待改革。長期以來,我國許多城市在城市管理的體制上,都存在行政管理、行政監督、行政處罰三合一現象,徐州市也不例外。按照國務院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要求,徐州市逐步理順了行政處罰的體制機制,但行政效能的日常監督考核獎懲等職權則還沒有從各職能部門中分離。條線交叉扯皮、條塊職責不清、部門業績好壞由自己說了算的弊端比較突出。
劉景春介紹了徐州市數字化城市管理運行特點:
處置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我市數字化城管系統運行以來,認真做好“三個第一”(即“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受理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在各項創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市開展的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省城市管理優秀城市等創建活動中,數字化城管及時派遣、及時督查、及時通報。
圍繞城管工作重點,做好監督考核工作。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完善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機制。使城管考核工作更加科學、透明、規范,已經形成了每日檢查,每月通報,每季度公示,每半年點評的常態化考評機制。
城市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為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而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需要構建一個人人積極參與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針對這一情況,徐州市城市管局提出了“實景三維全民城管”的解決方案,通過移動測量、實景三維、移動互聯等前沿技術搭建實景三維全民城管,將實現"人人熱愛城市、人人參與城市管理"的和諧發展新局面。
“實景三維全民城管”提高了數字化城市管理水平,使管理無死角;形成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新局勢;建立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實現了城市管理常態化。通過實景化全民城管實現智慧城管,從政府管理市民走向政府服務市民、市民服務市民,大家都來愛惜這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劉景春介紹,“實景三維全民城管”目標實現的技術背景和支撐主要包括移動測量系統技術和可量測實景影像技術。
移動測量系統(MMS)技術:移動測量系統代表著當今世界最尖端的測繪科技,它是在移動載體(機動車、鐵路機車、飛機或無人機)上裝配GPS(全球定位系統)、CCD(攝影測量系統)、慣性導航系統(INS)等先進的傳感器和設備,在載體的高速行進之中,通過攝影測量的方式快速采集地物的空間位置數據和屬性數據,并同步存儲在系統計算機中,經專門軟件編輯處理,形成多種有用的專題數據成果(如實景影像數據、部件數據、戶外廣告、違章建筑等各種專題數據)。
可量測實景影像(DMI)技術:“實景三維全民城管”引進先進的實景三維技術,簡化城管問題上報途徑,并帶來“萬米網格”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全新升級,將可量測實景影像融入二維城管系統,建立可視化數據平臺,從平面、立面多個角度去觀察城市,形成一種真三維的可視化管理模式。相對二維地圖,實景三維影像還能更好支持違章建筑管理和廣告牌管理、市容市貌管理、施工管理、門前三包管理、城市應急響應與指揮等功能。
針對未來徐州市數字城管的發展目標,劉景春思路清晰:
精心編制一個規劃。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智慧城市要求,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結合徐州實際,編制智慧城管五年發展規劃;充分利用一個平臺。以數字城管已建成的系統平臺為基礎,整合相關信息化數據資源,為智慧城市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強力打造一支隊伍。按照爭創“三個一流”要求,做到“四個及時”,打造一支技術過硬、業務精通的數字化專業隊伍;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2015年實現縣(市)區數字化城市管理全覆蓋的精神,落實《市政府關于推進縣(市)區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推進縣(市)區數字化城管建設,充分利用市級平臺,整合資源,節約投入,提高效能。